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加力激活力 率先推进勇担当
——赴浙江、陕西两省五市考察学习归来话发展
永和县委书记 高永贤 记者 赵俊堂 摄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组织我们赴浙江、陕西两省五市学习考察,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强烈的发展意识、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我们加快事业发展、推动工作落实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榜样。
考察期间,我亲眼目睹了两省五市改革开放的生动局面和朝气蓬勃的现代化气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启迪:一是敢想敢试、敢闯敢干。无论是开发区建设、生态发展、营商环境打造,还是电子商务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处处体现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二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从威马汽车、奔腾激光,到湿地公园、画乡小镇,未来科技城,甚至市民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处处都是创新的产物、创意的杰作;三是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温州、丽水开发区,杭州的城市建设,杭州湾新区,西安“大唐不夜城”,处处能够感受到大气且精细化的建设和管理理念。
永和作为传统山区农业县,位置偏远、土地贫瘠、沟壑纵横,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导致从干部到群众,形成了一种固化思维,认为我们就应该落后于平川县或者条件较好的地区。但通过这次考察发现,我们的落后本质上是思想观念的落后。远看丽水、近观安泽,在同等立地条件下,跨山统筹、无中生有,从“绿起来”带动“富起来”,正在实现“强起来”。我们要在欠发达基础上推动富民强县、赶超跨越,必须首先破除条件不具备、不敢做、不能做等“唯条件论”的思维模式,树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进取精神。这次学习考察,两省五市开发区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将结合永和产业发展现状,打破传统路径依赖,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全力闯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永和路径。具体来讲,就是要坚决做到“四个坚持”、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坚持规划为基,在布局定位上优先突破。两省五市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是集群集约的组团式开发,一个项目就是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产业就是一个经济板块,一个板块就是一个城市功能区,这是我们推进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借鉴。我县目前建设开发区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下一步将重点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战场,依托丰富天然气资源,聚焦“一区三园”建设,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扩大现有产业的建设规模和市场规模,延伸天然气产业链条,大力引进新能源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项目,适时发展氢能、甲醇等精细化工和热电联产等项目,着力打造出全省最大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基地,建设全省新型能源工业“领跑县”。
二是坚持招商为本,在集聚动能上抢先突破。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扬“拼、盯、抢”的精神,如饥似渴抓招商,如狼似虎抢项目,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永和,形成集聚效应。对接政策“争”。认真学习研究上级的各项政策,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10+1”等政策中找准项目争取的切入点,尽可能挤进国家和省、市“盘子”,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争取更大的“蛋糕”份额。加强沟通“引”。加强与上级部门协调沟通,利用中央、省市各级帮扶优势,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倾斜支持。制定《招商引资指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组建农业、工业、文旅产业、商贸流通等6支招商小分队,通过洽谈对接、节会推介、亲情引荐等方式,多方引项目、引资金。
三是坚持服务为要,在创优环境上争先突破。两省五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启示我们,哪里的行政效率高、服务质量好、投资环境优,资金、项目、企业就往哪里集聚。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先进经验,从三个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在政策上保障,围绕我县天然气、农特产品、旅游等资源优势制定出土地审批、税收优惠等方面更有吸引力、更具永和特色的招商政策,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确保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在服务上改革,认真贯彻“三对”“六最”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力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为企业在前期手续、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关键环节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在管理上创新,对入驻到产业集聚区内的项目和企业,做到“办事不出园、服务质量企业说了算”,建立《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制度》,组织落户外来投资企业对涉及招商引资、行政审批的22个政府职能部门每年进行一次评议,对评议结果为“不满意”的单位主要领导,一年诫勉谈话、两年直接责令辞职,并取消单位、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本年度各种评优评先资格,以严格的考评倒逼工作落实、服务提升,全力把永和县打造成为投资洼地、服务高地。
