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李海平:农商一路相伴 事业日益壮大

2021-11-08 11:02: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李海平是霍州人,年轻时曾在一家交通运输企业工作,这使他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现在,李海平的工作生活轨迹也牢牢的和“客运车”绑在一起。

  跟随霍州农商行什林支行客户经理朱君峰走进霍州市安泰运业有限公司的大院内,几辆崭新的新能源大巴车正在进行日常维护,汽车修理工作繁忙有序;旁边一排私家车在充电桩上充电。握着朱君峰的手,李海平感慨地说:“我这一路走来虽然坎坷,但是你们的支持都很及时。”

  2000年以前,李海平一直在临汾交通运业集团工作,跟随改革的步伐,他选择回到霍州创业。“最开始只有几辆班车,主要跑霍州到临汾这条线,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做起客运这一行还是熟门熟路的。后来车越来越多,在2008年我又办起了一家维修中心,以配合客运业的需要。”李海平说,客运行业收入虽然比较稳定,但是也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2010年,随着班线的增加,李海平成立了霍州市安泰运业有限公司,车辆最多的时候增加到了80辆。“我发现这个行业在变,时代也不停在变。2014年,临汾高铁正式开通运行后,客运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坐汽车的人少了许多,导致我的客运班车一下子减到13辆,最让人心痛的是,60万买回来的车,在那几年只能卖到10万元,这是第一次遇到亏损的情况。”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李海平的眉头难以舒展,当他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霍州农商行什林支行为其成功申请到21.8万元贷款,在金融力量的注入下,李海平的客运公司得以继续运营,他也开始重新做打算。

  “只有根据时代变化去改革,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李海平说,在原有基础上,他转变经营思路,在2016年开设了一家专门从事培训的驾校,同时搬到了如今的新址,增加了汽车修理等一系列业务。

  2018年,随着旅游行业的兴起,李海平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他决定购进旅游大巴,将业务拓展到旅游行业。“一辆大巴车要几十万元,加上其他生意的支出,想要实现新的想法就有很大的资金缺口。什林支行总是很及时给予我支持,他们帮我申请到80万元的贷款,然后加上自有资金,我购进了22辆大巴车,生意红红火火地开始了。”李海平说,跑旅游客运起初困难重重,司机流动性大,客源比较少,相比普通班车收益相对不固定,但是凭着他的一股韧劲,他的旅游车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

  “什林支行的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他们的服务却始终如一,在我事业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都少不了金融力量的支持。”李海平说,今年他看到了新能源车的前景,决定对车辆进行升级,全部换成绿色纯电动大巴车。为了帮助李海平实现梦想,什林支行为其授信160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

  今年上半年,新的充电设施拔地而起,9月1日起开始正式运营,除了供应公司的新能源车,还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为了方便充电客户使用,我们特意加班加点为每个充电桩配套了收款系统。同时针对他们公司平时零钱较多的情况,我们会不定期派专人上门收零钱。”客户经理朱君峰介绍,对李海平公司日常的存贷业务,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让他们在发展路上没有顾虑。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