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虎平“草根英雄”的仗义人生

2011-06-21 10:5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他是我们身边的一位平凡而又特别的草根英雄。

  来虎平是土生土长的隰县人,1974年早春,出生于隰县城南乡白草垣村,现在是隰县人大的一名职工,1996年从部队退伍后,曾在隰县公安局派出所和刑警队工作,后调入隰县人大,先后被隰县公安局、人大常委会、临汾市见义勇为协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人大工作者”“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荣誉称号,并多次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牌匾、锦旗和感谢信,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见义勇为危难之处显身手

  1992年,来虎平参军入伍,成为湖北武警总队第三支队的一名武警战士。

  服役期间,来虎平得到领导的赏识,希望他留在部队,为他转志愿兵。可是,他想到家里的窘境,下决心要回家,部队领导为了挽留他,甚至不给他办退伍手续,可是,怎奈他去意已决,他要回家为年迈的父亲尽孝。这样,1995年底,来虎平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

  几个月后,隰县公安局招巡警,先挑档案再面试,经过考核,来虎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到龙泉镇派出所巡逻队当了一名巡警,之后又被调至县公安局巡警大队。

  虽然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可来虎平一时一刻也没忘记自己小时候立下的“感恩他人”的誓言;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他更是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中,他曾经多次帮人于困苦,救人于危难,收到的锦旗不计其数。

  来虎平第一次见义勇为是在1998年1月31日,那天,他路经离县城3公里外的车家坡桥时,发现有许多人将桥围得水泄不通,一定有情况!他想。挤进人群之后,他发现,原来是两个骑摩托的小伙子掉到了大桥下面。来虎平见状二话不说,立即绕道直奔桥下,跳入及膝的河水中将两人一一背上岸,全然不顾当时的河水冰寒刺骨。然后,他又说尽好话,拦住过路的车将伤者送进了医院。

  当时,两个小伙子全身多处受伤,伤情不明,均因失血过多昏迷不醒,无法知道伤者身份,更无法通知其家属,来虎平就一人忙前忙后找医生,毫不犹豫地在手术单上签字,并将身上所装的500余元钱交了押金。

  在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下,两位伤者终于获救。后来,来虎平才知道,伤者二人是兄弟,他们在姐姐家喝完酒后,在回家途中酒劲发作摔下了桥。

  那是一个不寻常的下午。

  1999年8月5日,来虎平驾驶一辆微型面包车从大宁返回隰县,车上坐着他年迈体弱的父母亲。

  当开车行至午城镇庞家圪塔村边时,见路边围了一群人,公路上有一摊血迹,职业敏感告诉他:这里肯定出车祸了。他将车停靠在路边。“让一让,我是警察!”来虎平跳下车大声说。村民们迅速闪开一条通道,他进去一看,地上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年轻人,满脸是血,头部上的一个伤口还在流血,来虎平蹲下身仔细查看,发现伤者已不能说话,但还有轻微的呼吸和心跳。

  肇事者已经逃逸。救人要紧! 来虎平一把抱起伤者就往车上跑,并对父母说:“我先去救人,你们在这等一会儿!”由于车小,他把伤者平躺着放在后边座位上,一路风驰电掣向县城驶去。到医院后,他跑前跑后,给伤者办理了入院手续,又将身上仅有的240元钱垫付了抢救费,等他忙完一切,已是晚上七八点了。这时,他才想起自己的父母还在50里外的公路边。事后,伤者刘保平的父母打听到来虎平喜欢抽烟,就为儿子的救命恩人买了两条价值50多元的蝴蝶泉香烟,又被他婉言谢绝,让伤者父母省下钱为儿子买些补品。

  2001年4月18日凌晨3时许,来虎平加完班回家,途经西大街中医院时,发现医药库房门口有一男子形迹可疑。出于一种责任感,他上前问道:“你做什么?”这名男子说:“我找院长。”一听对方说话是外地口音,而且提一个工具包。他想,深更半夜找院长?凭着多年公安工作的经验,更增加了对该男子的疑虑,来虎平确定肯定有问题,但是,对方比自己高大,又是深更半夜,大街上没有一个人,还不知道工具包内装着什么凶器,不能贸然行动。

  经过紧张的思想斗争,来虎平佯装离开,趁对方不注意,他猛地扑上去将对方的工具包夺下,打开一看,里面是钳子、改锥、锤子等物。见此情况,来虎平一扑将其摁倒在地,该男子一看行迹败露马上求饶:“我给你1000元钱,你把我放了吧?”一听这话,来虎平进一步肯定了该男子是在作案无疑,便一手按住他,一手掏出手机报警。经审讯,该男子是一个流窜作案分子。

  2001年11月17日凌晨2时许,来虎平路经县城中心鼓楼,发现一老一少两个女人在寒风中呻吟,走近一问,原来是母女二人,因女儿突然要生孩子就连夜赶赴县城,可是,没等她们赶到医院,女儿已将小孩生在裤子里。得知这一情况后,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生死未卜、浑身是血又刚刚生过孩子的女人,来虎平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找来平车将这祖孙三人送到了医院,由于送诊及时,母子平安。