四是坚持项目为王,在转型升级上率先突破。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围绕基础设施、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精心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扭转当前我县项目少、小、散的局面。同时,实行“5+6+3”工作机制(“5”即: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一个主管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个项目实施方案;“6”即:县领导做到包手续办理、包征地拆迁、包开工建设、包资金使用、包工程质量、包信访稳定;“3”即:周例会、月通报、季观摩),坚持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对每一个项目要建立“任务图”、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倒排工期、加快进度,以项目大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大发展。
总之,这次学习考察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两省五市在开发区建设、生态治理、营商环境打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创造出许多可学习、可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敢”字为先,主动扛起“率先推进”的政治担当;坚持“干”字为本,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本领;坚持“改”字为要,以改革加力激发全县发展活力,持续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借鉴、注重消化吸收和转化应用,切实把我县各项工作做细做深做扎实,为实现临汾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公益直播带货 成就致富梦想
6月12日,由永和县委、县政府、黄河电视台主办,永和县委宣传部承办,永和县农业农村局、永和县文化和旅游局、永和县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永和县“一景一品”黄河原产地助农公益直播带货活动在永和县电商服务中心举办。
这次直播活动旨在拓展永和县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外省对永和县优特农产品的采购数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田间定制、订单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农民增收致富。短短两个小时的助农公益直播带货活动,吸引了全国207.6万网友持续关注,共销售订单7356个,成交额高达538100元。
助农公益直播带货活动,由黄河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任上官小鹏和永和县副县长郭东舟联袂主持,通过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plus客户端、黄河电视台融媒体第三方平台,向全国网友代言推荐永和县的优特农产品,为永和县的土特农产品直播带货,并穿插播出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县委副书记、县长范洋平,副县长李占军在苹果基地、北方农耕梯田、国家黄河地质公园的推介和采访报道外景,吸引众多网友关注直播、关注永和。上官小鹏代言主持幽默风趣、灵活机智;郭东舟直播带货对答如流、配合默契。在两个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中,共向全国网友生动形象地推荐了永和的苹果、蜂蜜、花椒、紫晶枣、绿豆饮料、黑小麦粉、枣醋、干槐花、黑小米、黄小米、永和老酒等农特产品。
永和全力推进“一号公路”建设
6月13日,记者从永和县交通运输局获悉,作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工程的扛鼎之作——“0km”标志文化驿站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推进,目前累计投资额已过半,有望在9月底前交付使用。
与此同时,目前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工程也明显加快了节奏——全长36.924公里的南庄—阁底段(一期)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投资55636万元,有望在本月底完工;阁底—永和大宁界段(二期)全长45.083公里,投资64456万元,预计明年6月完工;投资5324万元、全长6.43公里的石楼界—咀口段道路建设计划在今年6月全面实施启动。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工程起点位于南庄乡前北头村接石楼黄河一号公路,止于交口乡王家垣村与大宁黄河一号公路相接,主、支线全长147.344公里,项目总投资149297万元。其中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的“0km”标志文化驿站项目毗邻乾坤湾、红军东征纪念馆、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天然地质石雕园林四大景区。驿站围绕“0km”标志景观石高规格打造旅游标识文化公园,让游客到此就能系统全面地了解黄河、旅游公路乃至我省全域旅游的总体概况,成为游客体验山西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又一选择。
黄河之魂在山西,龙行乾坤在永和。今年以来,永和县委、县政府坚持文旅兴县、建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县”这一工作思路,以高标准建设黄河一号公路为契机,举全县之力打造安全性、专用性、智慧性、友好型“一号旅游公路”旅游品牌,为永和转型发展、文旅兴县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随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的相继建成,从县城前往主要旅游景区的车程用时将大幅缩短。距离最远的景区仅需1小时车程,相邻景点互联互通的平均时间不超过半小时。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将全县旅游景区景点“一线牵”,必将进一步促进永和的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沿线区域农民收入,巩固提升了永和县脱贫攻坚成色。(记者 王小庚)
黄河赏湾(一)
马毅杰
有一道命题,让我思考和遴选了许久。说,从雄伟多姿的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出发,流经九个省区,行程五千四百多公里,最后汇入渤海的中华母亲河——黄河上最大的景致是什么?
