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位于永和县城的冯国双家具店内,各种家具琳琅满目,摆满了展厅,前来选购家具的顾客络绎不绝,不时有工人把家具装上货车给顾客送去。
“做生意讲究货卖如山!农商行给我的授信额度高,让我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货,以满足顾客的选购需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商行的支持让我底气十足,生意才会发展得这么好……”看着眼前红火的生意,冯国双内心对永和农商行充满了感激,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苦学多年 掌握过硬技艺
冯国双从事家具生意已有30多个年头。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对家具行业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如今样样精通的经营者。“小时候,就是为了能够有口饭吃,于是跟着师傅学做木工,没想到这一接触就干了一辈子。”提起当初的选择,冯国双感慨万千,“我从18岁开始学做木工。那时候全是人工做,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经过两年的时间,我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家具。”那时候,为了能够尽早把手艺学到手,同时为家里增加一笔收入,冯国双每天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晚上在家自己又勤加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勤学苦练下,终于学成出师。
“那时候,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做家具。他们准备好木材等原料,我就带着自己的工具上门帮他们做想要的家具。就这样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我的手艺越来越好,来邀请我做家具的越来越多,慢慢地我在周边闯出了一定的名气。”正是因为冯国双的手艺好,家具做得美观大方、结实耐用,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加上他热情好客,很多人让自家的孩子跟着他当学徒,由此他也带出了不少的徒弟。
历经风雨 进军家具行业
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成品家具,冯国双做家具的活计变得越来越少。在家赋闲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当时我一个亲戚向我介绍做玻璃的生意,我看到这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便开始经营玻璃,做的是当时最热门流行的带风景画的玻璃,生意很不错。”冯国双说。
就这样,在玻璃这一行业,冯国双一做就将近七个年头。“那时候挣了一笔钱。但是玻璃生意逐渐萧条,于是就想再转一个行业,没想到最后把前面挣的钱全都赔了进去。”冯国双说,当时面对困境,他一下失去了信心,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冯国双重拾信心,“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就丧失信心。”一番思考后,他把目光重新瞄向了家具行业。“我专门在市场上考察,发现当时永和县城里没有做家具生意的,群众需要购买家具都要去隰县或者临汾,我便产生了大胆的想法,决定进军家具行业。这样既可以发挥我在家具方面积累多年的优势,又可以方便我们永和县的百姓买到合适的家具。”
创业需要资金,这笔资金从哪里来?“为了筹措资金我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有成功。最后我找到了当时的永和联社南庄信用社申请了一笔贷款,开始了我的再次创业之路。”冯国双说。
精心经营 生意日益兴旺
“我这家用家具、办公家具都有,您放心买就是了,出了问题负责保修……”冯国双向顾客热情介绍着店内的家具。对每一件家具的做工、材料,冯国双都了如指掌,能够给顾客讲得明明白白,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这其中离不开永和农商行对我的大力支持。”冯国双说,“永和农商行小贷中心就在我店铺的对面,只要遇到资金问题,向他们提出申请,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我店里实地走访了解,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我发放贷款。”在2021年时,受疫情影响,冯国双的店铺遇到了资金周转难题,他便向小贷中心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贷款申请,在工作人员的快速办理下,他很快获得了15万元的贷款资金,渡过了难关。
“支持你们发展,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咱们交往很多年了,知道您是一个信得过的人,我们也愿意在您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帮助到您。”听着冯国双的感激话语,前来走访的永和农商行小贷中心负责人李海霞回答道,“这次过来一是拜会一下您,二是向您介绍一下我们新出了一款信贷产品,方便以后办理。”听着李海霞的介绍,冯国双连连称赞,“你们的服务真贴心,这个产品确实好,让我发展更有了底气,我忙过这一阵就去申请……”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