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联社客户经理刘海伟:扎根乡土出精彩

2020-11-11 10:18: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大爷,最近哮喘病没犯吧?”“小刘,今年苹果收成咋样?”“大娘,儿子一家最近又给您带什么新鲜东西了?”……霍州联社李曹信用社客户经理刘海伟在下乡路上与遇见的乡亲们亲热地打着招呼,这一句句再平常不过的问候,诠释出平凡金融服务者不平凡的精彩。

  “找他,我放心!”

  初见刘海伟,黝黑的皮肤,满面风霜,站在田地里熟练地干着农活,如果不是穿着白色的衬衣,俨然是一位标准的农民。他是霍州联社李曹信用社的客户经理,是最贴心、最尽心的农村金融服务者。刘海伟21岁退伍后,加入农信大家庭,27年的工作锤炼,他默默坚守,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和作风,用一颗赤子之心书写着平凡中的非凡。

  “找他,我放心!”刘海伟的客户总会这样说,因为他是“和农民坐一条板凳的人”。拉家常、问冷暖,宣传农信社金融产品,讲解讲解金融消费知识,宣讲宣讲政府对农村的政策支持……李曹镇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刘海伟的脚印。“不是单纯地去工作,应该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我怎么做才能符合他们的利益。”在刘海伟眼里,客户的需求是工作的基本准则,他也一直在践行。

  对待工作充满激情,让刘海伟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这么多年和村民打交道,我最欣慰的是,谁家有富余钱了,总会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问我该存定期,还是办理财,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客户信任,刘海伟更是尽心,他会一笔笔为客户计算利息,让客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

  “把钱交给海伟,我们心里踏实。”“他总能找到合适我们的产品”……赞誉背后,是刘海伟今年个人增存42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65%,而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客户主动联系他。

  “他处处为别人着想”

  刘海伟是土生土长的李曹人,他在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到地里干活,这也让他与村民沟通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扛着农具到地里干活是刘海伟上班前的习惯,累了就坐在地垄上和村民聊天。他总能从聊天中获得有用的信息,然后及时向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帮助。

  “几十头猪没了,五六万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刘海伟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得知,村民王伟因为新买的猪崽发生猪瘟,全军覆没。他主动找养殖能手为其传授养殖经验,在抓猪崽时,为其办理授信贷款,刘海伟频繁出现的身影,让王伟很是感动。“猪崽抓上后,海伟隔三差五到我家了解情况,那年不但把赔的钱赚回来了,还纯盈利八万元。他处处为别人着想,跟自家人似的!”

  耳朵尽可能地听,脑子在不遗余力地想,心也在竭尽所能地坚持,这是刘海伟作为一名金融服务者不变的初心。在李曹镇无数村民的致富路上,有刘海伟的身影,他为信用社赢得了客户,更让信用社“百姓银行”的名字更加响亮。

  “我是党员,我先上!”

  2008年刘海伟入党,他经常说:既然选择了农信事业,就要为之奋斗终生、至死不渝,作为党员,更应该身先士卒。

  在如火如荼的“清不良”反击战中,作为党员的刘海伟冲在了最前线。“身为本土客户经理,我有责任去扛这面先锋旗,相比其他人我也有优势。”他利用自己人熟、路熟的优势,画出了“清不良”的路线图,展开按图索骥的强力攻势。

  “他能摸准不良贷户的‘作息’,和其他员工一起制订计划,好几次差点扑空的情况下,他恰当的建议最终让不良贷款清收。”李曹信用社主任王仕明表示,“清不良”的大战中,像刘海伟一样付出的农信人,换来了该社真金白银收回核销贷款500余万元,并在霍州名列前茅。

  如岁月平凡,却处处闪耀出不平凡的光芒。这就是刘海伟,一名对农信事业无比挚爱的共产党员,一名兢兢业业全心付出的金融服务者,在最平凡、最普通的岗位上,将最璀璨的青春绽放在农信事业上。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