人才招聘会上的“趣事”

2014-02-14 08:15: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7:30 市人才市场工作人员正在张贴最后的一批招聘海报。

8:00 零散的招聘企业工作人员和求职者陆续走进我市人才招聘大会会场。

8:30 招聘企业工作人员向求职者介绍公司需求条件。

9:00 招聘现场火爆。

2月12日清晨7时30分,市区市府街上寥寥行人迎着冷风匆匆而行,街道尽头临汾三中文体馆广场前堆积的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市人才市场工作人员杨晓军张贴完最后一张招聘海报,刚刚挪走工具梯时,三三两两的招聘企业(单位)人员和求职者陆续走入馆内。而此时距离2014年我市“春风行动”暨春季人才招聘大会规定开馆时间还有1个小时。

210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着众多求职者。不到9时,会场内人流就达到了峰值,其饱和状况一直持续到12时才略有缓解。

在喧闹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招聘人员和求职者以及市人才市场服务工作者,看到了一些有趣的事,遇到了一群有趣的人。

9:30 替孩子求职的家长正在询问招聘工作人员求职条件。

“为子求职”的包办家长

12日10时许,75岁的孙梅英站在招聘现场会门口歇了歇脚。与来来往往的青年人相比,实难想像,年迈体弱的老人如何挤出比她高半头的人潮。右手提着装满招聘彩页的商品袋,左手攥着一沓收集来的商务名片,这些便是她饱受“随波逐流”之苦的“收获”。

问及孙梅英是招聘,还是应聘,她微笑着告诉记者:“我是给孙女找工作,如今青年人找工作不容易,我先替即将毕业的孙女探探路。参加招聘会的人真多,幸亏我来得早,要不然就出不来了。”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同为家长的曹女士也加入了“为子求职”的行列,她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并在天津市工作了一年。“我儿子已经24岁了,一个人背井离乡在外地打工,没人照顾。我就是想让他回到我们身边来发展。”曹女士如是说。

招聘会上,代替孩子来应聘的家长并不算少数。在人山人海的求职者人群里,记者总能看到一些老人们被“队伍”带来带去,有些老人干脆停靠在会场的拐角和楼梯处休息。

一位负责招聘大会服务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每年替孩子来应聘的家长和替朋友来咨询的人有很多。”参加招聘大会的“金都花园”大酒店人事培训主管刘苗认为,让孩子参加企业应聘也是一种社会锻炼,面对面的交流能提高孩子们的应变能力,如果凡事都让家长代劳,孩子应聘任何岗位都很难成功。

10:00 求职者正在填写应聘登记档案。

“只为进城”的农村青年

“现在物价这么贵,招聘工资又那么低,怎么够养活自己。”在拥挤喧嚣的会场内,襄汾县小伙儿薛兵兵的嗓音依然能够传很远,并引来一片求职者的观望。

清晨6点起床,骑着摩托车从襄汾县农村匆匆赶来参加招聘会,他对此行显然有些失望。他说:“原本就是想在城里找个好的工作,但看了半天,适合我的岗位工资都太低了,市区物价、房价又高,如果来市区打工我都养不活自己,还不如在县城。”对于薛兵兵的看法,临汾楷模木门企业负责人乔永虎却不赞同,他说:“一位娴熟的技工每年挣十多万元不算难事。可实际上企业往往招聘到的工人大多都是‘半成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培训,边学边干工资必然低,等到工作后期企业员工的工资都不会低,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这些事情。”“能在市区找份好的工作真不容易。”13日上午11时,游潇丽和朋友捧着一摞招聘广告走出了招聘现场,他们都在临汾周边的平川县(市)工作,而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市区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只谈2分钟,不管工作适不适合你,保证你开心……”赵宏华和王丽平同是一家企业的招聘工作人员,她们的热情让路过展厅的求职者难以抵挡。王丽平说:“一些县乡来的求职者都比较年轻,他们求职经验少、心理素质低,如果我们主动些,收效会更明显。”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大多数招聘企业工作人员会利用更多的时间给应聘者讲解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并主动询问求职者工作意向,而不是被动地要求应聘者填写档案表格。此外,还有一些求职者在现场就拿到了招聘企业的面试通知单。

