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的城乡 幸福的感觉
——尧都区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纪实
市委常委、尧都区委书记陈纲,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勇在尧都区大阳镇坡子村现场观摩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 郝东博 摄
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乡间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绿化树木枝繁叶茂,一缕缕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穿梭于尧都区乡村田野,行走在田间地头,目之所及,处处透露着整洁优美,仿佛一幅泼墨丹青的田园风光画徐徐展开,这是尧都区今年以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的真实写照。
不遗余力打造整洁环境
尧都区环境整治工作始于2020年初,在出台《尧都区2020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之后,2月12日,尧都区就召开城郊环境卫生整治专题部署会。3月7日,尧都区委、区政府在县底镇召开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现场会,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安排部署。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卫生整治战役在尧都大地展开。
为了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市委常委、尧都区委书记陈纲,尧都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勇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多次深入整治现场指导工作。
3月8日,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会议第二天,陈纲来到段店乡、108国道乔李段和屯里镇霍侯一级公路沿线,逐一查看道路两侧、边沟、死角及路边荒地等偏僻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对不同区域提出具体的整改、整治意见和建议,并要求各相关部门、乡镇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督促整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月10日,在滨河东路屯里段、吴村段,陈纲随机抽查道路两侧、路基边坡及周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进展,他要求,要紧盯卫生死角和监管盲区,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集中时间和精力,对主要干道和关键节点的垃圾、杂草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彻底清理整治;当天,吴勇前往屯里镇、乔李镇、段店乡及沿线道路,逐一查看了各卫生死角、垃圾堆积点,详细了解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具体整治、整改建议和意见;
3月11日,吴勇主持召开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座谈会,就目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效,以及对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3月13日,陈纲到贾得乡小贾村参加环境卫生整治现场会,向打赢环境卫生宣战。他强调,打不赢这场环境整治战役绝不松手;
3月16日,吴勇在华州路、解放东路调研时强调,全力改善城市面貌,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
……
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引起足够重视,动员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抓好整治,3月18日,陈纲撰写了长达3000余字的署名文章《这是一次革命》。他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提升到一次革除陋习、根治顽疾革命的高度。此举表明了区委、区政府对打好打胜环境卫生整治这场战役的信心和决心。
“这是一次革命,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要拿出革命的勇气,拿出‘铁军’的干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坚决打好打赢环境卫生整治这场攻坚战、持久战!”陈纲直面百万尧都儿女,慷慨激昂。
4月11日,尧都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第二次现场会在贾得乡召开;5月11日,全区环境卫生整治第三次现场会在金殿镇召开;6月5日,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大阳镇召开,当天,尧都区举行农村生活垃圾压缩转运车和垃圾分类桶发放仪式,继去年率先在6个村垃圾分类试点以来,全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稳步铺开……
总结经验,扬长补短;创新思路,对标赶超;突出重点,提质推进……一次次现场推进会,一场场观摩交流赛,尧都区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的整治热潮,为打赢环境卫生整治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尧都区环境卫生整治的步伐铿锵有力、向前迈进。
如今的乡村道路干净整洁 本报记者 李晓琳 摄
多措并举确保整治成效
“环境是一个地区对外形象的窗口,体现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我们改善的是环境,塑造的是形象;凝聚的是人心,推动的是工作。”针对环境整治工作,陈纲要求,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高标准、严要求、常态化”的理念,拿出“尧都铁军”的担当、“尧都铁军”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环境卫生大整治中,用新形象彰显新作为。
尧都区环境整治范围涉及全区各乡镇,铁路东、乡贤街、辛寺街、汾河办4个街道办事处。整治目的以解决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垃圾”三个方面的“乱”为主导,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合理布局、全民参与、完善机制、确保长效的原则,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革命,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和监督机制,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制定管理标准,严格监督考核,为建设“五个尧都”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了确保整治成效,在行动之初,尧都区结合实际,科学研判,健全机制。该区责成区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分赴各自包联乡镇,与乡、村两级干部、“两代表一委员”进行座谈,向基层干部群众寻计问策,在此基础上,梳理汇总各方面意见,出台并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置”三级运行机制,加快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形成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围绕如何落实三级运行机制,尧都区专门召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座谈会,将全区划分为三个片区,按照一片区一策,一乡镇(街道)一策的办法,有序推进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从而进一步明确各乡镇、街道的领导责任,明确了整治的范围、内容和标准,详细测算了环境卫生整治费用,明确了责任和考评办法,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运行、考评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尧都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动员,迅速行动,全面出击。截至6月3日,全区共清理“四堆”6684处,修复残垣断壁 604处,粉刷墙壁68594万平方米,植树11771棵,粉刷树木14340棵,道路清扫面积231.35万平方米,向贺家庄填埋场运送生活垃圾1.38万吨。6座生活垃圾中转站中,金殿中转站已投入试运行,贾得、段店2座中转站正在安装转运设备,乔李、屯里2座中转站建设主体已完工,尧庙中转站正在建设中。区级采购的12辆生活垃圾压缩转运车辆、1000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已全部统一发放到位。
