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农商行成立两周年发展侧记

2022-06-16 10:51: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2022年5月19日是吉县农商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一天,该行迎来了挂牌开业两周年的好日子。抚今追昔,吉县农商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李冬生深有感触:“两年来,吉县农商行继续传承农信精神,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根植吉州大地,浇灌‘三农’沃土,谱写出了不愧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普惠金融服务群众

  “为做好整村授信,我们组织员工进村入户,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及整村授信等金融知识开展全方位普及宣传,引导群众掌握必备的基础金融知识,为开展信用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吉县农商行副行长李杰表示,在开展整村授信中,该行创新农户小额贷款发放机制,让农户小额贷款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利器,不断激发乡村创业热情,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以前我们总觉得去银行办理业务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现在他们把服务送到了家门口,真是为老百姓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在整村授信现场会上获得授信的文城乡南村村民郭徐班高兴地说。吉县农商行通过设立业务咨询台、宣传台,及时解答问题;利用“平板授信+信息采集+现场办贷”的方式现场为群众评级授信,有力推动整村授信工作的开展。

  同时,吉县农商行在产品创新上着力满足群众金融需求。购车、装修、旅游一直是县域消费的主要方面,针对不同群众的消费需求,农商行把“富农贷”“吉享E贷”“装修贷”等组合成“吉享拼团贷”特色产品系列,以多元化产品打通衣食住行全流程,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大力支持群众改善生活、提升品质。截至目前,“拼团贷”共成团56个,授信金额达1105万元、用信金额986万元,有效满足了群众对金融的需求。

  回归主业开拓发展

  “回归主业,在业务拓展上不断突破,真正扛起县域金融服务者的责任。两年来,对于因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主线,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倾情服务吉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李冬生介绍。

  吉县农商行全面实施金融服务网格化工程,充分挖掘网格内客群资源,梳理潜在目标客户,一户一策,逐户对接,客户经理带着产品、政策走进社区、企业、家庭,把金融产品送到企业和群众身边。

  吉县农商行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作为支农切入点,党员先锋、整村授信等特色党支部引领作用持续释放,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今年春耕前,我们就提前与县农机中心沟通,积极对接农机经销企业、农机户和规模户等群体,尽可能满足其信贷需求,多渠道支持春耕备耕,确保信贷资金能够及时、足额投放给有需求的客户。”吉县农商行综合业务部经理白大鹏说。

  压实责任凝聚合力

  “在每阶段工作开展前,我们都靠前谋划,将目标任务与绩效工资考核、阶段性奖励兑现挂钩,做到‘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改变员工坐、等、靠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全员活力,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合力夺取各项工作的全面胜利。”李杰介绍,该行通过“总行党委—机关部室—支行网点”三层包保体系,持续强化机关部室对包片支行的督导力度,将机关部室绩效与包片支行业绩挂钩,机关部室按照每周至少两天的频次深入包片支行发现亮点、查找短板,坚持“一线工作法”,现场解决支行业务发展中需要总行服务、解决的问题,有效提高支行工作效率。

  两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吉县农商行坚持“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党建为抓手,咬定目标不放松、基层党支部建设不断夯实,党员先锋、整村授信等特色党支部引领作用持续释放。支行与支行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比拼,相互促进,强力助推业务发展缓慢的支行快速填补短板,营造起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吉县农商行各项存款余额达31.9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1.67亿元,综合实力、服务地方发展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吉县农商行将以更加稳健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奏响崭新篇章!”面对吉县农商行未来的发展,李东生语气铿锵有力。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