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2020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2020-03-19 09:46: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 为高质量发展奠基蓄能

2020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集中开工仪式现场。 刘慧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3月17日,古县举行国新正泰氢能源项目启动暨2020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副市长张翔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开工,国新能源集团总经理凌人枫出席开工仪式,县委书记庞明明参加开工仪式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舒华介绍2020年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有关情况。

  2020年,全县共确定重点项目55项,总投资11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6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38个,总投资94.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97亿元;续建项目17个,总投资17.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9亿元。从项目类别上看,产业类项目19项,总投资53.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79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14项,总投资51.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4亿元;社会民生类项目17项,总投资2.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1亿元;科技创新类项目5项,总投资4.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1亿元。

  集中开工仪式上的20个项目,包括14个续建项目和6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32.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9.11亿元,涵盖旅游开发、现代煤化工、氢能源、新型建材、农业产业、城市基础设施、道路建设、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其中,国新正泰建设的年制备1000万方高纯氢技改项目,总投资1亿元,制氢规模1000万方/年,标志着古县集“煤-焦-气-化-氢能源”为一体的产业链和循环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也为全省、全市推进能源革命打造了古县样板。

  转型是发展新路径,项目是转型硬支撑。当前,全省上下正处在抢抓机遇、大干快上的关键时期,古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牢固树立“转型为纲、项目为王”理念,丝毫不松抓防控,时不我待抓发展,迅速在全县掀起项目开工建设热潮。以上率下,强化项目工作意识。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严格落实“五包联”责任制,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统筹做好项目调度推进工作。各乡镇、各相关单位相互配合、相互补台,尽可能多地把各方面要素资源调配集中到项目建设上来,不断创优“六最”营商环境,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苦干实干,千方百计抓好落地。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考场”的比拼精神,一切围绕项目转,紧紧盯着项目干,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优的服务,全力做好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推进各环节的服务保障工作。逆势加力,抢抓施工有利时机。各建设单位坚持把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作为“生命线”,在上好“双保险”的基础上,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争分夺秒赶上因疫情防控落下的步子,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见效。全县上下要以此次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坚持大干快上原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愈战愈勇的昂扬斗志,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奠定坚实基础,奋力谱写富裕文明美丽幸福古县新篇章。(冯树林 吴虹)

  短评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3月17日上午,古县举行国新正泰氢能源项目启动暨2020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的一批大项目对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实现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义。

  疫情之下,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考验的不仅是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更是我们不屈不挠、矢志攻坚的意志。古县上下要乘势而上,以集中开工仪式为契机,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总抓手,一刻也不放松、一刻也不懈怠地抓在手上,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推动整体跨越,以项目高质量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古县召开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推进会

推进会现场。 连腊

  3月18日,古县召开2020年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全面贯彻中央文明委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和省市文明委安排部署,总结成绩,认清形势,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用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举,全力冲刺摘取文明城市桂冠。县委书记庞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舒华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要提高政治站位,顺应群众期盼,进一步坚定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信心决心。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增强信心,坚定决心,全力以赴抓好创建工作,让全县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会议强调,要聚焦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创文各项工作。要紧盯广大市民素质的提高,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在提升市民素质上出实招、谋实效。要紧盯精致宜居城市的打造,开展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做到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要紧盯城市发展环境的优化,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推进平安古县建设,加快法治古县建设,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紧盯城乡整体水平的提升,统筹推动创建工作向乡村延伸,积极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形成“城乡同创同建、全民共创共享”的新格局。要紧盯“网上申报”工作的质量,健全网上申报工作责任体系,做好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组织开展“实地考察”模拟测评,为成功创成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作战,进一步形成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要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创文工作高效运转。要加大对创文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力做好人财物各方面保障工作,确保创文工作扎实有序。要认真对照测评指标要求,量化细化任务,补齐短板不足,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部完成。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推动形成全县上下共同参与的创文大格局。要积极开展督导检查,推动点上整改和面上整治相结合,确保监督检查出成果、见成效。

  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贤慧就深入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岳阳镇、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交警大队主要负责同志及社区市民代表作了表态发言。

  会议还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护林防火、地质灾害、春耕备耕、环卫整治、项目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安排。

  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各创文责任单位,各乡镇和岳阳镇各社区负责人、市民代表等参加了会议。(高利豪)


分散作业错时下地 全力抓好春耕备耕

  近期,古县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采取五项举措,抓好春耕备耕,确保今年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备农资保障农业生产。对全县农资供需情况进行监测调度,主动对接农资部门和经营主体,掌握全县农资经营主体物资储备和需求情况,做好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等物资储备及调运工作,全力保证春耕生产需求。

  提技术促进农产品增产。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古县2020年小麦春季管理意见》和油菜技术管理要点,指导农民分散作业、错时下地,对小麦、油菜科学施肥,实施精准管理。同时结合春季抗旱做好耙耱镇压划锄,做到各项措施前移、强化管理,为保障今年小麦、油菜丰收打好坚实基础。

  强产业扩大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制订出台《古县2020年-2022年特色农业产业规划》,确定以“核桃+中药材+中蜂养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中药材种植方面,与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全县将建成1万亩道地北柴胡种植基地。

  保生产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农业部门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强科学技术指导,提高对低温雨雪、倒春寒、干旱等气象监测预报,积极做好灾害防范工作。

  强监管开展联合行动。农业部门牵头,市场监管部门、各村(社区)积极配合,对辖区内的农资经营单位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销售假劣和过期种子、肥料、农药及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确保农资供应质量可靠、价格稳定,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利豪 韩志强)


