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真正让农民致富有底气、发展产业有后盾,是本土金融机构必须肩负的使命!”尧都农商行土门支行行长张明明说,作为农村型支行,土门支行坚持找农户、说农话、办农事,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中切实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口碑,尽心竭力服务于辖区每位群众。
勇担当倾心支农
“要不是你们给我支持得这么及时,我的生意过了时节不仅挣不到钱,更对不起周边老百姓的信任。”土门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负责人张赵峰拉着尧都农商行土门支行客户经理江海峰的手感激地说,在今年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张赵峰有充足的资金周转,土门支行简化手续为其办理了10万元贷款,他的农资生意做得十分红火。
今年开春,尧都农商行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优化服务、创新举措,不断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农民春耕备耕,土门支行成了跑在一线的“轻骑兵”。“在正月的时候我们就‘早布置、早介入、早调查’,安排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和企业,从种子、化肥、农机等需求入手,对辖区内农业生产开展信贷资金需求调查,并做好业务对接。”张明明说,支行班子带头,员工全力以赴,一户户问,一家家访,实行“跟踪式”服务,保证及时将信贷资金投放到位,实现了信贷资金发放与农业生产的有效对接。
作为扎根“三农”、服务“三农”的地方金融主力军,土门支行始终牢记服务“三农”初心使命,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加大特色农产业支持力度,真正担当起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任。
摸实情精准服务
“走街串巷、‘泡’在基层,是土门支行农信人工作的常态。如何让农民在家门口轻松获得金融支持,是我们一直实践的课题。”张明明如是说。面对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土门支行甘愿用辛勤的汗水播撒希望的种子,用稳健的脚步助百姓蹚出致富之路。
“近年来,为了精准掌握辖内农户的金融需求,我们跑遍了辖区各村庄,听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然后把总行推出的果农贷、蔬菜贷等5大类12款惠农特色系列信贷产品与群众的需求紧密结合,满足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个体经营、生活消费等方面的信贷需求,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客户经理王保平说起工作上的事,话语中充满了激情。
王保平包联的景家庄村村民曾经一度因为没有致富门路而发愁,许多人无奈外出打工。“过去我们村的人都跑外面打工挣钱,现在有农商行的贷款资金帮扶,我们哪也不用去了,在村子里就能搞产业挣钱。这是王保平一次次上门服务的结果,他已经成为我们村里的一份子啦!”景家庄村养殖户孟根喜感触颇深,多年来在农商行的支持下,他们村发展了水果、蔬菜、粮食、药材、苗木等产业,“只要咱有干的产业,人家农商银行就有相对应的信贷产品,让咱农民感受到在农商银行贷款和存款一样方便。”
心贴心助农发展
“从20年前的几千元贷款开始,到现在的十几万元,他们的服务越来越好!”燕景村村民申文平感慨,一路走来他的事业逐步发展壮大,一直有尧都农商行的支持帮助,因工作关系多年交往的客户经理赵双穴也成了他的至交好友。
燕景村村民经营运输行业由来已久,申文平是最早的一批。“我一开始从事卖水泥,从当时的信用联社贷款5000元起步,后来看见别人搞运输发展不错,我就找赵双穴商量,他很支持我,给我办理了10万元的贷款,买回了第一辆大车。在农商行的支持下,我慢慢有了自己的车队,如今已经发展到5辆车。他们农商行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会像朋友一样提建议、想办法。”申文平说,燕景村村民都知道一句话“有困难找双穴”,因为他们的发展离不开像赵双穴一样的金融服务者的护航。
在土门镇的广袤沃野上,土门支行农信人始终牢记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用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新的模式为父老乡亲送去更好的服务,让更多群众走上致富的路子!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