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8月26日,记者刚到蒲县山中乡如干村村民唐俊彦的院门口,就听到院内传来“哞哞”的牛叫声,走进院中,只见一座占地不大的牛棚内,大大小小的12头牛或站或卧。听见传来的动静,户主唐俊彦立即出来查看,“小武,你来了啊!进家里坐着,我刚煮了几个玉米,快来尝尝。”看到来的是蒲县农商行山中支行客户经理武恒飞,唐俊彦热情地招呼着。
“叔,您赶紧吃,我是吃了饭过来的。这次过来主要是看看咱家养牛的发展情况,还有没有资金需求。”“好着哩,圈里的牛比以前多了7头,这多亏了咱农商行对我的资金支持,我才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提起现在的发展势头,唐俊彦笑呵呵地说。
唐俊彦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些年来,除了种着家里的20余亩地,主要的收入就是养牛。“我养牛有10多年的时间了,以前就是一个庄稼汉,主要收入来源是地里种的核桃树,没想到如今还能赚上养牛的钱。”唐俊彦说,为了提高家里的收入,他想着利用村里天然的优势发展一份产业,“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搞养殖比较合适,尤其是养牛的风险不高,收入还多。”
提起这些年养牛的经历,腼腆的唐俊彦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刚开始接触养牛的时候,我心里没有底,就抱着试试的态度买回了两头牛。”唐俊彦说,刚买回牛的时候,为了照顾好它们,他不仅白天忙,每天晚上都会起床观察牛圈里的牛。
随着对养牛的一步步加深,唐俊彦对自己的养殖技术越来越有信心,“牛一般不会出现啥问题,只要每天喂饱它们,再把牛棚收拾干净就可以。”说起牛的习性,唐俊彦娓娓道来。很幸运,2010年他的两头母牛在2011年的时候生下了两头小牛犊。这一年,唐俊彦靠卖小牛有了1万多元的收入,放在以前,这个收入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常年与牛打交道,唐俊彦养牛技术方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使得他有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2018年,他建好牛圈后,便信心满满地开始在周边寻找合适的母牛,“看好了几头母牛,我一合计才发现手中的积蓄不够,当时心中很是失落,眼看着家里养牛的各种条件都已准备好,没想到会在资金上出现问题。”回忆起当时困难,唐俊彦仿佛还在昨天。
“让我感到暖心的是山中支行对我的大力支持。”唐俊彦说,当时没有足够的资金买牛,回到家的他一直对买牛念念不忘,始终想着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以前就没有想过贷款,但是为了抓住这次翻身的机会,我必须要筹到资金。随后我便前往山中支行申请贷款。”唐俊彦说,“我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他们马上开始了解情况,随后和我一块到家里实地走访,在确定贷款的用途为发展养牛时,他们当即就为我办理了贷款手续,几天的时间就为我发放了10万元的资金,使得我能够及时买回三头母牛。”
听着唐俊彦说起申请贷款的经历,武恒飞在一旁说:“咱们农商行就是为‘三农’服务的,尤其是你这样的养殖户,只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资金困难,都可以在农商行申请贷款,只要信誉良好,就一定可以获得资金支持。”
回访结束后,吃完午饭的唐俊彦准备出去放牛,他说:“我们这有一块山坡,那里的草料很茂盛,非常适合放牛,每天牛都会在那里待上6个多小时。”说话间,唐俊彦已把牛赶出来,牛脖子上的铃铛随着牛的脚步丁当丁当地响了起来……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