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美丽乡宁

2020-08-14 09:10: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美丽乡宁

云丘山景区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作出:“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的重要指示。乡宁县委、县政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传达学习了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再次明确了“奋力蹚出一条具有乡宁特色的转型发展新路。”

  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山南端、临汾市西隅,面积2029平方公里,生态优美、宜居宜业,森林覆盖率38.2%,林木绿化率52.6%,全年二级以上天数超过300天,是省政府表彰的林业生态县,同时拥有“省级卫生城”“省级双拥模范城”“省级园林城”三张靓丽名片,通过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城”和“省级文明和谐城”初验。

  实践中,乡宁县立足比较优势、深挖地方特色、紧扣转型主题,全面加快“五化进程”,致力建设“五个乡宁”,强力推进新能源、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紫砂文创,各乡镇自主发展的转型产业,“4+X”新兴产业体系加速崛起,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2020年7月8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设立乡宁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按照“一区三园”规划,依托黄河特色、现代农业、生态度假,打造资源禀赋型、特色产业型、生态度假型的乡宁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着力实施黄土高原葡萄酒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紫砂文创小镇建设项目、云丘山生态度假园项目、黄河民俗风情园项目、全域旅游项目,这五大项目搭建起乡宁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四梁八柱”,勾勒出一个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美丽乡宁画卷。

戎子酒庄优质酿酒葡萄

  精品葡萄 世界美酒

  “好的葡萄酒是种出来的。”

  盛夏时节,在乡宁县北垣戎子酒庄葡萄种植基地,一排排葡萄苗绿意盎然,目之所及一片葱茏,葡萄架上悬挂的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清香。公司考核人员正在对戎子酒庄现有的9个酿酒葡萄基地片区,5800余亩酿酒葡萄基地,进行实地现场考核验收,每到一个片区认真听取技术员对本片区情况的介绍,并与联络员和种植农户就葡萄园管理过程中农户的投入与收益、葡萄管理、葡萄病害防控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

  种植户左银旦高兴地说:“技术员很勤快,不管到那个地块,那儿不对,不达标,就讲。可以说,每块地每年都跑几次,有他们的技术指导非常好,我们也就放心种植了!”

  随行的技术员裴燕云告诉笔者,“我们始终把葡萄品质和农户收益作为重点来抓,对戎子酒庄现有海拔高度从900-1300米不等的地块,进行了抽检,真正实现企业与农户共赢的目的。”

  山西戎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业务部经理申鹏说,就在7月18日至19日,戎子酒庄干白葡萄酒2018和戎子酒庄干化葡萄酒2013荣获第11届(2020)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银奖。7月30日,戎子酒庄又荣获山西省食品工业领军品牌企业十强,与杏花村汾酒、平遥牛肉、古城乳业等山西知名品牌齐名。目前,戎子酒庄研发出17款产品,获得20项专利,1项国家贸易行业标准,2项工艺达到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获得了102项企业荣耀和各种国内外品评赛产品奖项130次,是集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中高档葡萄酒生产、农业生态观光、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之地,成了黄土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乡宁县紧紧围绕创建省内一流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目标,通过调布局、强品牌、丰业态、促联动,实施“旅游+产业、产业+旅游”发展战略,规划面积91.96平方公里,累计投资8.6亿余元,着力打造位于乡宁县城北部区域的黄土高原葡萄酒特色小镇。现已发展葡萄基地5800余亩,建成世界一流酿酒生产线和世界上最大且唯一的黄土窑洞酒窖。配套建设了与酒文化相关的晋文公庙、戎子书院、戎子博物馆、戎子文化广场等。下一步将围绕红酒旅游养生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研学旅行基地、航空滑翔基地等内容创建国家4A级景区。

乡宁紫砂陶产品

  厚道乡宁 地道紫砂

  砂随人意泥成器,矿悟匠心土变金。

  7月29日,笔者在金砂紫陶美术有限公司车间内,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吴志文正在专注制作,通过不断打磨,一把紫砂壶在吴师傅的手中捏拿玩到了极致,公司总经理王仙鹏说:吴志文四十年如一日,专注紫砂工艺,为乡宁的紫砂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一定要传承乡宁传统紫砂文化,振兴乡宁紫砂发展,让紫砂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紫砂陶小镇是乡宁县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瞄准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发展定位,规划建设集紫砂陶文化传承体验、创意工坊、旅游休闲、文化交流、商务会议、技能培训及生态居住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打造“中国北方紫砂之都”。

