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端午直播带游带货再掀高潮
图为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松强正在市级直播间推介吉县苹果。
端午期间,吉县农旅产品网络销售常态化启动仪式暨端午直播带游带货活动次第展开,在同步参加全市直播活动的同时,在壶口景区、东城乡上堤苹果小镇、人祖山景区的带游带货活动如火如荼,吉县的本土网红也各显身手,吸引粉丝纷纷下单。
吉县县委、县政府对农旅产品网络销售常态化暨端午直播带游带货活动十分重视,统筹策划推进。6月25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松强带队赴临汾市参与品香·溯源·悦生活农旅产品网络销售常态化启动仪式暨端午直播带游带货活动。
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柿子滩古人类遗址、人祖山、管头山…… 刚刚上场,赵松强就强力推介吉县的秀美风光,并送出福利:1000张9.9元直播景区门票。
“吉县苹果有三好:好看、好吃、好存。我们是中国苹果之乡。”赵松强介绍,吉县苹果种植的条件得天独厚,纬度、海拔、土壤、温差、光照、空气质量都合适,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
营养丰富的果蔬汁、土法碾制的辣椒酱、香味浓郁的大红袍花椒…… 面对直播镜头,赵松强极富亲和力,向网友介绍特产,亲切互动,送出福利。
直播中,网红主播现场试吃辣椒酱产品,引爆了直播间氛围。
赵松强向网友们发出邀请:“观壶口瀑布,品吉县苹果。”
其间,副县长强晓辉带队参与壶口景区端午直播带游带货活动。
直播活动在“耀你直播”“快手”“抖音”等平台全程直播,县长、副县长亲自出镜,先后与网红主播一起在直播间推介吉县苹果、屯里小米、连翘茶、苹果脆片、石碾辣椒酱、根雕艺术、吉州奇石、彩珠巧编等农特文创产品,现场与网友互动交流,并对黄河文化、人祖文化进行了精辟的讲解,介绍了吉县旅游景点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地域农特产品赋能。活动中,县领导为吉县农特产品倾情代言,为农旅产品题写祝福语并附上亲笔签名,粉丝热情高涨,掀起了一轮轮直播高潮。
与此同时,县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和人祖山景区还联手推出了“直播间购买产品获赠壶口瀑布景区和人祖山景区门票”的优惠政策,激发了粉丝们的参与热情。
此次端午直播带货活动让网友充分了解吉县的美景美食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提升了文创产品、农副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记者 柴云祥 霍壮 通讯员 王怡璇)
吉县:药茶产业蓄势起航
王彦章 杨林霞
桑峨牡丹园药用牡丹长势良好。 张保华 摄
工人正在人祖山景区药茶种植基地采茶。 闫腾飞 摄
每逢五月,吉县桑峨牡丹园人头攒动,赏花之人络绎不绝,观光牡丹园区满目的富贵明艳之外,光伏和药用牡丹间作区也引人关注,隐藏于光伏板之间的药用牡丹虽不及观赏牡丹惊艳,但它的养生功效也收获了众多青睐。“牡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用它制成的花茶有养血养肝、散郁祛瘀的功效,常饮可以气血充沛,面容红润。”谷泉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陈永香对牡丹花茶的功效有深刻认识,3年前她就布局了药用牡丹的种植。今年,“山西药茶”作为省级区域公共品牌亮相,为山西中草药种植和药茶产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把药茶的品类、面积都进行了扩大。吉县县委、县政府也大力支持药茶产业发展,鼓励药茶产业开发和链条延伸,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光伏间作套种
探索药茶有机循环模式
说起牡丹园,陈永香总是如数家珍:“做花茶,就要赶早采摘含苞的牡丹,花开花败都不合标准。”对于陈永香来说,牡丹园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从3年前放弃城市蒸蒸日上的餐饮生意,返乡创业开始,她就迅速完成了自身的角色转化,并用特有的商业才能,紧跟政策走向、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创新品类,将牡丹园打造成了一个集光伏发电、牡丹开发、旅游康养、特色养殖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园。
该园区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光伏发电为主,开创了“药用牡丹+光伏”的“农光互补”模式。其中,药用牡丹占地900亩,共栽植12万株。陈永香算了一笔账,以每株采摘5朵为宜,一盒8朵通过电商出售价20元,今年牡丹花茶销售额可达120万元。此外,牡丹园内及附近山上植被丰富,种类多样,连翘、茵陈、车前子、金银花、蒲公英、小叶苦丁等不计其数。陈永香看准了这一点,有意“变废为宝”,相继开发了连翘茶、苦丁茶、茵陈茶等新产品,深受游客欢迎。
