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初冬时节,大山恢复了寂静,处处显露出冬日景象。而在古县旧县镇西堡村村民陈振胜的田地里,依旧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一台农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忙碌,一个个深埋的地黄被挖了出来,农机后面跟随的人连忙仔细地捡拾装袋。
开展下乡服务的古县农商行旧县支行副行长郭玉峰站在地头看着眼前的景象,高兴地对陈振胜说:“陈师傅,看来今年的收成不错啊!”陈振胜手里拿着刚挖出来的地黄说:“今年的地黄质量还可以,就是由于疫情的原因销售受到了一定影响,希望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尽快好起来。”说话间,陈振胜又跑到开进地头拉地黄的货车跟前,向装卸工人叮嘱注意安全。
“陈师傅,你种了几亩中药材?”“我总共种了500多亩,其中柴胡400多亩、地黄60亩。由于今年是第一年种植地黄,规模还比较小,现在也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计划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在两人的聊天中,郭玉峰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陈振胜从事种植中药材只有3年的时间,但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对中药材的种植劲头越来越大,信心越来越足,“我们这里种植中药材的农户非常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有了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想法。”在种植中药材以前,陈振胜从事建筑行业,但由于经常遇到工程款结款不及时的情况,他就琢磨着寻找新的行业,正好看到中药材形势好就下定决心投入其中。“种植中药材相对简单,就是把种子种下去静等生长就可以。困难的是每年的锄草、施肥等需要的人力多,我一家人齐上阵也干不完,必须雇一些周边村里的村民来帮忙。”陈振胜说。在去年的时候,由于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大,前期的投资也很大,使得陈振胜的积蓄满足不了生产需要。“考虑到今年是第一年种植地黄,各方面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必须提前准备好充足的资金。还有就是种植的柴胡需要肥料,工人干活的工资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时,古县农商行旧县支行的客户经理刘阳经常在所包联的村庄宣传走访,通过与刘阳的接触交往,陈振胜深入了解了农商行的各种信贷产品的优势。于是,他第一时间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阳。刘阳了解到陈振胜大规模种植中药材需要的流动资金比较多,经过申请及时为他授信20万元。
“古县农商行的服务就是好!”陈振胜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他说,“我对古县农商行的服务非常满意。在我第一次发展需要资金的时候,他们就及时为我办理了授信,因此,后来只要我有资金需求,都会与旧县支行的工作人员联系。”尤其是在今年,他的种植规模持续扩大,需要的流动资金增加,他再次向旧县支行提出增加授信的申请,授信额度增加到了30万元。陈振胜说:“种植中药材周期比较长,而种植期间投资比较多,有了旧县支行为我授信的这笔资金,我就不用担心资金短缺了!相信在他们的支持下,我的中药材种植会越来越好!”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