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建设开发区 争当排头兵

2020-05-21 08:52: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霍州

建设开发区 争当排头兵

市委书记董一兵带领观摩第一组在霍州市霍东工业园区观摩。记者 赵俊堂

  开发区建设是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中“四大牵引”之首,是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引擎。5月16日,市委书记董一兵在霍州市现场观摩时,对霍州开发区的规划编制、机制运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予以充分肯定。5月19日,记者来到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开发区建设情况深入采访。

  滔滔汾水,巍巍霍山;中镇之尊,署衙之冠。年初,霍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举全市之力办好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开发区建设。4月,霍州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篇幅提到开发区建设,“全力建设高标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赋能提速。”霍州市委书记李强更是兼任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亲自主抓开发区建设工作。

  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去年12月10日获省政府批准设立,今年2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霍州开发区起步相较于其他县市区晚,但在霍州全市上下的努力下,发展堪称神速。

新型激光熔覆项目

霍煤集团亿能电动汽车生产线 记者 赵俊堂

一次性医疗器械加工项目 赵俊堂

  正如霍州市委电子显示屏上“案不积卷,事不过夜,马上就干,大兴实干之风”十八个大字那样,开发区建设工作就是只争朝夕,马上就干。

  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刚一成立,霍州市委书记李强、市长李青雁就几次奔波往返于太原、霍州之间,与太原理工大学洽谈合办智能再制造研究院,4月28日,“太原理工大学霍州智能再制造研究院”揭牌成立,为开发区东园区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书记的带动影响下,我们形成了马上就干的工作作风,现在开完会,现在就干,在周密谋划的基础上迅速投入。”开发区管委会党政工作部部长董铁柱对记者说,“李书记不管多忙,都一直关注微信群中开发区的工作,总是第一时间研究对策,第一时间协调各部门,第一时间推动解决,在筑巢、引凤、服务、人才四个方面久久为功,下大力气,保证开发区建设顺利推进。”

  霍州超前布局开发区的总体规划,优先满足经济开发区的用地需求,今年规划标准地共计1570亩,其中590亩已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计划新建20万平方米。整个开发区分东西两个园区,东区以霍东工业园区为基础,依托智能再制造研究院,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打造3.03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园区;西区以兆光电厂、国电霍州发电厂两大电力企业为基础,侧重节能环保,打造2.17平方公里的动力港,整个布局形成了“一园一港”的园区布局。目前,入驻企业有1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3家,服务业1家。今年拟上项目7个,总投资50亿元。

3D打印项目

年产30万立方米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

固体废弃物利用项目

年产45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煤机成套设备,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智能再制造方向迈进,开发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鑫钜煤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士强告诉记者。

  园区另一家企业负责人跟记者说,“今年出台的霍开管发[2020]3号文件,有土地优惠、财政税收优惠、金融优惠、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有效降低我们企业的要素成本。”

  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支撑,集聚创新人才是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的又一个亮点。董铁柱告诉记者:“我们拿出了开发区所有编制,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人才,从公告发出、筛选面试、体检考察到最后入职,在175名报名者选拔出17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优秀人才,仅用了44天,为开发区的运行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霍州,正在集中力量,争做开发区建设的排头兵;霍州,上下同心,未来可期。

霍东产业园区——打造智能制造新型工业园区

西区“动力港”——兆光电厂催生新动能

  记者 海道文 曹哲奇 通讯员 安建华

  照片除署名外由霍州市委宣传部、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