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时值中午,在隰县县城一家中式快餐店内,整洁亮堂、座无虚席,顾客品尝着美味可口的饭菜。老板卫小辉在厨房和收银台间来回穿梭,虽然脸上挂着汗珠,却始终堆满了笑容。“路子选对了,还有咱们农商行做金融后盾,我就不怕创业艰辛。”吃饭高峰期过后,空闲下来的卫小辉热情地招待前来开展上门服务的隰县农商行城区支行行长田冬冬,坐下说起了自己的心里话。
37岁的卫小辉是一名农村娃,年轻时也曾外出打工。家人劝说他,有个一技之长比进工厂打工强,卫小辉听从了建议,决定先从学徒做起,最终走上了厨师行业。
从打杂、切菜,到上灶炒菜,做厨师的每一步,卫小辉都经历过。“受过白眼,遭遇过歧视,满手冻疮在寒冬里练刀工,挥汗如雨在酷暑里学颠锅,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提起学习厨师的过往,卫小辉内心五味杂陈,十分感慨。他记得刚入门的时候,当学徒工的门路都不好找,终于有师傅看他勤快踏实能吃苦,才愿意将一些厨艺技巧传授给他。“厨师这个行当凭本事说话,菜做得好才能出人头地,我的手艺慢慢脱颖而出,开始有机会跟师傅们去大城市学习。后来我出师之后,自己去一些大饭店打工,熟练掌握了晋菜制作要点。经过摸索与实践,我有了自己的拿手菜,开始在后厨担当重要岗位。”卫小辉说,工作越来越顺利,收入也相对可观,但无法照顾家庭、在异地漂泊的状态,让他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15年,卫小辉回到隰县老家准备开饭店,租门面、装修、购买设备一系列投资下来,运营有些“后劲”不足。“你去问问隰县农商行,我就是从他们那贷款然后创业的,可以试着咨询一下。”听了朋友的建议,卫小辉第一次与隰县农商行打交道,没想到城区支行的工作人员在接到他们的申请后很快就进行实地走访,第三天就为其办理了3万元的贷款,这笔资金也成为卫小辉与农商行合作的开端。
在之后的几年里,随着卫小辉的饭店生意越做越好,隰县农商行的贷款额度从5万元、10万元再到20万元,与他的发展一路相随。“虽然在大城市从事餐饮行业多年,但是刚回来时,对当地市场定位不清晰、对老百姓的消费水平认识不准,我就在经营中一步步调整,逐渐收获了固定客户,积累了经营经验。”卫小辉说,前两年他的饭店受疫情影响难以维持,幸亏有农商行暖心、贴心的金融服务支持,他才渡过难关。2022年他决定开一家中式快餐店,城区支行在他现有资产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多重考量下,为其授信20万元,新店也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后顺利开业。
“你们看,店里的装修都是我专门请人设计的,也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以白色、原木色为主,整个风格简约现代,为的就是让客人有干净舒适的就餐环境。”介绍着店内的环境,卫小辉自信满满地说,“我们店所处的位置周边上班、上学的人较多,考虑到这类顾客对就餐环境等的要求,所以我才选择开中式快餐店,自开业以来特别受欢迎,我觉得这次的选择肯定没有错。”
“生意这么红火,我觉得你是不是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呢?”“还是你了解我,我想这个店发展稳当了,再开一个档次高一些的店,这样还能发挥我做晋菜的优势。有你们支持,我很有信心!”面对田冬冬的问题,卫小辉畅谈起自己对未来的设想。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