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冯盖骅)今年以来,我市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创新理念,注重引导,以法律政策宣讲教育为抓手,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咨询、民族风俗文化知识竞赛、民族文艺演出、为少数民族办实事办好事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倾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进”(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聚居村)活动示范点,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新亮点。
学校创建活动有“招儿”。侯马市一中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组,下设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报道组、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指导组,开设清真食堂,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民族书画展、歌舞赛和“民族文化杯”知识竞赛,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聚居村创建活动有“范儿”。翼城县北关村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多次受到国务院表彰,今年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又推选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他们成立了民族关系调处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指导组、民族体育文化领导组,建立了少数民族家庭及个人信息数据库和贫困人员档案、民族体育项目运动员档案和少数民族企业个体工商户档案等,全村民族工作井井有条。
机关创建活动有“谱儿”。吉县吉昌镇党委、政府坚持为少数民族聚居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先后协调资金250余万元,完成了聚居村旧村改造、村内道路硬化、果园节水灌溉、蓄水池和管网工程、烟炉建设、牧草种植等项目,修建的民族养殖场成为全县养殖示范基地,极大地改善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水平。
社区创建活动有“声儿”。侯马市路西办事处东街社区一班人,每逢民族重大节日都前往清真寺与各族群众欢度,并把民族政策法规编写成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碗碗腔、道情、顶杆、三句半、快板等曲目,走上街头宣传,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企业创建活动有“味儿”。山西汤荣集团公司注重民族工作宣传,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集团领导、处室、车间订阅了《中国民族报》,形成“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
这些精彩的亮点,对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各族群众同心同德、和谐共进、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促进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我市传统文化艺术交流团将赴台湾交流
下一篇: 举办家政培训 拓宽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