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卢凯) 4月20日下午,古色古香的秦汉胡同国学书院二楼,“中国古代人文修养”主题讲座正在进行,作为“荷生刘波诗书画艺术暨国学论坛”的最后一项内容,该讲座吸引了近百名诗书画爱好者前来聆听。而该主题讲座的落幕,也为“荷生刘波诗书画艺术暨国学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3天时间里(18日-20日),刘波展出了自己新近创作的人物、荷花、诗词联语。同时,还在秦汉胡同国学书院及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厅举办了“中国文人画传统”中国古代绘画鉴定鉴赏”中国古代人文修养漫谈”讲座,受到了广大诗书画爱好者和师大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第一场讲座中,刘波提出了自己对于“文人画”的见解。他说对于“文人画”而言,最合适的说法,不是不讲究画内功夫,而是相比画内的技法而言,更加注重精神品格和意蕴境界的开掘。比较中西绘画的差别时,刘波说,理解中国艺术的微妙需要通晓《大学》、《论语》等传统经典之作,不是简单的以西方绘画学说生搬硬套,不能用西方的写实绘画来评判中国古典绘画的“写真”,或者用西洋绘画的风景来比附中国的山水。他反复强调:东西方绘画技艺两者千差万别。”在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厅举办中国古代绘画鉴定与鉴赏主题讲座时,面对台下的师大学生,刘波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今天的看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许多保存在海外的真迹善本我们都可以看到, 而一些优秀的复制品更能让人们比较和研讨。古画看得多了,自然能够有很多新的认识,从而运用到绘画过程中。”通过多年来观摩了大量洞窟、墓葬壁画以及石刻造像、金石文字等历史遗存后,刘波丰富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将具有中国色彩的造型元素糅合到水墨淋漓的艺术创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告诫师大广大学子,要多看古画,多去博物馆参观,积累经验,定能对自己的绘画实践有所裨益。
最后一场“中国古代人文修养漫谈”主题讲座在秦汉胡同国学书院二楼举行,虽然场地、座位有限,但仍然有近百名诗书画爱好者前来聆听。刘波说,一个喜爱艺术的民族,是充满生机和创造的民族,一个亲近艺术的人,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灵感的人。画画不能一味模仿古人,没有同样的人生境遇,画出的画自然不会有同样的气度。“自然万物之于绘画,是题材,更是灵感之源。”他说,山水画描绘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但却不能拘泥于定势,要通过学习、借鉴,最终逐步走上独立的创作道路,通过宣纸和毛笔这一简单的媒介,赋予作品时代特性和艺术共性,达到抒发自己胸臆的目的。
“知晓刘波老师已经很久了,能来听他的讲座确实是一种荣幸。”一位师大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听完刘波的讲座后感到十分激动,她告诉记者,刘波老师多年的绘画、观摩和学术交流经历让她醍醐灌顶,让她知道了多看画、多临摹、多逛博物馆、多看展览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王伟
上一篇: 走进阅读世界 书香平阳沃土
下一篇: 霍州市启动第二届“十大道德楷模”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