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县委书记薛凤奎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
蒲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晓舟在县城街头就城建工作现场办公。
临汾新闻网讯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蒲县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一年间,蒲县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为牵引,克难攻坚,奋力拼搏,持续引深“463”总体工作思路,以“六大攻坚”凝聚经济社会发展“向心力”,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这份成绩单一笔一画重重地落在了全县党员干部向着使命集结的初心里,融进了各项事业攀升的数据曲线里,写在了百姓共享平安和谐幸福的笑脸上……
聚力脱贫巩固 小康基础更加牢固
2019年5月21日蒲县正式退出省定贫困县,评定等次为“好”。全年扶贫领域累计投资1.5亿元,脱贫质量和成色不断提升,年度脱贫147户4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13%。做实“道德银行”。进一步规范拓展“道德银行”扶贫扶志模式,以评选“十星农户”为抓手,存道德、挣积分兑物品,让有德者有所得,探索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受邀参加中国扶贫日驻村帮扶论坛并现场作主旨发言;先后被《人民日报》等各级主流媒体报道,典型做法受到省委书记楼阳生的高度评价。做优“消费扶贫”。推动“五进十销”,积极与县域内外农贸市场、电商、超市、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搭建“爱心驿站”供需对接平台,全年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购、展销活动10余次,机关干部、企业、社会各界认购、代销3500余万元,打通了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的“最后一公里”。做活“劳务购买”。探索乡村小型基础设施竞价议标建设模式,将13项涉农资金整合项目交由村集体和合作社实施,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稳定增收。
“道德银行”存美德,得实惠。
人工湿地公园有效改善了昕水河水质。
聚力产业转型,三产结构更加优化
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初步规划“一区两园”,即一个工业产业集聚区,布局黑龙关装备制造、肖家沟物流两个产业园区。新型产业取得明显突破。启动实施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6个转型项目,其中,山西奥鑫博健身器材、山西建邦生铁铸造、北京永正5万台空气源热泵、山西煜盛机电、宏源垚鑫生物质发电、远天克城50兆瓦风电等一批新兴项目落地实施,转型势头更加强劲。现代农业实现种养循环。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全年兑现农业产业补贴3000余万元,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年出栏1000头以上标准化养猪场达到20个,100头以上标准化养牛场达到29个,猪出栏10万头,牛出栏2万头,蒲县“构树养殖”登上央视农业农村频道《致富经》栏目,成功申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19年国家级试点县。文旅产业形成多点突破。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蒲县朝山会”,成功举办东岳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余万元,柳编、剪纸、刺绣、根雕、麦秆画等文化产业竞相发展,巧巧柳编被认定为市级劳务品牌,荣获全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二等奖。积极响应全市“百里黄河经济带”战略要求,主动融入沿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带,与宏源集团签订了涉旅文保单位“两权分离”合作协议,大力推进东岳庙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双提升”。乔家湾乡马如河村被确定为山西省第二批旅游示范村。传统产业迈出坚实步伐。全县24座煤矿中生产矿井达到18座、复建2座,其中7座矿井达到国家安全生产一级标准,原煤生产能力1725万吨,先进产能占比59.13%;洗煤企业49个,300万吨以上企业4个,预计全年生产原煤1150万吨、精煤900万吨。
聚力城乡建设 县容乡貌更加靓丽
宜居县城建设上,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启动实施总投资8.56亿元的23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府前街改造、保障性住房三期、昕水湾棚户区改造二期竣工投用,森林公园循环路跨线桥、滨河路西延与临大路连接线进入扫尾阶段,昌平东街棚户区改造一期5栋住宅楼主体封顶,二期5栋全面开工。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六个专项行动”。美丽乡村建设上,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大专项行动,完成农村旱厕改造2200余个,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村3个,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黎掌村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建成“四好农村路”10条38公里,霍永高速连接线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刁口水库完成大坝主体;乔家湾110千伏输变电站即将开工建设,全县客运公交、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荣获“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
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县。
蒲县人才公寓迎来新房客。
蒲县荣获“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称号。
聚力生态提升 环境质量更加优良
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成立集中供热扩面等6个专项指挥部,实行“专人负责、专项经费、专门攻坚”“一项工作、一套人马、一个牵头单位、一抓到底”“三个专”“四个一”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气、水、土污染防治攻坚。大气治理方面,县城建成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7.9万平方米,总供热面积达到163万平方米,实施“煤改电”822户,累计完成1700户,回收散煤2600余吨,燃气新覆盖1000户,累计覆盖6290户,覆盖率达到88%,基本实现城区清洁取暖全覆盖。全年造林5.1万亩、义务植树20万株,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8天。水治理方面,深入开展截污、清污、减污、治污、控污“五大行动”,整治排污口233处,19家煤矿企业完成矿井水深度治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27家规模养殖场建成粪污处理设施并运行;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完成,皮条沟出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投用,黑龙关镇区河道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竣工投用,城区河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县、垃圾分类试点县项目有序推进,昕水河出境断面地表水稳定达到Ⅲ类标准,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昕水河人工湿地纯生物净化水质做法得到省委书记楼阳生的肯定,被央视《新闻联播》《山西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土壤治理方面,完成煤矸石治理项目两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进入验收阶段,建成县级标准化秸秆收储站一座。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聚力民生改善 发展成果更加普惠
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55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58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对全县各学校校长进行了优化调整,投入近700万元聘请高中名师30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新招聘各学段教师80人,新建蒲伊小学、蒲子华苑幼儿园主体建设任务完成60%。2019年高考二本达线率、升学率位居全市山区县第二。医改工作扎实有效,全县93个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健康义诊实现全覆盖,山西中医药大学蒲县中医院实践教学基地挂牌。圆满承办全国二青会火炬传递、全省武术散打锦标赛和全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152场次。全面推进城乡低保提标和审核工作。安全生产、扫黑除恶和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有序推进。
蒲县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实现整村脱贫的黑龙关镇黎掌村群众扭起奋进的秧歌。
聚力改革开放 前进动力更加迸发
党政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严格落实“中心之外无审批”要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36个、项目280项,调整、取缔、下放行政职权事项24项。农信社改制化险完成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建成“名医”“名师”工作室,向98名人才颁发“蒲子英才卡”,省委信息刊发我县人才工作经验。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2个、资金78.13亿元,开工率92%。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小微企业融资3.62亿元,入企服务共为44个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11个。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四级四同”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减免税费1.74亿元;专班跟踪服务项目建设,主动协调解决难题20余个,营造了“亲”“清”政商氛围。
回望2019年,全县人民昂首阔步,奋斗跨越,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诗篇。进入2020年,蒲县干部群众再奋斗、再超越、再收获,一个崭新的未来,可期可盼,更可预见。
撰稿:张鹏
照片:蒲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