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升学时。到目前为止,教育部门对小升初如何升学尚没有明确政策下来。上什么学校,怎么上,这些都在困扰着家长们。
不少家长选择让孩子上名校。他们对初中学校了解很少,大都是听身边的同事、朋友介绍,哪个学校考得多、哪个学校管得严、哪个学校名气大,就让孩子到哪儿上,随大流、求心安。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努力过了,给孩子创造了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心理上就算对孩子有个交待了,希望孩子能在这里健康成长,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许多事实证明,过度追求升学率的危害和牺牲环境发展GDP的道理是一样的,它可能暂时让你考出一个好分数,但是以牺牲时间、精力和身体得到的高分数,压力山大下获得好成绩,虽然暂时让家长脸上有光,但是长久看来,对孩子的发展不利。从一些高中学校对初中生源的分析来看,相当一部分入校时考高分的学生在经历了一两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就跑后面了;相反地,一些学生进入高中时分数低,但是他们很有潜力,大概在一两个学期以后,成绩就超越了原来的高分数者。这说明,暂时的初中分数低并不代表将来在高中会发展好,课业负担适中、开足开全课程、注重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学校是最适宜学生的。一些家长不去考虑孩子的心理天性、学习程度、自身能力是否适应,就盲目上名校,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是有赖于适宜的教育环境而实现的。
其次,不要视管理严格作为选择的标准。
许多家长忙碌,选择把孩子送到管理严格的学校作为心理安慰。事实证明,这样做未必就好。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上的“断奶期”,这个时期最需要家长陪伴在身边,给他们讲授人生道理。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军事化、管理严的学校,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些都是问题。把这些问题一下子扔给孩子独立解决,家长能否完全放心呢?许多专家都已经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现场,完全把这个阶段扔给学校,并认为严就是好,这是不全面的。
众所周知,进入初中后,学校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会有很大变化,如何与老师、同学们相处好,如何做人做事,孩子必须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其次,相比小学而言,初中的课业负担会很重,如何高效地学习,这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有很大差异,小学老师管理全面细致,注重启蒙和指导,而初中老师则会适度“放手”,注重孩子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学校时,有一个问题一定要考虑清楚,到底选择“最好的学校”还是选择“最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窃以为,如果孩子基础较好、学习自觉性强、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原则上不管在哪里就读,都能够承受相关压力。但尽管如此,各位家长一定要回避只抓考试、教学模式单一的学校。因为,在此“强强竞争,却未必都强”,还有可能扭曲压抑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过早地产生厌学心理。若孩子的学习属于中等,进入这些学校后,很可能由于竞争激烈、压力过大、不被关注而成绩落后,导致自卑,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小学毕业时基础不扎实、成绩偏低、学习习惯差,那么家长就要掂量实力,最好进入普通但注重素质教育的学校,这样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在原有的程度上不断进步,全面发展。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姚建
上一篇: 市聋儿康复语训部举办趣味运动会
下一篇: “三账式督导”让学校理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