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她是一个普通人,在金融战线工作已有29个年头,至今仍坚守一线;她又是一个“名人”,在身边人的眼里,她是真诚善良的朋友、亲人,用一腔热忱温暖着许多人。
她是翼城农商行龙康分理处负责人杨晓燕,在获得翼城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首届“助人为乐翼城好人”荣誉后,她依旧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热心肠”的挂心事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一次次向有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时,杨晓燕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帮助别人让自己很快乐。”
时光回溯2019年,杨晓燕第一次走进中卫乡四望村村民李师傅家中,环顾简单老旧的家具陈设,看着老人落寞的神情,她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多来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自那以后,杨晓燕每年都会带着员工去看望李师傅,还为他带去一些生活用品,帮他打扫卫生,陪他聊天解闷。 李师傅感慨地说,古稀之年的他身有残疾,没有经济收入,心中充满了愁苦,杨晓燕和同事们的关心陪伴,让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在生活中,杨晓燕是不折不扣的“热心肠”。遇到水灾、地震、疫情等各种情况,她都主动捐款捐物;附近学校留守儿童多,她就带队在“六一”儿童节时将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中;每当遇到环卫工人,她都会邀请他们进营业厅喝杯热水,端午节时送粽子、冬至送饺子……杨晓燕总是笑着说,即便自己能力有限,但看到人们得到帮助后露出的笑容,她的内心无比愉悦,也更坚定了她在助人为乐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信心。
“实在人”的执着劲
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对象,不变的是那颗乐于助人的心。
“这闺女是真心实意在帮人,找她我放心!”提起曾经的经历,耄耋之年的张奶奶感慨地说。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张奶奶心急火燎地拿着存款单来到杨晓燕工作的营业厅柜台称要取5万元现金。这一举动引起了杨晓燕的警觉,她再三询问,张奶奶并不理睬反而一直催着取钱。虽然被冷眼相待,但感觉有问题的杨晓燕依旧耐心劝说:“有什么事我帮您解决,这么多现金您自己拿着不安全。”在杨晓燕的软磨硬泡下,张奶奶才说出缘由,原来在她外出买菜时,遇到一位自称是“神医”的人,说她的儿子十天内将会遇到“血光之灾”,只有将现金拿来经“神医”做法才能免祸消灾。杨晓燕一听便知道是骗局,赶紧提醒张奶奶不可信,但张奶奶根本听不进去,杨晓燕就给她反复摆事实、讲案例,才让张奶奶如梦方醒,激动地拉着杨晓燕说:“闺女啊,多亏你了,要不我这点养老钱就血本无归了。”
“你也太实在了,人家骂你讨厌你,你还一心帮忙,图啥呢?”面对朋友的提问,杨晓燕回答:“能帮就要尽量帮,这是做人的本分。”虽然曾经遇到过许多不被理解的情况,但杨晓燕依旧初心不改,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好榜样”的笨办法
杨晓燕不仅是助人为乐的暖心人,还是工作上的“好榜样”。
“她总能精准地分析出客户的需求!”“说到哪个客户,她立刻就能说出具体情况。”“她会很快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新的金融产品信息,是我们业务方面的榜样!”……提起杨晓燕,同事们都会这样评价,杨晓燕却说:“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对得起这个岗位。”
2023年春节期间,返乡客流增大。杨晓燕敏锐地发现这些返乡人员是增加存款的重要客户群体。“龙康分理处地处全县最大批发市场对面,要抓住这个机会,必须下笨功夫、狠功夫。”杨晓燕率先带头开展工作,仅仅春节期间,龙康分理处共新增客户500余人、存款628万元。
“你得知道客户需要什么,才能精准地抓住服务,咱想不出聪明的办法,那就踏踏实实付出努力。”工作中,哪个客户的存款什么时候到期,杨晓燕心里都有一本账,总是在到期的前一天打电话提醒客户,帮助客户实现利益最大化,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因工作出色,她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无论风雨变幻,还是身忙心累,杨晓燕从未消沉,从未抱怨,永远忠于誓言。“干一行、爱一行”是她的日常工作写照,“关爱人、帮助人”是她平凡生活的乐趣,怀着赤子之心去工作生活,用平凡之举谱写大爱之行!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