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老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现在是手有‘备用金’,发展底气足!”近日,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粮食收购大户张志英深有感触地说,“这么多年,多亏襄汾农商行南贾支行及时给我送来‘备用金’,让我能够随时使用,非常方便。”
记者跟随南贾支行客户经理王宏斌走进张志英的储存仓库,只见金灿灿的玉米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在仓库门前的电子秤上,仍有一些村民开着农用三轮车前来卖粮,他忙着做入库登记。“最近卖玉米的人多吗?资金够用吗?”“这段时间还可以,多亏你们之前帮我把授信手续办好了,不然的话现在资金就紧张了。”张志英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了‘备用金’就是方便,春节前我就是用这笔‘备用金’给工人们发的工资。”
今年56岁的张志英之前是收购棉花的,随着本地农作物种植形势的变化,他逐渐转为收购玉米、小麦等粮食农作物。“刚开始收购粮食时,需要场地和设备,急需一笔资金,维持正常经营周转。”张志英说,正在他为资金问题犯难的时候,忽然想到之前去南贾支行办理业务时记下了王宏斌的电话,于是及时联系了王宏斌。2010年,张志英在南贾支行申请到了10万元的贷款。在这笔资金的支持和他的不懈努力下,粮食收购站于2011年开业运营。经过多年的经营,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对价格走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粮食收购这个买卖是个高风险、出力气的活。曾经为了早点知道市场价格,我会跑到外省的一些饲料厂门口去等着公布价格,后来网络发达了,我每天只要打开手机就能看到价格。干我们这行的,资金需求大,这些年南贾支行的支持让我有了坚强的后盾。”
“之前,在每次到了粮食收购的关键时期,资金周转总会出现“断链”的情况,往往都是急用,比如今天有20万元的缺口,就算次日能回款,也救不了今天的急。”张志英说。王宏斌在走访时了解到张志英的经营特点后,针对他资金使用存在“短、急、频”的特点,向他推荐了适合的信贷产品,达成授信意向后,经过简便快捷的流程,很快就为他把授信办理完成了。
“南贾支行的服务是真的不错,这几年有了他们给我的授信额度,我放心大胆地干。以后我还准备扩大收购规模。”张志英信心满满地说。为了服务好辖内的群众,南贾支行依托整村授信工作,针对广大群众的资金需求问题,及时跟进服务,并充分利用手机银行,实现贷款、还款全程手机银行办理,让广大群众不再需要东奔西走,非常便捷。
“玉米是我们本地的主要农产品,更是当地群众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为此,我们不仅要大力支持收粮大户发展,及时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让他们把本地的玉米顺利销售出去,增加群众的收入,保护他们的种粮积极性,还要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在支持‘三农’发展上发挥金融力量。”南贾支行副行长郭志勇说。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