环境治理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为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各乡镇利用粉刷宣传标语、广播和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环境卫生乡镇(街道),村(社区)活动,动员辖区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让群众自觉地参与到此次环境卫生整治中,营造出部门乡镇(街道)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让百姓的卫生生活习惯实现从“让他讲卫生”向“我要讲卫生”转变。
在这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中,区四套班子领导及时深入包联乡镇,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整治工作一线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并就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协调处置。由区委、区政府两个督查室牵头成立专项督查组,不间断地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在积极解决环境整治共性问题的同时,由区网格中心牵头,对每天收集到的环境卫生类案件进行梳理汇总,并及时派遣至各责任乡镇、街道。截至5月6日,区城建机动中心共督查发现环境卫生类案件3658起,已反馈处置案件3342起,处置率91%。在此基础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各部门进一步压实责任、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在全区上下掀起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热潮。
清理绿化带,美化环境。
为树干涂白,保护树木。
众志成城共建美丽家园
“现在村里环境真是大变样了,街道天天有人清扫,垃圾每天有人清理,走街串巷心里舒畅。”在尧都区段店乡东王村,69岁的老党员李来运说起村里近年来的环境变化,很是感慨,现在不仅村内垃圾有人管,就连村庄周边道路沿线的垃圾也有人清理。
行走在夏日时节的东王村,村庄道路平整宽阔,房前屋后整洁明亮,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相比喧嚣的城市,这里平添了一份别致的净美。
“每天早晨7点至7点半,村里统一回收垃圾,村民在家里把垃圾分好类,清运人员巡回收集。”东王村妇联主任兼保洁员雷淑云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垃圾都是日产日清,全村划分为4个区域,由4名保洁员负责,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村域范围内做到路面净、树坑净、墙根净、绿化带净、无垃圾污物、无纸屑、无人畜粪便等。
东王乡村委委员车根羊说,村里通过建立微网格制度,将责任细化到人,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的带动作用,深入宣传,让大家意识到环境整治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参与其中,村里还建立了“环卫监督微信群”,对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
紧挨东王村的新民村同样是一幅清新明朗的画面,干净整洁的街道随处可见“红绿蓝黑”四色分类垃圾桶,“爱护环境就是爱护生命”的保护环境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每个片区的公示公告牌上可见相关责任人的职责、信息、电话。
“生活垃圾绿色桶,有害垃圾红色桶,回收垃圾蓝色桶,其他垃圾黑色桶。”76岁的新民村卢英大爷,对垃圾分类的常识了然于心。据了解,尧都区去年10月就率先在全区2个乡镇6个村试点垃圾分类,今年6月,又逐步在全区其他乡镇全面铺开。
“农村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村民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中村民们慢慢摒弃了乱丢乱扔、乱堆乱放的陋习,养成了自觉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生活习惯,村风民风家风悄然改变,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成效已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渗透延伸。”新民村党支部书记闫红伟说。
记者在段店乡政府了解到,段店乡地处城郊接合部与东城开发主战场,环境卫生整治区域广、范围大、任务重,为了确保整治效果,今年3月7日,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现场会后,全乡立即行动,所有包片包村干部、网格员全部入村督促开展全方位清理,实行包干责任制和网格化工作监管制度,书记乡长不定时巡查,辖区内主要道路、背街小巷、易反弹区域等重点整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乡村环境面貌大为改观,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让社区居民有切身的感受。在尧都区向阳社区的中行巷、交警巷、水车巷,经过前一段的整治,路面已经硬化,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交警巷老住户86岁的范奶奶高兴地说:“这里以前一下雨就不能走,现在干净多了。环境好了,心里敞亮了。”
“前些年我家小区外面的马路上,居民们把垃圾扔在路边的垃圾堆里,时间久了就有了臭味,大家来回路过都觉得难受。”尧都区铁路东办事处的张先生说起今年环境整治后的变化,很有感触,“经过整治,垃圾堆不见了,换成了整齐的垃圾桶,垃圾每天及时清理,生活环境更美了。”
“街道干净整洁,绿化带没有杂草杂物,墙面没有乱写乱画,连下水道、垃圾箱都是干干净净的。”谈起今年环境整治,乡贤社区的党师傅欣喜地说,变化太大了!每天早晨出门晨练,看见整洁的环境,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走起路来,脚步都是轻盈的。
据了解,为了巩固尧都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已有成效,尧都区住建局要求环卫部门加大力度,并不定期对全区道路、乡村、社区环境进行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整立改,全力为百姓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百姓文明意识不断提高,环保理念深入人心……”采访中,谈起城乡环境的变化,幸福的感觉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随着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正在开启尧都儿女的美好生活。
记者 李晓琳
整改前后对比
图片由尧都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