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春暖花开,绿满大地。5月8日上午,忙完农活的大宁县徐家垛乡上芙蓉村村民张三孩和儿子刚进入自己的养殖场内,圈内的牛、羊就纷纷急匆匆地向他们的方向靠拢,张三孩像对孩子似的说:“别急,别急!马上让你们吃饭!”父子二人立马熟练地把上午收割的草料投喂到圈中。看着争抢吃草的牛、羊,张三孩高兴地说:“你们慢慢吃、快快长。今年的收入就靠你们了!”
重启养殖路
张三孩今年54岁,有40余年的养羊经历,有着丰富的养羊经验。之前他养羊都是放养,由于退耕还林,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他停止了养羊,在家种地,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
为了尽快走向致富的道路,张三孩思谋着怎样才能挣钱。看着周边的人都开始养牛,想到自己从小就放羊,对羊有一定的了解,养牛的方法和养羊有共通之处,就开始琢磨从养牛上开启自己的致富之路。
有了想法,可是没有资金买牛,怎么办?资金成了张三孩养殖路上的“绊脚石”。正当张三孩为资金发愁时,大宁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做金融宣传工作,了解到张三孩的情况后,通过走访调查,为他发放了5万元的信贷资金。张三孩买了5头牛,2017年开始了他的养殖之路。
村里紧挨着山,有丰富的草料;山下边还有泉水,吃喝都很方便,在这里养牛,省心省时又省力。张三孩说:“我们这里养牛的人很多,经常有客户上门来收购,根本不愁卖不出去,一年的时间就把5万元的贷款还完了。”
上阵“父子兵”
“当时觉得搞养殖还是挺好的,可是规模太小,还想扩大规模。但是规模大了一个人忙不过来,怎么办?我就琢磨着把儿子叫回来,一块儿干。”张三孩说,经过和儿子一番商量,儿子同意回家一块儿搞养殖。2019年,20多岁的张秀阳离开干了5年的广州一家服装公司返回村里。
“不得不承认,年轻人的想法确实比我高一大截。”让张三孩高兴的是,儿子不仅要一起搞养殖,还能提出一些好建议。原来,张秀阳在羊牛的同时,发现单养这些牛父子两人的劳力有些富余。他决心扩大规模发展养羊。在大宁农商银行曲峨支行的支持下,张秀阳贷款8万元,从陕西买回60只羊。
“一头小牛犊能卖到一万元左右,一只羊也能卖到1500到2000元。现在我家有11头牛、80来只羊,有的羊还怀着羊羔。”张三孩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父子俩每天早上去地里干农活,回到家后喂牛、羊,这样农活、养殖两不误。”
成立合作社
“既然认准了这个行业,就要干大点,零零碎碎地干,成不了‘气候’。现在我们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准备大干!”经过一年多的养殖,张秀阳对养殖前景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的各种肉类食品呈增长趋势,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和家人商量,决定成立合作社,提升养殖水平。
张三孩父子俩拿出家里的积蓄,承包了一块土地。同时申请成立合作社,并邀请身边的几个养殖户加入,不断扩大规模。
“现在,所有的事项都基本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考察引进养殖的品种,确定好了就可以甩开膀子使劲干了,别看我已经54岁了,可我浑身是劲,再加上儿子也支持,不怕没有好生活。”张三孩信心满满地说,再把家里的地种上玉米,将来饲料也能省不少钱。说起这些,张三孩的脸上都是满满的笑容。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