药茶首先要达到绿色种植标准。通过观察,她们发现羊不啃噬药用牡丹叶片和花朵,公司又引进近百只羊,散养在园区内,羊不仅清除了牡丹园的杂草,而且羊粪发酵后形成的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粗纤维,可疏松土壤,土壤肥力大幅提高,形成了高效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良好的间作套种模式,让园区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订单增多、生意渐好,陈永香没忘记创办企业的初衷——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新开发的药茶藁本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功效,多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须在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人工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方可药用。她面向周边村民收购各种药茶材料,既为老乡提供了创收机会,又及时补齐生产原料。桑峨村刘小花,仅10天靠挖草药收入1860元。
高山药茶基地
推进茶旅康养深度融合
在人祖山景区,行至步云桥,会发现一个临湖傍山的好去处,唤作风山茶坊。在那里,能看到不同种类、包装各异、或精美或质朴的药茶产品,如黄芩茶、连翘茶、桑叶茶等陈列整齐,等待游客品尝。
这些茶叶,由吉县祖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研制。公司坚持“茶的味道,药的功效”理念,利用人祖山丰富的野生中草药资源,开发了黄芩茶、连翘茶、茵陈茶、地参茶、竹叶茶、蒲公英茶、金银花茶等多种药茶,现有药茶种植基地385亩。这些基地都处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药茶品质非同一般。同时他们依托人祖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林地资源,开发了黄花菜、香菇、木耳等绿色食品,将药材种植研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开发巧妙结合,成为吉县最大的康养基地。
早在2013年,公司员工兰明高便组织大家在人祖山上平整土地,种植黄芩30亩,拉开了药茶研发的序幕。从此,栽植、加工中草药成为公司职工的日常。通过不断实验、改进制茶工艺,2017年,吉县祖禾公司代表临汾推选的连翘茶荣获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文化与美食馆指定品牌和金奖,临汾药茶品牌一亮相便一鸣惊人。人祖山景区作为药茶产业的早期尝试者,与省委决策部署不谋而合,“借政策的东方,我们也将更好地利用这里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把人祖山打造成‘旅游+文化+药茶+康养’的大型基地,推进产业融合,实现全面发展。”人祖山风景区董事长耿世文说。
今年3月,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把祖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列为山西省重点支持的药茶加工企业,列入参与扶贫农业企业行列。
布点连片带面
培育药茶产业增长极
3月20日,省委、省政府明确将“山西药茶”打造成为山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文旅茶融合的新载体。吉县是山区县,林木覆盖率达52.9%,中药材资源丰富,且大部分是优质的药茶原料。吉县县委、县政府把药茶开发作为重要潜力产业来培育。以屯里产业集聚区人祖山、桑峨药茶基地为龙头,布点了柏山寺、东城、中垛等药茶试验园。同时,进行了苹果花茶的开发烘焙工艺试验。
副县长强晓辉说:“苹果花茶含有苹果酚,可以预防高血压,具有润肺悦心、生津开胃等功效。吉县苹果面积已达28万亩,苹果花茶开发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苹果园可以间作多种药茶,把药茶作为吉县一个新的产业方向和价值增长点,既符合全省的政策走向,又切合吉县优势。”
药茶,一个在吉县“红色苹果、黄色旅游、绿色生态”三大品牌中都极具成长空间的新兴业态,正在和着政策的东风,蓄势起航。
卦甲山:吉县全域旅游的心灵驿站
王彦章
锦屏山公园成为吉县文化新地标。 刘贵明 摄
吉县是旅游大县,是山西黄河旅游板块的重要龙头,正在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作为一个旅游县,县城的特色、功能和品位是关键要素和集散节点。吉县县委、县政府也在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县城。然而,狭长的县城被两山夹峙,山限制了小城的发展空间,但也提供了以山养城的想象余地。
