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李阿姨,我们这有些纸箱子,您方便了过来拿一下吧。”“姑娘,谢谢你啊,一直给我操心。”挂断电话没一会儿,古县联社丹凤路储蓄所大堂经理席菁菁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了营业厅,身边还同行着一个陌生的面孔。
“李阿姨,这位是?”席菁菁问道,李阿姨悄悄地对她说“这是我给你拉的新客户。”60岁的李阿姨是丹凤路储蓄所的常客,“以前李阿姨在收集废品的时候,我就把营业厅不用的纸箱子和废报纸送给她,后来只要有这些东西就联系她。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李阿姨把自己的10万元积蓄存到我们这里,还经常给我们介绍新客户。”说起这段缘分席菁菁很是难忘。
这样的场景在丹凤路储蓄所里并不少见,虽然是5个人的小所,但是不仅业绩突出,而且服务也“惊艳”。丹凤路储蓄所辖区内商户数量集中,但是社小、人少,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负责人郭晓云一句“坚守实业,细耕自己的责任田,才能把握竞争力。”道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存款是储蓄所的立足之本,郭晓云合理分配存款任务,与员工岗位、工作年限、工作性质相匹配。“人人头上有任务、人人有能力完成任务,然后用每旬考核直接与季度绩效工资挂钩,有增必有奖,这样充分调动员工吸储揽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郭晓云表示,负责人率先示范很重要。作为全所揽存任务最重的人,她认为,服务要效果,首先要用心。“前段时间从朋友处了解到,市民王先生多年搞建材生意,我想着肯定有存款业务需求,虽然第一次接触被对方‘漠视’了,我明白这是人之常情。后来因为都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我就经常到王先生家走动,不仅交到了朋友,还营销到了一笔300万元的存款。”郭晓云说,最近社保卡营销正在进行,5名员工以此为契机,深入客户家中了解实际,建立具有发展潜力的“黄金客户”通讯簿,形成了由网点负责人维护黄金客户和VIP客户,前台人员维护柜面客户的联络网。
稳存增存,拓展市场,这样的努力创造了令人惊艳的业绩。截至四月末,该社各项存款余额1.66亿元,较年初净增2263万元,完成当期任务目标的102.84%。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