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钻车底,蜷身子,弓膝盖,架胳膊,头上悬着70多吨重的火车,在距离集便箱仅几厘米位置的轴报连接点,车电员徐婕一点点转动手中的改锥,目不转睛地进行检修。
对于徐婕来说,准读轴温数据,确保火车正常运转,是她的职责所在。
3月6日,记者走进太原车辆段临汾运用车间。这里承担着从晋南地区始发的16列255辆旅客列车的入库检修和车辆乘务工作,被行内称为“火车医院”,而徐婕正是火车“轴温检查室”的大夫。“病灶”在哪,部件是否需要更换,都需要通过车电员读数据分析及检修来判断。
这个由多数女性职工组成的“检查室”,一昼夜要完成90余辆旅客列车的50余万条轴温数据下载及分析工作,多年来未发生一起漏检事故。因成绩突出,被同事们称赞为“大拿组”。
“以25G型旅客列车为例,每辆车厢自重45吨左右,载重15吨左右,若车轴一旦出现损伤,又未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徐婕说。
事实上,旅客列车在运行中如果出现轴温异常,就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每辆旅客列车行驶一天的车轴温度都有专业的仪器详细记录,车电员的职责是通过读取分析轴温数据,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这是一份需要极度细心、耐心的工作。”徐婕告诉记者,每天每列火车的轴温数据约数十万组,7至8分钟内读完一万组,若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前往问题车辆,检查测试轴温储存、传输设备,分析排查问题。
“轴报工作要慢,快不得、急不得,更换检测器的动作,就跟扎马步一样,往往一蹲就是半小时。”徐婕说,她从事轴报工作已经9年了,因天气冷热会影响工作进度以及准确性,她坚持在自己读完轴报数据后再与组员相互速查、复检读卡数据,确保检测结果零误差。
为了配合旅客列车行车需求,轴报工作必须尽早完成。徐婕一行只要见机车到来,便抓紧时间完成轴报数据下载、分析、交接,吃饭、下班都没个准点。
马舒钰和赵伊宣是轴报组最年轻的学员,学习读取上万组轴温数据是他们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他们说:“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却让我们成就感满满。因为自己的检查与旅客安全息息相关,看似单调的工作却肩负重任。”
在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中,徐婕和她的同事们用精湛的技术和细致入微的态度,寻找和发现车轴轴承潜在的安全隐患。正是这份常年无休的坚守,换来了无数乘客的旅途平安。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