卦甲山是吉县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小山,位于县城东南,与主城隔清水河相望。卦甲山又名锦屏山,两晋时期,县城从麦城迁至现址,县衙就坐落在此山对面。锦屏山林木葱郁,春夏花开馥香,秋季山果点点,冬日松柏挺拔,因其上“草木葱蔚,宛然如锦”,作为县衙的“案山”被称为锦屏山。相传唐尉迟敬德曾途经此地挂甲于山,故改名为卦甲山。山脚下不远处,有一处石孔飞泉称蒙泉,尉迟敬德慕名牵战马而饮,后百姓改名为饮马泉,泉水甘洌清流至今,成为县城圣泉。卦甲山脚下从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开始至明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九百多年间雕琢历代摩崖石雕,共有五区七组之多。其刻工之精细、造型之优美,使游者赞叹不已,其中有一佛像,右手托腮,左膝微屈,两目微合,神态自若,运用了浮雕与线雕相结合的、富于立体感的手法,实为精品之作。
20世纪九十年代,县政府复修“佛阁寺”,不但将摩崖石雕圈入寺内保护,还将铸于金代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一尊铁佛安放其中。铁佛高2.5米,铸造技艺精湛、栩栩如生、辉煌端庄。“佛阁寺”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寺内还陈放着北魏、隋、唐各代的佛像造像碑,石佛、文字碑刻数十尊。“佛阁寺”虽规模不大,但“佛在心中心存菩提即成佛,道在足下足行正道乃得道”。
拾级而上,在卦甲山巅,建皇天后土庙。此庙为仿吉县谢悉村“坤柔圣母庙”而建。谢悉庙始建于宋朝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元代在原址上重建。该庙的斗拱、额枋、梁架等结构奇特,为中国古代建筑中之少见者,但原庙已经坍圮,为保存这一古建瑰宝,故按该庙原貌修建了这座皇天后土庙。皇天后土庙前,可见到两相对峙、造型优美的钟鼓楼。钟楼内悬挂金代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铸造的安国寺大钟一口,花纹清晰,声音洪亮。
近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把卦甲山作为一个城市公园来建设,复建了魁星阁。阁之近旁,亭台楼榭遍是,佳木群花茂盛。吉县人对卦甲山充满着感情,不仅为其景致,更缘于其文脉。登山绕行,极目远眺,县城尽收眼底,俯视芸芸众生,心境透彻明静。现在卦甲山对面的县衙已寂于历史尘埃,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吉县一中。古县衙把此山作为“案山”,而现在卦甲山上的魁星阁已成为吉县最醒目的地标。鸟语声声迎晨曦,书声琅琅出俊彦,新时代的卦甲山,不但在文脉上传承保护,更在理念上超越嬗变。
刚卸任吉县人大副主任之职的冯吉平先生在钟楼上题写了一联:“钟鸣催醒梦中客,鸟语迎来读书郞”。现在在山上晨练夕读的人络绎不绝,但晨钟暮鼓尚还未响起。每次上山笔者都有鸣钟击鼓的冲动,多么希望晨钟暮鼓能在小城准时回荡,引领游客闻声而动、登山远眺!多么希望与卦甲山比肩而立的周边小群山能成为各具千秋的花果山、游乐山、康养山,不但成为市民的游憩园,更成为游客旅途中放松的心灵驿站。
游客若肯为小城而驻足,吉县全域旅游就有了枢纽,旅游溢价才会真正突显。
重建魁星阁碑记
魁星者,文运之象。以此建楼起阁祀,历朝往代多有为之。吉州锦屏山,旧有魁星阁,文光照耀,人才辈出,钟灵毓秀,鸾翔凤集。无奈,日积年久,不幸废失。于今思忖,实感怜惜。
今欣逢盛世,吉县县委、县政府,以文化振兴为己任,致力于文化建设,重视历史文化遗(址)产的挖掘、恢复之事,以期丰富传承县域文化,寄祈文运昌隆,才俊辈出,缘由深意,魁星阁遂重建于锦屏山巅。阁始建2018年6月,告竣于10月,短时工成,政府及相关部门之聚力、倾心由然可鉴。斯阁也,呈六角造型,为三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16.8米,阁内有旋梯可攀,外设平座,可眺望山川外景。其阁,榫卯相接,飞檐斗拱,碧瓦红墙,画栋雕樑,仿古弥新,蔚为壮观。楼立阁起,学子莅此敬拜,托寓宏愿,可期魁星护佑;游人于处观景嬉娱,流连忘返,乐而忘忧兮;骚人墨客临阁抒怀唱吟,怡然自得,又岂不快哉。于是乎,魁星高耀,人文勃兴,钟灵毓秀,鸾翔凤集,成其县域一胜,实为县之幸事矣。
一阁矗立而数美并,堪当为是记之。(冯吉平)
魁星阁赋
彼翠岗锦屏之巅,矗玉阁巍峨凌空,斯阁之名矣,曰魁星。登顶极目,神怡心旷。脚下潺潺之清水河,如玉带环绕;面前悠悠之新华街,呈古韵新章,千年人文溢彩,万丈风度逼人。古今之交融,荟萃吉州风雅,明眸流盼,收来无限缤纷。文光射斗,文运昌盛,钟灵毓秀,草木浸芳,锦绣吉州,青春焕发。
魁星高阁,雄基纬柱,危耸入云,腾蛟起凤,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曲径回廊,古色古韵,气势夺人,蔚为壮观也。阁之近旁,亭台楼榭遍是,佳木群花茂盛。松柏伟伟挺且直,腊梅悠悠知春归;柳丝袅袅现生机,牡丹婷婷惹蜂蝶;梧桐寂寂听夜雨,绿藤依依艳芳菲;鸟语声声迎晨曦,书声琅琅出俊彦。天高云淡,清风徐来,登斯阁,凭栏处,揽八景,收四方,或高歌,或低吟,沉浮事,一笑之,喧嚣心,一浣之,造魁星,泽世人,噫吁嚱,驻春风。
玉阁生辉,文星光耀。物华天宝,收壶口之精气,人杰地灵,承人祖之瑞光。吾之州域,俊采星驰。杨贞殉节,子骏忠义,予可吟唱,元亮谏诤,维藩及第,汝谦廉政,第锡治河,父子翰林。江山代有才人出,雏凤清于老凤声,恒性少年,莘莘学子,奋发图强,鲲鹏展翅。
重建魁星高阁,民意使然, 嗟乎,唯愿斯阁灵光四射,再奏华章哉!(许小根)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