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办好十件大事 推动全面振兴

2020-05-07 08:50: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办好十件大事 推动全面振兴

——霍州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霍东新区产业园区

  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临汾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霍州市委“1·18”思路和“举全市之力办好三件大事”的工作部署,以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牵引,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推进项目建设、汾河治理、创卫提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改革创新、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预期目标★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和6.5%以上。资源节约、环境质量、民生改善等约束性指标,要确保全面完成省、临汾市下达的年度任务。开发区考核的投资、产出、税收“三个强度”要实现临汾市下达的年度目标。


  1 以中央省市各项决策为遵循

  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重点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做到闭环管理、精准管理、标准化管理,以最坚决、最严格、最有力的举措守好霍州阵地。要毫不放松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抢抓中央、省在公共卫生设施、市政设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等方面加大投资的政策机遇,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全力推动企业达产达效、项目新建续建、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加快促进服务业复商复市、正常运营;扩大居民消费,加大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全力把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的损失夺回来。

  2 以开发区建设为引领

  全力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

  抓规划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投入、高品位建设,按照“一港一园”的规划布局和“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的产业定位,结合霍州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承载能力等条件,科学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推动规划实施。年内完成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积极推动“标准地”储备,加快“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

  抓机制改革。全面推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考核制,引进高层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好人才公寓,落实高薪待遇,让贤才“引得进、留得下、干得好”。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智能再制造研究院,创建智能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全力打造山西省煤机装备智能再制造基地。积极与乌克兰专家团队合作建立爆炸喷涂和新材料应用技术研发基地,推进开发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

  抓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开发区内新型激光熔覆、超细微粉、煤矿刮板输送机制造、环保水性油墨等项目落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着力引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金融保险机构、研发中心等为主的软经济项目,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做大开发区经济总量,推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招商引资。对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高效精准抓招商,真正将好项目、大项目引进来。认真落实项目承诺制,以“办事不出区”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代办服务队伍,落实一窗受理、并联审批、跟踪对接、全程代办机制,为入区企业提供一流营商环境。

  3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理念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走出霍州工业发展的“减优绿”之路。重点培育打造三大产业:一是装备制造产业。以智能再制造为产业发展目标,打造煤机装备修复制造的全产业链,壮大霍州市制造业实力。二是绿色建材产业。以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霍州园区固废利用项目为龙头,通过实施纸面石膏板、加气混凝土板材、超细微粉等生产项目,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全力打造全省绿色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三是城北物流产业。依托原什林铁路发运站和闲置工业用地,加强与铁路部门对接,引进社会资本,尽快恢复货运站台,建设临汾北部的“旱码头”。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企业家当作霍州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主动给企业家“C位”,为企业家“站台”。落实落细霍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1条优惠政策,建立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作用,为企业家投资兴业搭建桥梁,厚植企业家成长的沃土。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培养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微企业,力争新增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 以汾河治理为重点

  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自觉扛起汾河治理的重大政治责任,强化“军令状”意识,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打赢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压紧压实各级河长的第一责任,强化网格监管,认真巡河监督,落实“清单式”管控,严厉查处偷排污水、倾倒垃圾、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切实提升水污染治理效能。全力攻坚汾河流域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南涧河生态治理项目,年内启动城东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站建设和建成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跨汾河污水管网应急抢修和辛置河、阴底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坚决完成“6月底前汾河断面退出劣Ⅴ类,之后稳定达标”的政治任务。

  决胜蓝天保卫战。坚持以“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增绿”为重点,扎实推进重点行业深度减排、“散乱污”动态清零、二次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整治、柴油货车管控、电动出租车更换、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等工作,力争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66%。强力推进城乡清洁取暖,年内新增热电联产集中供热394户、煤改电603户、煤改气1095户。狠抓散煤专项整治,全力完成劣质煤清零和洁净煤供应保障工作。

  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土十条”,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推进矿山生态治理修复,对历史非法采矿坑点、涉煤涉矿工程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排查摸底,实施分类整治。编制现有废弃工业场地治理方案,加强固废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土壤环境稳定可控。

  5 以创建“国卫”为目标

  全力建设宜居宜业新城

  全民参与聚合力。对标《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涉及的8个方面40项工作,分解责任、细化任务、抓主抓重、补缺补差,按照“战区作战、领导包联、属地管理、部门牵头、按责分工”的原则和“网中有格、格中分点、点里定人、人负其责”的网格化管理要求,形成四套班子带动、三级干部联动、部门乡村互动、全体党员先动、全市群众齐动的大联动格局。

  靓城提质强基础。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确保规划刚性执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城市路网,年内完成经十路、经二路、纬一路(大张段)、纬五路(经二路至经三路)、南环路南延等道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市背街小巷道路改造,让城市路网更加便捷、有序、畅通。加快城市开发和城中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阳光首府、公园天下、霍东嘉和花园、大众南路棚户区、霍州署文化产业园、汇元小区、永康新区等房地产开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建设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推进市区停车场、图书馆分馆等设施配套,加快城市绿地、公共卫生间、小游园、小广场规划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

