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
永和县委提出的“1243”发展思路,是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市战略部署,准确把握发展机遇,着眼永和发展实际,提出的长远发展战略和目标。“一个引领”是方向定位,“两大引擎”是发展动力,“四个县”是奋斗目标,“三大战略”是重要支撑。
永和全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紧抓改革创新、项目建设“两大引擎”,坚持生态立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坚持农业稳县、建设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坚持工业强县、建设全省能源工业“领跑县”,坚持文旅兴县、建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强县、依法治县“三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完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永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5%以内
一个引领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永和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做好“保、转、融”三篇文章,不断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确保在全市、全省的排名中每年位次有变化;大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确保同步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不断提高生态治理保护水平,确保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做好“保”的文章,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大力实施一批造林绿化工程,着力打造百里黄河生态长廊。
做好“转”的文章,在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经济上实现新突破。要强力推动传统农业优化升级,实现“老树发新芽”,狠抓天然气、光伏、风能等新兴能源工业培育,着力打造全省能源革命改革“排头兵”。
做好“融”的文章,依托红军东征纪念馆、黄河乾坤湾等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两大引擎
改革创新和项目建设
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项目建设是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省委明确提出“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要求,市委将开发区建设、能源革命、项目建设、改革创新作为“四大牵引”。永和按照省委、市委要求,紧抓“两大引擎”,结合本县实际,着力推出一批具有永和特色的改革创新举措,实施一批支撑快速发展的重大项目。
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创新不足是制约永和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坚持改革不放松、创新不止步,推动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强势后劲。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牢牢抓在手上,以项目大建设推动经济大发展。
四大目标
生态立县 农业稳县 工业强县 文旅兴县
坚持生态立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县”;坚持农业稳县,建设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坚持工业强县,建设全省能源工业“领跑县”;坚持文旅兴县,建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县”。目标是引领前进的旗帜,唯有明确目标,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激发前行的力量。建设“四个县”是永和县委立足县情实际、自我加压确立的长期发展目标,也是永和奋力赶超、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永和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取得重大突破。
生态保护与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坚持生态立县,就是要围绕“在保护中发展、在治理中提升、在机制上创新”三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生态保护和治理水平;坚持农业稳县,以园区发展为载体,扩大规模效应;以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增收;以深化改革为牵引,激发农村活力;坚持工业强县,抢抓能源革命改革政策机遇,聚焦产业集聚区建设、要素保障和机制创新“三个重点”,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基地;坚持文旅兴县,要借助高标准规划、全方位优化、多角度开放,不断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三大战略
乡村振兴 人才强县 依法治县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是强县之基、转型之要、活力之源,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就能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治理方式,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实现“四大目标”,推动永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乡村振兴是重要抓手,人才强县是智力支撑,依法治县是根本保障。必须把乡村振兴、人才强县、依法治县“三大战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支撑,大力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脱贫攻坚战要确保决战完胜。二是特色山城建设要全面破题。三是民生福祉要持续增进拓展。
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开创人才引领发展新局面。一是海纳百川,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二是要因材施教,培育一批本土人才。三是不拘一格,使用一批优秀人才。
强力推动“依法治县”战略,推动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二是运用法治思维,建设法治社会。三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战。
准确把握推进总体要求,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坚持新发展理念,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坚定自觉地走好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革故鼎新,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发展的过程就是破与立的过程。必须坚决破除怨天尤人、唯条件论思想,树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破除安于现状、小成即满的思想,树立永不自满、毫不懈怠的精神;破除怕担风险、瞻前顾后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敢打敢拼的精神;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树立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坚持久久为功,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当前是长远的基础,长远是当前的目标。如果只顾当前忽视长远,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如果脱离当前只讲长远,发展就会根基不牢。当前,永和的发展进入到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既要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又要保持定力、稳中求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不断开创永和发展新局面。
稿件、图片由永和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