是“咆哮万里触龙门”?还是“玉门九转一壶收”?是“一片孤城万仞山”?或是“一支黄浊贯中州”?在我看来,这些描述黄河的千古绝句都非那最完美最尽兴的满意答案。因为它们即使再夸张再浪漫再赋予黄河文学的灵动,似乎也只能代表黄河风情的一点一面一种姿态一方景致。正应照于传唱了不知多少代的那首古老民谣“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 鄙人倒觉得,黄河上最大的景致不是别的,恰是那蜿蜒逶迤,盘旋而至,犹如巨龙飞舞般的那一道道湾。因为在世界的大江大河中,能与黄河“拼”弯道的河流,大概是极少的,弯道奇多成为黄河有别于其他大河最凸现的特点。要读懂黄河,你首先得读懂黄河上的那些或美丽或奇特或险峻或深沉的湾,而要探寻那一道道湾的博大深邃,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值得游人去眺望,去品读赏析的当数黄河上那尤为大气与神奇的湾——乾坤湾。
乾坤湾,深藏于黄河干流上最长的大峡谷——晋陕峡谷中段。在黄河千姿百态,曲里拐弯,数都数不清的弯道中,乾坤湾比不得位于河道上游若尔盖境内被誉为“宇宙中神奇幻影”的黄河第一湾那么舒展、明朗、宁静,那里是白云蓝天的故乡,碧草萋萋,空气纯净,河水透着晶莹剔透的亮光,仿佛初长成的美丽少女,待字闺中,准备出阁远行,处处浸透着生机与清丽;也不同于地处黄河与长城唯一的交汇点,民谣中所吟诵的“神牛开河到偏关,转身犁出个‘老牛湾’”的那头“老牛”那般沉稳、厚重,不动声色;更有别于位于秦地洽川被称作黄河流域最大湖泊型的“黄河湿地湾”那样华润、殷实、悠然。乾坤湾的浩大气势,雄浑神奇,首先展现在她的坦荡无私,包容天下的胸襟之上,在那里您可以真切地领略到高山大河唇齿相依,相濡以沫的缠绵与鸾凤齐鸣,和谐共生的瑰丽长卷,更会感喟和折服造物主谋篇布局的大手笔。
回溯远古,英雄的母亲河从世界屋脊启程,穿越重峦叠嶂,千岩万壑,横跨茫茫的河套平原,一路高歌来到内蒙古的托克托河口镇后,便挥师南下,迈入了她更为难料的艰险之旅。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性格,注定了她必须具备超凡的毅力和大无畏的气概,面对前方万仞高山挡住的去路,母亲河出手不凡,几乎是以壮士断臂的勇猛,挥舞着手中的利器,刀劈斧砍,愣是将拦路的黄土高原劈出一条长达700余公里的大峡谷,这一壮举大概只有勇往直前的母亲河可以做到。
当浩浩荡荡的黄河之水,从高山深谷中一路咆哮着奔腾到位于晋地永和县西南的河浍里时,谁曾想,巍峨险峻的绝壁悬崖早已聚集了强大的兵力来阻挡母亲河的前进,遭遇堵截的母亲河,岂会退缩,她是迈着坚实的步伐,英姿飒爽,奔向比武场的。母亲河是聪明睿智的,这一回合,她似乎不打算用“勇”来克敌,而是要与对手来一次“智”的较量和比拼。看到前方高傲的山崖,她没去理睬,而是佯装退却,扭头向西而去,大有诱敌深入,避实就虚之意。愚笨的山崖自以为阻击得逞,在他洋洋得意之时,母亲河猛地调转身姿奔东而去,山崖似乎猛醒过来,调兵遣将再来阻拦,母亲河则采取以柔克刚之法,积蓄力量,寻找时机,而后,以杀回马枪的战术直冲身后的山崖。岌岌可危的山崖似乎有些招架不住了,眼瞅着自己坚硬无比的身体将要被层层穿透了,这时,母亲河莞尔一笑,转身潇洒地朝南而去,如此两转三折,终于冲出重围。当她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望自己走过的道路时,一个巨大的“S”湾形成了,母亲河是快慰的,这个美丽的大“S”,不仅展示出了她优美丰满的曲线体态和飞扬的风采,更向宇宙万物彰显了她倔强不屈的性格,泱泱华夏大地从此便有了这一道最美妙的景致——乾坤湾。(待续)
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永和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