牡丹三姐妹

  在三合牡丹园中的丹阳园里,有一个汉白玉围栏的花池,叫牡丹花池。花池里有三株巨大的白牡丹。中间那株最大,高有23米、冠辐达5米,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牡丹”的牡丹仙子。牡丹仙子两侧各有一株,东边那株高1.78米、冠辐3.5米,西边那株高1.6米、冠辐3.3米。这三株原本是生长在一起的同根牡丹,人们称她们为“牡丹三姐妹”。说起牡丹三姐妹,还有一段离合聚散的唯美故事呢。

  牡丹仙子自武则天时期来到古县三合村,一住就是1300年。这一千多年来,物化风移,世事变迁,牡丹仙子尽享了太平盛世的阳光雨露,也饱尝了纷纷乱世的摧残折磨。但是,无论其枝株生折如何变化,其根其心未曾动摇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牡丹仙子的根部又长出两株新苗来。在乡亲们的培育呵护下,新苗茁壮成长。每年春末夏初,牡丹花开,大如玉盘,素艳晶莹,浓香馥郁,风姿绰约。懂花识花的人,花前驻足,思绪万千,感叹不已;爱花惜花的人,流连忘返,年年来赏,岁岁往观;还有一些贪花恋花的人,恨不能金屋藏娇,移栽家院,据为己有。

  有一天,邻村有个农民,外号二杆子,趁着夜黑风高,扛着一把镢头来到牡丹花下,企图把牡丹花刨出来,移栽到自己家的院子里。他刨呀刨,刨了半夜,竟然没有刨出牡丹花的根。眼看天就要亮了,二杆子不甘心,也无可奈何,于是就把新长出来的一株刨出来,移栽到自家院里。说来也巧,没过几天,二杆子家的牛莫名其妙地死了。民间有句谚语:“一头大牲畜,顶当半个家。”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民都还不富裕,谁家受得了这等损失?后来,有位明眼人对二杆子说:“牡丹仙子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就是万万不能够动摇其根本。牡丹仙子当初被武则天刨根清种,逐出京城,历尽千辛万苦才选中三合这个可心的地方,其怨比天还大,其恨比海还深,岂能容忍有人加害于她?”

  二杆子不服气,他宁信巧合,就是不信明眼人的话。过了不久,他又拿了把铁锨,大摇大摆地把牡丹仙子跟前长出的另一株刨出来,移栽到自己家院里。牡丹花在他家院里成活了,二杆子一家却倒了霉。一年之中接连两口人死于非命,还有一人患怪病,到处求医问药,就是治不好。二杆子这下才知惹怒了牡丹仙子,最后无计可施带着老婆孩子悄悄逃往三百里外的老家。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无论高官富商、平民百姓、德高望重之人,还是为所欲为之辈,再也没有人敢对牡丹仙子攀枝摘花了。

  1998年,县文物保护部门出面协商,把外移的这两株牡丹移回到牡丹仙子附近,一株植于东侧,一株植于西侧。

  移栽当天,村民们自发组织来欢送,村里还闹起了红火,吹吹打打,鸣锣击鼓,燃放鞭炮,如同嫁姑娘一样,把两株牡丹送回原处。至此三株牡丹终于得以团聚,之后她们都竞相开放,相互映衬,族群越来越壮大,牡丹园里的景致也越来越丰满。(蔺燕艳)


田间耕作忙

  2019年以来,古县永乐乡松树坡村紧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机遇,本着“唤醒沉睡资产、促进保值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理念,通过党建引领,以村集体土地和集体资金参与、贫困户光伏收益分红入股的方式,建立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同体。投资40余万元,一期建设4座草莓温室大棚,这4座大棚全村每户家庭都占有股份,按“433”进行收益分配,即村集体分配40%、贫困户30%、非贫困户30%,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带动型” “村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的“三变”改革之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王彬 王姣艳

  当前,正值核桃春季管护时期,古县组建专业核桃管护队,定期对核桃树进行科学管护。图为管护队正在对核桃树进行修剪、施肥等,以保障核桃的品质。

  王彬 王姣艳


筑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防线”

  连日来,针对当前古县疫情形势和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的实际,古县应急管理局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摸清企业需求,指导防疫工作,解决现实困难,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复工。

  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细化防控方案及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制订防控方案、明确防疫人员工作职责,实行日报告制度,完善企业员工健康状况登记,应用“临汾HIM健康码”准确掌握人员信息,落实法人和监管责任人的监管责任机制。

  广泛宣传动员。企业在醒目位置张贴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多渠道进行新冠肺炎知识宣传,以车间、班组为单位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学习,企业对复工员工进行入岗前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对特种岗位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严格落实管控措施。严格做好企业进出车辆、人员的防控工作,执行测温、戴口罩等进厂管控措施,各煤矿企业均设置了疫情检查卡点,对出入矿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禁止工作人员随意串岗,每天对公共区域消毒两次以上,提高防疫安全系数。

  强化保障措施。各企业制订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与返矿职工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企业设立疫情防控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采购防疫设备物资,建立专用防疫物资保障库,确保从生产设备到安全防护设施不带“病”运行。

  严把复工复产标准。县应急管理局组织专人常态化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开展安全指导服务和专项检查,严查入岗人员是否属实、物资准备是否充分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完备、预防细节与环节是否缺失等重点内容,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全县23家规上企业和105家规下企业全部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何博 陈德文)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