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联社:“苹果之乡”崛起背后的金融力量

2020-05-13 15:53: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果园风光好,果农农事忙。在吉县车城乡东赵村刘德忠的苹果园里,9个人花费9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100多亩果树的疏果环节。“接下来就要给果树打药、给苹果套袋,还有很多的活要干,但是完全不用担心。”刘德忠对于苹果种植的自信来源于合作社的统一管理。

  多年来,吉县信用联社在苹果产业“种植-贮藏-销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果农、果商紧密合作,倾力支持,共同参与、推动、见证了吉县苹果走向世界。

  把产业“链”起来

  地处黄河中游东岸的吉县被称为“苹果之乡”,这样的美誉饱含了一步步摸索的艰辛,凝结了吉县联社的真情支持。

  “曾经苹果产业发展‘各自为政’方式导致各环节断裂的情形:苹果大量上市,果农销售难;苹果经销商由于收购资金不足,压价伤害果农利益;苹果冷藏企业果库利用率不高。果农得有好果子、果商得有足够的实力、企业得有持续的动力,这些都要以资金做基础。”吉县信用联社综合业务部经理白大鹏说,为加大对苹果下游产业和延伸链上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该联社在2008年推出一系列信贷产品,让果业链各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果业发展、农民增收插上腾飞的翅膀。从2008年“利商宝”苹果仓单质押贷款推出至2014年的7年间,吉县联社通过苹果仓单质押贷款产品已累计为693户果商发放了70891万元贷款。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信用社多年提供的资金支持就像我们的‘血液’,公司不断壮大,果商拿到好的产品,农户的口袋也相应鼓起来了。”吉县超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丁振荣从事苹果行业20余年,对企业产业化运营模式信心满满。“对,大家都赚钱,买卖才长远。”站在一旁专程来收购苹果的广西玉林水果商陈志伟说道。

  为了从源头上提高苹果品质,吉县超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吉垣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吉县车城乡赵村的刘德忠是该合作社的成员,深切感受到了合作社的优势,他说:“以前一年忙到头,资金、人力样样需要投入,遇到天灾,收益受损不说,下一年的果树管理也会受到影响。现在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运营模式,免费提供苹果种植、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支持,带动了果农增收。”

  在吉县苹果成为该县主导产业的道路上,哪里有市场需求,哪里就有吉县联社的信贷支持,产业链上“保姆式”的金融产品如影随形。

  让“龙头”舞起来

  吉昌镇大田窝村委前德村,因今年倒春寒导致大部分果园受损严重。“果子刚刚成型,这一下子冻得落了很多,17亩果园原本预计可套25万个袋,这下最多能套2万袋了。”张林明的果园受恶劣天气影响严重减产,他的情绪很低落。“过段时间还得给果树打药吧?千万不能放松管理,这样明年的收成才不会受影响,把今年的损失补回来。经营中需要资金跟我们说,我们一定尽力帮你。”城关信用社的信贷经理曹家荣为张林明宽心。

  城关信用社地处吉县果业发展集聚区,信贷员们常年走百家、进万户,个个成了指导苹果生产销售、提供科技信息的“土专家”。“果农、商户和贮藏加工企业,需求不同但要发展的愿望却相同。”曹家荣介绍,苹果仓单质押贷款产品对涉果企业和果商的支持,间接地增加了果农收入,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耐储存是吉县苹果的一大优势,曹慧明的吉县明昱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果库企业。“零下3摄氏度左右的储存温度,可以让苹果存放至少半年后,依旧脆爽、可口。我的7个标准冷库可存放800余万斤苹果,辐射了整个中垛乡的果农。”

  果库成为吉县苹果发展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吉县联社发放了9732万元贷款支持20余家果库企业,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5月8日,在超正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内,伴随着全自动选果机干净利落的节奏,一颗颗富含科技含量的苹果被分装入箱。“这是一台全国技术含量首屈一指的自动选果机,让苹果质量的把控更加科学、有效。”丁振荣表示,对果农技术指导等统一管理保证了源头的质量,科学的加入让苹果品牌含金量不断提升,在方便果农销售的同时,带动农户每亩增收2000余元,“超正”品牌吉县苹果也走向世界。

  吉县80%的耕地栽种苹果,80%的行政村是苹果专业村,80%的农民是果农,农民收入的80%来自苹果,苹果收入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0%。家家有果树,户户飘果香,这样的盛况让吉县苹果长得好、卖得好。

  助销售“火”起来

  年初受疫情影响,吉县“五销模式”将苹果推上多渠道销售的新高度。“产地分销、窗口直销、网上热销、全球畅销、产业融合升值销,只要是有条件的冷库企业、电商企业甚至是网红直播,线上线下、国内国外、批发零售全发力,我们的金融支持也得跟上节奏。”吉县联社营业部主任张海瑞说,苹果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由来已久,农信力量也要做好金融“后盾”的角色。

  在吉县名优特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抖音号里,每天至少一场直播,将吉县苹果的品质从线上传向全国各地。“老铁们,吉县苹果的好,吃了就知道……”企业负责人身兼主播角色,坚持不懈线上推广。“农信社对我们支持很大,千方百计帮我们出主意、想办法,增加销量。尤其在资金方面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谈起吉县联社的支持,公司负责人难掩感激之情。同样加入吉县电子商务协会的林富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线上作为营销主战场。

  旅游观光将采摘园带火。“平时苹果一斤只能卖到3元左右,搞起采摘园后,每斤能达到6元,前几年在信用社贷款10万元,因为经营前景不错,盈利基本可以维持自身发展需要。”陈咪是东城乡社堤村众多采摘园主之一,新的模式让苹果不仅仅可以用来吃,还能看,成为果农增收的新途径。

  吉县联社牢记支农宗旨,千方百计支持县域涉果实体经济发展,创新产品,配套服务,成为果农、果商的“贴心人”,打造了农民致富、农信发展的共赢平台。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