11:00 求职者人潮中一名在校大学生边看IPAD边走向招聘展区。

“自找压力”的在校大学生

求职者需要淋漓尽致地展示自身才华以便得到用人企业的赏识;用人企业也需要想方设法摆出优厚条件挽留人才。在人潮似海的招聘现场,每一块展板前都是一方舞台,上演着一幕幕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剧目,求职者无疑是台上主角,然而在这一角色中,未毕业的大学生们就显得有些轻松惬意。

在求职者人群中大学生贾琳无疑是最有回头率的一人,她捧着ipad,悠闲地看着刚刚拍摄的招聘展位平面图,然后直奔目标展区。

“主要是为了体验招聘现场会的氛围,毕竟我们即将面临毕业求职。”对于求职感受,贾琳说:“压力是有的,可能自己还是学生的缘故,并没有太多的收获。”市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校大学生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已经成为了常态。

另据记者了解,市人才市场每年四月会在高校举办招聘活动,邀请部分企业进入学校招聘。

11:20 会场外临时搭建的招聘展区旁一位求职者驻足观看应聘条件。

“场外练摊”的招聘人员

会场内招聘展区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会场外招聘人员也不甘寂寞——往路旁停靠的车身上贴一张招聘海报便是一个临时招聘展区。

尧都区江南印务有限公司也在路边架起了临时招聘展区,该企业职员刘明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也收到了市人才市场的邀请通知,但是报名参加的企业太多了,安排下来就没有展区了,和我们一样成为替补的招聘企业没有100家,也有50家。”在市府街街道两旁,记者看到,有40余家企业都搭建了临时展区,许多求职者也会驻足询问。

“我们是不允许招聘现场外临时搭建展区的,这样一方面影响人才招聘会的对外形象,二是无法保证求职者的权益。”市人才市场副主任陈新华说,“从2004年我市开始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以来,我们一直在做市场调查探索经验,本着招聘主体到位、求职主体到位的两大原则,我们会提前对招聘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情况摸底,确保求职者的权益。”对于50多家没有安置展位的招聘企业,陈新华表示,目前,由于场地、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招聘会肯定不能满足所有的招聘企业,市人才市场会在后续的活动中给予帮助,但也希望招聘企业不要在场外散发传单和搭建临时展位。(记者 王伟 秦芳媛)

2014年春季人才招聘花絮

2014年春季人才招聘看点

【看点1】两万多岗位招贤纳士

据了解,2014年临汾市“春风行动”暨春季人才招聘大会由市委人才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市人才市场副主任陈新华介绍说,招聘会共设353个展位,21000多个工作岗位,所有展位已经被招聘企业抢订一空,目前仍有40家至50家未排上展位的公司随时准备替补。这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招聘会,以临汾本地企业为主,提供的工作岗位涉及煤焦、金融、汽贸、医疗保健、卫生、私立学校等,职位最多的是销售。

陈新华告诉记者:“此次以‘春风行动’为主题的招聘会为年后春季返城农民工及广大应往届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和平台,满足招聘企业用人需求。随着经济复苏,工资待遇较之前也有所提高,招聘方也多注重求职者的工作经历,并建议广大大中专毕业生先择业再就业。”

【看点2】部分企业偏向于35岁求职者人群

据记者了解,招聘企业普遍认为招聘到中下层岗位人员比较容易,而要招聘像项目经理这种中上层岗位管理人员则较难。招聘方也较注重求职者的专业性,如果是年轻人,则要有上进心、进取心。部分企业则偏向于35岁求职者人群,他们的家庭、心态都比较稳定,在这两方面较之年轻人,更占一定优势。

【看点3】“大面积撒网重点捕鱼”

首次来参加招聘会的华鹤家具负责人于耀强说,“这次招聘会与平时的网络招聘、小型人才市场周末招聘会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简单、便捷、直接,能够与应聘者面对面的充分交流和沟通”。

已经参加过多次招聘会,人寿保险金鼎财富负责人张志军谈及参加招聘会的感触认为,报名的人很多,可以选择的人员范围广,但真正适合岗位工作的人员有限,“已经报名2页多的招聘人员登记表名单,登记人名30多个,可是适合的却寥寥无几。”

【看点4】“招聘会像是逛庙会”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在楼道内向应聘者发放招聘传单的平安公司工作人员马先生向记者诉苦说,“感觉现在招聘会像是逛庙会,人很多很杂,能招到合适的人也越来越少。希望主办方在今后有所改进,将求职区域按行业进行划分,或者将行业归类分时段举行。”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