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栽桐树,养母猪,三年以后成‘财主’。”这是霍州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栽种梧桐树为表达招来凤凰栖息的愿望,养母猪则是实实在在致富的路子。多年来,李曹镇上庄村的梧桐树下,村民张国斌凭借多年的努力,玩转自己的养殖路。
“国斌哥,你能给咱讲讲你这增收的秘诀么?”“秘诀多着呢,就看你会不会看。”……一踏进张国斌家中,霍州联社李曹信用社客户经理赵清波就发出了心中的疑问,张国斌则笑着聊起了他的养殖经验。
张国斌是上庄村最早搞养殖的人之一,在村民眼里,他不仅有养殖经验,还有随行就市的精准眼光。“我搞养猪至少25年了,有挣钱,也赔过,积攒下来的养殖经验不少,但我觉得关键是要看准市场行情。”张国斌表示,通过多年摸索,他认为自繁自养是一种良好的模式,每年的5月和11月左右是抓猪仔的最佳时期,猪肉的价格行情则是3年到4年的循环期。
这样的经验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张国斌在找经验和搞技术的道路上摸爬滚打。2019年,养殖行业在“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的形势下,当年5月他一次性购进70头猪崽,趁势而上收益颇丰。“10公斤左右的猪,每头以500元购进,半年育肥,那一批的纯收益就有20多万元。”张国斌说,风头摸准了,辛苦换成钱了,可是后来在技术上却栽了跟头。当年11月,张国斌再次购进60头猪崽,但是因病灾,导致这一批“全军覆没”,损失了5万多元。
“育肥养猪虽然周期短,但是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就会周转不开。去年咱李曹信用社授信5万元,遇到要紧的情况,就能及时盘活继续走下去。”张国斌算了一笔账,一头母猪一年产2到3胎,每胎10个左右,猪崽半年就可以出售,算下来一年一头母猪的净利润在2万元左右。把握好养殖周期,加上过硬的技术支持,养好猪确实是挣钱的门路。
张国斌夫妻二人均有轻微残疾,但是勤劳吃苦的劲头,是他们玩转养殖的最大砝码。在300平方米的猪舍内,张国斌总能转悠上大半天,顾不上浑身脏兮兮,他喂料、加水、打扫卫生……总有干不完的活。“为了降低成本,除了猪需要管理,还要把家里的玉米地打理好,可是这活干得值当。”
上庄村还有不少养猪的村民,张国斌总是会和大家探讨技术,同时分享他判断市场行情的经验。“有的村民说,张国斌会建议什么时候抓猪崽合适,什么时候出售。有时候看他的猪舍里‘空无一猪’了,就说明好行情来了。”上庄村村委副主任李元红笑着说道。
农业前景旺,养殖人的辛苦需要守护。多年来,李曹信用社倾心助力,为上庄村养殖户授信5户,发放贷款35万元。
记者 潘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