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技创新 助力经济转型

2014-02-27 08:02: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13年,全市科技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把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围绕“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围绕“一县一业”工程部署来开展科技工作,紧跟转型跨越发展和重大项目实施的步伐,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科技创新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山西国际陆港科技创新园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科技创新园,也是临汾市委、市政府“一市两园”重点布局的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被列入山西省2013年重点火炬计划,争取项目经费100万元。该园主要包括三个分区:科技创新孵化区、科技创新产业区、现代物流产业服务区。以山西方略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以保税物流、区域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等服务。目前,已有40多家大型物流公司入驻发展,海尔、美的、波司登等大型企业也在这里设立了物流配送中心。山西国际陆港科技创新园已经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六大主导创新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和集群发展的态势日渐明显,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或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在巩固现有19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市科技局对山西卓峰钛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进行了初审,并对两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推荐上报,有3家企业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到2013年年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23家。

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着力推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抓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活动,有3家企业技术中心申报了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全市省级技术中心达到19家;二是联合组织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2家;三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建设,对霍州煤电集团鑫钜煤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进行了认定,授予其为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已发展到56家。

四、“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作扎实推进。自从我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作启动以来,以重点工程为带动的照明示范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临汾新医院户外照明系统、临汾新机场LED绿色照明工程、临汾经济开发区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示范项目、临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照明工程进展顺利,其中临汾新医院户外照明系统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山西光宇半导体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建设,该项目的完成将成为全国LED特殊场所照明的一个标志性项目。2013年11月11日我市参加了科技部半导体照明节能减排推进会,山西光宇半导体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隧道灯荣获创新奖。

五、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根据我市农业产业三大板块布局的实际,围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创新自身特点,构建政府推动,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带动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一是扎实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以“12396”热线为主要服务手段,集互联网站、手机短信、自动语音服务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农村科技服务网络技术平台。二是扎实推进农村科技示范工作。切实加大对农村科技示范乡、村、户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三是扎实推进农村科技专家和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农村技术承包,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和专家大院和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作用,切实为农民群众在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技术指导。全年组织农村技术承包项目20项。四是扎实推进农村技术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办班授课、技术讲座、技术咨询、“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发放书籍资料、赠送音像光盘等活动,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村星火科技培训工作,培训农民近20万人(次)。

六、大力推进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科技富民强县是科技部的一项科技专项,我市一是按照省厅的要求,组织吉县、翼城申报了科技富民强县科技专项。这两个县分别围绕苹果、奶牛特色支柱产业,以龙头企业牵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二是洪洞、古县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得以顺利完结验收。三是对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支持的汾西县、蒲县进行了跟踪检查指导,为下一步继续争取国家支持奠定了基础。

七、实施百、千、万农业增效示范工程。省科技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百、千、万”科技强农富民工程。我市今年继续积极响应,一是将工程的有关要求纳入到我市责任考核范围;二是要求各县(市、区)充分发挥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作用,组织开展农村技术承包。全市申报标杆项目和农村技术承包项目20项,培养重点示范户1376户,科技能手1310人,建立科技服务平台12个,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50个。

八、精心组织和实施科技发展计划。我市2013年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总共48项,经费1700万元,均已下达。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实施了省级科技计划,争取省级项目42项、1101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全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