  路遇患儿生死时速飞车技

  由于工作需要,2005年,来虎平被调入隰县人大工作。岗位变了,但是,来虎平见义勇为的品性没有变。

  2008年11月22日,来虎平拉着刚帮自家植完树的朋友回家,路上,远远看到一对抱着孩子的夫妻招手拦车。这对夫妇神色慌张,孩子的母亲更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怀里的孩子奄奄一息。

  见此情景,来虎平马上将帮他干活的人“赶下车”,拉上这一家三 口火速赶往县城,同时,他立即打电话通知医院作好急救准备。

  路上,来虎平了解到这对夫妻是城南乡白草垣村人,两岁的儿子在玩耍时不慎将一颗豆子吸进了气管,生命危在旦夕。当时,从村里到县医院有25公里的山路和公路,且路窄、坡多、弯多、弯急,骑摩托车最快也要半个小时,但是,人命关天,来虎平顾不了许多,为了给孩子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他硬是凭着过硬的驾驶技术及胆识,仅仅用了十几分钟就赶到医院,拐弯时,外侧车轱辘离地“飞到医院”,像极了影视中的惊险镜头。

  到达医院后,孩子的脸色已经发白,口唇紫钳,四度呼吸困难,仅有微弱的呼吸和心跳。这对夫妇六神无主只是痛哭不已。来虎平立刻抱起孩子直奔急救室进行抢救。医生及时给孩子做气管切口、插管,孩子逐渐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病情暂时得到稳定。事后,医生说再迟来几分钟,孩子就抢救不过来了,正是来虎平的生死时速,为孩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但是,医生的一句话又把大家刚刚才放下的心悬了起来。由于当地医院的条件有限,医生建议他们尽快转院。可是,离隰县城最近的大医院只有汾阳市人民医院和临汾市人民医院,鉴于孩子的特殊情况,来虎平又积极与县医院领导协商,带一名医生给孩子做随车救护。两个小时之后,来虎平将这名患儿送到了汾阳市人民医院,孩子得到了进一步的救治。

  出于对儿子救命之恩的感谢,被救孩子的父母多次拿着现金、提着礼品登门表示谢意,但都被来虎平婉言谢绝了。于是,孩子的家长为他送了一个上书“赤诚爱民心,危难见真情”的镜框。

  传承美德无悔人生谱赞歌

  十几年来,来虎平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早已习以为常,类似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可面对锦旗、镜框、荣誉与夸奖,他丝毫没有骄傲,他觉得只有这样做心里才踏实,生活才充实,才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问及来虎平的救人动机时,他说,这是多年部队生活和警营工作的结果,是受人大环境熏陶和人大领导教育培养的结果,救人做好事他不图名、不图利,只求自己心安,希望每个人的生活中能少些苦难,多些幸福。

  这份纯朴善良与来虎平的经历息息相关,正是由于小时候经历的种种苦难及多年警营、军营生活的教育与磨砺,造就了他一生的英雄情结。

  来虎平是个苦孩子,8岁那年年关将近时,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他不得不领着年幼的弟弟光着脚步行几十里山路去乞讨,一位好心的大妈给了他一袋干粮,当看到他冻伤的脚时流下了眼泪,并强行将自己孩子唯一的一双鞋脱下来送给了他。来虎平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自己长大了也一定要做个好人。从此,来虎平便记住了这位慈祥、善良的大妈。

  来虎平10岁那年,母亲撒手归西,身后留下一个破碎的家。母亲去世后,他决定退学帮家里干活,担起这付生活的重担。

  当年,来虎平家吃水需要到10里外的山下去拉水,用一个大汽油桶盛装,赶着毛驴车下到沟里往上拉水,从井里往上提水时,由于大桶太重,他爸爸特意为他做了两个小桶,就这,他提上来也十分吃力;往大油桶里倒时,他更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可总是要 往外洒很多,一大油桶水用大桶的话,需要往进倒12桶,用小桶则要24桶,但是,由于他一桶水总是不能全部倒进去,甚至有时一桶水会倾泻出来……于是,他要提上30多桶水才能装满大油桶,尤其是冬天,每次拉水回到家,他从上到下都结了冰。这样过了几次,来虎平长了心眼,他总是趁着邻居家的叔叔伯伯们去拉水时赶紧跟着人家,而这些大人们也总是十分乐意帮他。

  11岁那年,来虎平开始耕地时,由于他个子太小,还没有犁把高,根本把不住犁,便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犁把上面……在一次次苦难的经历中,他总能得到热心邻居的帮助,而每一次受助之后,他总会想,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尽力去帮助别人。

  童年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些苦难的经历使来虎平拥有了一颗感恩他人的心和淳朴善良的品质。

  多次的救难扶危中,来虎平曾多次遭受不明情况的家属的谩骂与威胁;有时将崭新的衣服弄得脏兮兮血糊拉渣的,还为伤者垫付医疗费,妻子免不了似嗔非嗔地抱怨他几句,可他说:“再新的衣服也没有人的生命重要啊。

  人生在世,谁还没有个难处?关键时刻,人的生命只有一时一刻的瞬间,如果没有这一刻,就永久地失去了生命,那就太可惜了!遇难则帮,能为别人化解些痛苦和不幸;见死不救,自己的良心将时刻不得安宁。”正是秉持着这一信念,使来虎平在一次次的紧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毫不犹豫地冲在危险关口的最前面,用真情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无悔的人生,用义举谱写了一曲曲见义勇为的英雄赞歌。

  【责任编辑: 卫淇】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