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踏踏实实把每一件事做好,平凡的岗位就可以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平凡的人生也可以绽放出无限的光芒。这是尧都区南街办事处尧园社区党员徐学敏多年来始终坚守并一以贯之的行动指南。
徐学敏出生于襄汾县,1980年12月入伍,1984年12月入党。2002年年底退役后,他的党组织关系转至尧都区南街办事处尧园社区党支部,2004年年底当选为社区党支部委员。
角色变了,本色不变。徐学敏时时处处发挥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于社区党支部工作中,不辞辛苦为群众解决身边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一名有36年党龄的社区党支部委员,多年来,徐学敏积极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担当。针对社区党支部党员数量大、流动党员多、居住分散、不易集中管理的特点,徐学敏借鉴自己多年在部队积累的工作经验,创新建立了“党员台账管理模式”,及时将每名党员的参会学习次数、缴纳党费明细、特殊贡献事迹等情况记录在案,以此作为考核每个党员及年终评议的依据。这一模式,极大提高了党员在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
针对社区党支部平时集体学习时间较少的实际情况,徐学敏提出了党支部班子集体学习制度化、常态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支持。对于少数行动不能自理的高龄党员,他建议支委分头上门送学习资料、宣讲新政策新形势,并与高龄党员谈心交流,送去关爱;对于在外打工的青年党员,他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他们宣讲政策和理论,交流学习心得。
一心为民,时刻不忘群众事。徐学敏还担任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兼纪检员、邻里纠纷调解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三零”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等。他不辞辛苦、不计报酬,想方设法为居民排忧解难。在2017年辖区居民取暖设施修缮和南二巷道路改造两项“民心工程”中,50多岁的他和其他“两委”成员挨门逐户、嘘寒问暖,预排隐患、把控细节,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全程安全,这两项“民心工程”也成为“暖心工程”。
多年来,徐学敏多次参与小区业主和物业之间、邻里之间的各种纠纷调解工作。尧园社区的不少居民常说:老徐真是个热心肠的大好人!遇上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居民们都信服他的调解能力和劝解方式。
2018年5月,社区居民齐女士与一家培训中心因孩子学费一事产生了经济纠纷,向社区寻求帮助。徐学敏知道后,积极进行介入调解。经了解,齐女士曾向该培训中心交纳9000元补习费,可孩子只上了3天课就逃学离校了,事后也不愿再去补习。齐女士的爱人受伤在家无收入,全家仅靠齐女士在饭店洗碗打杂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徐学敏多次交涉,该培训中心最终退还了齐女士7500元的补习费。
爱党爱国、无私奉献。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徐学敏积极倡议并带头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今年疫情发生后,尧园社区党员干部冲在抗疫前沿、严密把控。徐学敏率先垂范、带头值班,检测体温、严格登记,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同时,他和社区党支部一班人积极组织党员捐款支援湖北抗疫一线。
16年来,徐学敏多次被南街办事处党委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尧园社区党支部也多次被尧都区委组织部评选为先进党支部。
无论是社区党支部委员还是军人,在徐学敏看来只是人生赛场换了条跑道而已,唯一不变的是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始终保持努力奔跑和奋进的姿态。(徐临国)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