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哞……哞……”一声声深沉的牛叫声打破了襄汾县南辛店乡贾罕村清晨的宁静。迎着晨曦,武三跃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加工饲料、清理圈舍……几十头健硕的牛悠闲地吃着主人准备的草料,时不时地朝着武三跃叫唤两声,好像是对肥美的草料表示满意。
武三跃的牛棚和院子只有一墙之隔,就建在自家院子南边的空地上。牛棚内拴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牛,颜色各异,个个膘肥体壮。“这头牛崽有5个月了,现在起码有200公斤,能卖10000多块钱。”目前棚中共有30余头牛,对每一头牛的情况,武三跃都了如指掌。
几年前,武三跃和朋友一起经营着一家石料厂,但由于经营不善,石料厂逐渐步入下坡路。他开始谋划新的发展。“现在牛的价格好,市场销路也不错,利润比较高,牛粪还能用到村里的种植上,循环利用很不错。”武三跃说,他就开始辗转各地考察牛的市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品种的时候,一定要挑选好的,要不最后亏的还是自己,选的牛一定要适应性强、肉品等级高,市场价格才能好。”武三跃说,不能做没有准备的事,经过考察,他买回十几头牛进行养殖。
“这两年养牛过程中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全都是我自己辛苦付出得来的。”武三跃自豪地说,“虽然一开始没有经验,技术不过关,但只要肯付出,多总结就能够养好。我现在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牛棚里坐一坐,多观察它们的习性,只要它们有什么不正常的举动,我都会及时发现,查询资料,然后对症下药,现在也算半个‘牛专家了’”。
“在我的努力下,养牛的技术也在逐渐进步。前几年襄汾农商银行贾罕支行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我养牛,专门给我授信了3万元给予支持,虽然额度不是太高,但是这留下来也是一份‘备用金’,急用的时候就能够马上拿出来,非常方便。农商银行的服务越来越好,直接就把资金送到家门口了。”武三跃高兴地说。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饲养,武三跃已经出栏了一部分牛,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谈起今后的打算,武三跃有着自己的想法。“以后还要扩大养殖场的规模,接下来就是自繁自育,这样既能卖肉牛,也能卖牛崽。以后,还要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一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武三跃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