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体育:突出三大重点 提升服务水平

2014-03-06 08:43: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晚)记者在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上获悉,2014年我市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整体推进”和“抓基层、打基础、上台阶、求突破”的工作思路,突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大重点,努力推进五项工作,为建设“美丽临汾、体育先行”和文明开放、富裕和谐的新临汾,做出积极贡献。

一、开创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

树立普惠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抓好组织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体育总会、人群体协、项目协会等向基层延伸,加强体育社团和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建设,进一步拓展覆盖范围,使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多起来,动起来,忙起来,活起来。树立品牌意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树立创新意识,切实抓好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继续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筹备市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参加省十四运群体项目比赛。市老年体育协会、各单项体育协会,根据省十四运群众体育竞赛项目规程的要求做好各项参赛准备工作,力争取得好成绩。

二、促进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

坚决贯彻“两严”方针和“三从一大”原则,狠抓训练管理和督促检查,提升竞技水平。一是组团参加山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科学制定参赛方案,扎实做好赛前准备,保证运动员以最佳的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围绕重点项目,设立专项课题,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攻关,促进科研、训练、管理一体化,切实解决备战训练难题;三是支持省市共建项目、联合培养、“订单”输送,鼓励与高校、重点中小学联办运动队,探索竞技体育开放发展新路子,形成多元化运动训练格局;四是加强后备人才建设。以“星级评定”和“后备人才基地评估”为推手,抓好市体校的管理和训练工作,力争使之早日成为全省一流的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切实加强全市三线队伍和6个基地建设,拓宽输送通道,完善奖励机制,使更多、更好的苗子脱颖而出;五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练员岗位培训,做好运动员、裁判员技术等级审批、注册登记等工作;六是创新管理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切实把提升我市竞技体育实力作为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

三、激发体育产业发展新活力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项目抱团发展、集约发展和结构调整。整合区域内场馆建设运营、体育健身服务、体育赛事和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培训与中介、体育休闲旅游等体育优势项目,培育2——3家有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逐步实现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无缝对接。不断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使之成为转型发展的新生力量。二是依法行政规范体育市场。根据各个时间节点,对重点部位、重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经营活动检查,规范其经营,确保安全生产。

三是切实加强对体彩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规范化、组织化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业务能力,加强体育彩票的公益宣传,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强化安全监管,推动体彩销售实现新发展。四是政策引导,积极鼓励企业集团和个人兴建体育场馆设施,弥补我市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

四、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

一是加强领导、扎实培训、搞好保障,全力抓好全国第六次场地普查工作;二是全力抓好市奥体中心体育场项目建设,完成初步设计、勘探和征地等项前期工作,确定投资方,并开工建设;三是强化协调、配合,做好市汾河生态体育公园建设,今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提出“加大扶持临汾市汾河生态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亮点工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着力抓好汾河生态公园的场地设施建设、配套器材和各种标识工作,将汾河生态公园打造成临汾人民健身、娱乐、休闲的体育公园;四是加快市射击和飞碟训练基地建设进度,抓紧完成内部装修和器材设施的配置工作,力争8月份承办省射箭比赛;五是推进市体育场维修改造工程,上半年完成跑道的塑胶铺设工作和场内功能区建设;六是按国家和省体育局的要求,分解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资金到位、器材配套,完成乡(镇)文体广场的全覆盖;七是积极督导各县按照“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任务,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体系,抓好县级体育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按标准、保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