  精细管理提品位。坚持“网格化”“智能化”“精细化”同向发力,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深入推进“三拆三下三进三出”整治,年内打造一批卫生示范街、示范村、示范社区。建立市政设施统一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推动“数字城管”建设,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6 以服务“三农”为根本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夯实农业基础。实施涉及李曹、三教2个乡镇6个村的9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广泛推广有机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深耕等先进农业技术,全面落实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6000万公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坚决落实非洲猪瘟、禽流感、草地贪夜蛾等动植物病虫害的防控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积极盘活西张垣农业园区,以干鲜果、无公害蔬菜、规模养殖、特色种植为重点,着力打造有地域特色、有技术含量、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扶持壮大隆旺佳、裕鑫博康等农企规模,全力推进瑞兴养殖场二期、同兴禽业二期、宏源驴场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达效。加强与山西农大、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地的技术交流合作,在三教、李曹等乡镇打造樱桃、李子、蓝莓等特色种植1000亩,发展玉露香梨1000亩,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建设美丽乡村。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内完成农村改厕8380座,健全农村垃圾收运体系,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启动陶唐峪乡义城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和李曹镇5个村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建设,争创全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用好上级900万元扶持集体经济资金,重点支持霍州市20个申报村加快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乡村旅游、设备租赁、仓储物流等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实施投资1.97亿元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抓好农村安全饮水提质、采煤沉陷区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危房改造等工作。

  创新农村治理。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三资管理、村务公开、村民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机制,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激励人才返乡创业,促进各类要素走进农村、振兴乡村。

  决胜脱贫攻坚。持续壮大扶贫产业,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重点关注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群体,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提升脱贫质量。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7 以文旅融合为突破

  全力壮大现代服务业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充分挖掘镇山文化、廉政文化、状元文化、民俗文化、瓷窑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威风锣鼓、莺歌、霍州书等非遗演艺精品,做强霍州年馍、纯棉土粗布、枣夹核桃等全国知名的文旅品牌,做大做精霍州窑产业,让非遗“活起来”、景区“火起来”、游客“留下来”、品牌“亮起来”。发挥图书营销产业优势,培育印刷出版、文化装饰、影视动漫制作、广告创意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加快精品景区建设。发挥七里峪景区森林康养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加快打造七里峪森林康养基地,叫响“夏养山西·康养霍州”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投资8200万元的七里峪旅游公路建设,力争国庆节前完工。积极推进霍氏文化产业园、霍氏宗祠等项目落地,推动景区提档升级。霍州署围绕争创国家4A级景区目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规划打造悬泉山、油盆峪、蝴蝶谷、娲皇庙、朱家大院等文旅景点,以小景点撬动大旅游。

  推动现代服务业壮大。充分发挥霍州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商用,大力发展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共享经济,积极推进“鑫炬出行”网约车运营模式。依托知名电商,引导企业搭建互联网产业平台,带动更多产品和服务实现产业聚集、线上销售。大力发展家政、餐饮、健康养老、文化休闲、假日经济等服务。

  8 以改革创新为驱动

  全力增强发展后劲

  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煤炭行业要探索填充开采、煤与瓦斯共采、智能化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完成紫晟煤业连采连充绿色开采技改项目。电力行业要加快技术改造,全力支持兆光电厂机组节能技改项目加快建设,提升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国电、兆光两大电企热源潜力,配合临汾市实施霍州至尧都长输供热管网项目,引领能源输配革命。

  全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落实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张网络管服务、一个系统管监管、一个平台管交易、一条热线管便民“五个一”改革举措。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继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进一步缩短项目审批时限。全面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切实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继续加快其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设施设备维修改造。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8月底前完成20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挂牌、赋码和颁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扶持土地流转,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同时,统筹推进事业单位、财税金融、标准化、安全生产、文化旅游等改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9 以改善民生为使命

  全力办好惠民实事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疫情期间要认真组织好网络教学,确保中小学“放假不放学、停课不停学”。全面落实“十个到位”,扎实做好高三、初三、中职毕业班开学复课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做好其他年级开学复课准备。继续引深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省级实验县创建,启动霍东新区小学、西张小学、北环路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北环路小学搬迁工作。加快技工学校操场建设。加快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推行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

  提升全面健康水平。6月底前启动霍州市新人民医院建设,加快推进疾控中心、妇计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完成市医疗集团信息化建设。扎实开展尘肺病等职业病防治攻坚行动,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大力发展体育事业,10月前完成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年底前完成4个五人制足球场建设。

  提升创业就业水平。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全力解决企业用工难,广泛运用临汾健康管理平台,确保所有市域外来霍返霍人员全覆盖。大力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创新人才。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做好城镇困难职工、困难退役军人军属和城乡无供养老人、孤儿、残疾人等人群帮扶援助工作,继续实施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认真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政策。

  10 以平安稳定为底线

  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治理,提高安全生产隐患风险防控能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规范安全监管执法行为,依法严厉打非治违,确保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健全应急体系。大力推进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继续开展多领域应急救援演练。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切实提升重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天眼系统在平安建设、公共管护、交通管理等工作中的突出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平安霍州”“法治霍州”建设。加大信访积案处置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决打击缠访、闹访、非法上访,推动信访秩序持续好转。

  文图由霍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