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洪洞县甘亭镇董堡村村民李新刚的家门旁,数台收割机整齐停放。通过干净整洁的外观,能够看出主人对它们的爱护。“别看这只是一些农机,但每年都能够带给我很可观的收入。”近日,李新刚对前来开展上门服务的洪洞农商行甘亭支行副行长王争争说,每年秋收后,他都会把收割机认真检修保养,以便在使用时能够保持最佳状态。
李新刚在2007年时就开始接触收割机,每年5月下旬,他就会开着收割机前往河南等地进行夏收。“以前都是小式收割机,虽然每天干活辛苦,但是收益还不错。”李新刚说,就这样,他从最初的一台割麦机,一步步发展,逐步购买了能收玉米的农机,让他的路子越走越宽。
李新刚在进行夏收和秋收时,还顺带把地里的玉米和小麦秸秆也收拾出去,这种做法深受农民的欢迎。“原先每次给农民收割结束后,地里的各种秸秆都需要他们自己清理,不是堆在路边,就是焚烧,这样不仅影响道路安全,还污染环境。我看到一些养殖户正好需要这些秸秆,便萌生了新想法。”李新刚说,他开始在他们本村和周边的村子里雇佣有农用三轮的村民,每年他出去收割的时候都会带着他们,并把地里的秸秆打成捆运回来,卖给一些养殖户。
“新刚这个人非常讲信用,每年我都会在他那里购买牛、羊吃的草料。”这两年开始经营养殖场的董堡村村民李奇家和李新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供应关系。正是基于身边有一批忠实的合作伙伴,李新刚的生意越来越好,不仅有了稳定的车队运输秸秆等草料,而且收割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李新刚也瞅准了这一发展方向,“联合收割机的效率非常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必须更新换代。”就这样,李新刚产生了购买联合收割机的想法。
通过考察,李新刚了解到当时一台联合收割机在20万元左右,但是家里只有15万元。面对资金缺口,李新刚一时犯了难,“当时一个邻居在洪洞农商行获得了贷款,我和他说起了我的困难后,他马上就给我介绍了洪洞农商行甘亭支行的工作人员。”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新刚记忆犹新,“没想到申请贷款这么方便。”在甘亭支行工作人员实地调查后,并及时发放贷款,让他顺利购回了心仪的联合收割机。这次贷款开启了李新刚与甘亭支行的合作之路,2022年李新刚获得了20万元授信,满足了他的农机经营需求。
“李师傅是我们的优质客户,每次都是提前还款。”近日,开展上门服务的洪洞农商行甘亭支行副行长王争争说。“对我们这样经常在外闯荡的人来说,信誉是我们最注重的,尤其在甘亭支行获得授信后我更加重视。”李新刚说,“正是有了洪洞农商行为我提供的方便,我才能发展地这么好,我更应支持他们的工作。”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