  近日刚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回来的孙巧红,是乡宁景韵鸿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她高兴地说“我们再一次把乡宁紫砂推向全国,并在青海展会上受到各方好评!”在制作间内,大师们正在精心制作茶罐,她说,一件紫砂工艺品的成功,要经过几十道复杂的成型工序。公司生产的紫砂壶、手工花盆已与太原花卉市场、县域内茶企达成了销售订单,我们有能力把乡宁的紫砂产业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在乡宁县张马村建设工地上,正在建设中的乡宁紫砂陶小镇项目现场如火如荼,一台台建筑机械正在轰鸣作响,工人师傅们正在紧张建设工坊项目和河道治理项目,一个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产业集聚区正蓄力起航、展翅腾飞。据产业集聚区建设部部长李睿介绍,目前,桥梁工程主体已经完工,道路工程垫层已经完成,管网建设已铺设雨水管90%、电力管85%、通信管95%、污水管全部完成,河道治理、传统工坊建设正在紧张施工、全力推进。

  乡宁县紫砂储量近20亿吨,拥有近7000年制陶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宁紫砂陶器畅销出口东南亚等地,享有“南宜兴、北乡宁”的美誉。在2019年8月在太原举办了紫砂陶小镇发展论坛暨招商引智推介大会,现场签约9个项目,总金额102.2亿元,极大地提高了乡宁紫砂的影响力。目前,已培育省级美术工艺大师1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4名,紫砂文创企业8家,形成建筑、日用、艺术三大系列产品。

  产业集聚区中心主任陈孟发介绍,乡宁是山西的缩影,因煤而兴,为煤所困,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把转型的突破口锁定在紫砂产业上,开工建设占地2000亩,投资50亿元的紫砂陶小镇,11个功能区分3期建设,建成后年可实现税收5亿元,创造10000个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乡宁县强民弱的问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挣钱、就能创业、就能增收。目前各项工程有序推进,10月底实现企业拎包入住。

  山乡宁静 康养福地

  初秋的风景,仿佛更诱人出游。

  8月9日,伴着初秋山林的清爽秋风,在崇山峻岭间,沿着新建的“黄河一号支线”旅游公路,驱车在绿色的山谷间蜿蜒前行,穿过山间与农田间,千年古道与沿途美景浑然一体, 顿觉心旷神怡,让人能够深深地感到一种心的惬意和美的享受。

  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民俗民宿、度假养生……在云丘山景区,笔者眼前的景色,让人无法想象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座无人开发的荒山,如今已是集生态、旅游、文化、养生为一体的综合型景区。

  在乡宁县关王庙大河村,依托云丘山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运营鼎石村、下川村等古村落,全力带动百姓就业致富,着力打造中国中和文化第一村。来到大河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日间临休室、休闲娱乐室、图书馆阅读和餐厅,室内空调、电视、桌椅等设施样样俱全,村民郭爱桂说: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采取“老年人集中照料,晚上回家休息”的模式,实现了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的有效结合,在这里每天一顿饭一块钱,一天三顿饭三块钱,吃得好、住得好,很是幸福。

  村委会副主任李鹏说,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2015年开始运营,与休闲文化生活、德孝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正能量,营造出尊老爱幼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说起村民的就业情况,李鹏说,全村180余户,有小汽车的就达到300多辆,村民们多半都在景区工作,有的开农家乐当老板,百姓的幸福感十足。

  云丘山,坐落在县城南50公里处的关王庙乡大河、坂尔上村,处于乡宁、新绛、稷山3县交界,峰峦叠翠,景色秀丽,拥有世界罕见超大自然冰洞群,景区总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64.21平方公里,景区内海拔最高处玉皇顶1629米,云丘山素有“姑射最秀峰巅”“河汾第一名胜”之美称,年接待游客超过260万人。并于2019年11月9日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式进入创建期。

  在景区内,投资6000余万元,承办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的建设项目正在全力实施,云之上多功能会议厅建设、云丘山夜市、艺术家联展、土特产和文创产品展厅布置及宣传营销、5G建设及VR/AR体验、活动的亮化及氛围布置、嘉宾游览期间的服务配套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各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

  谈及大河村今后的发展时,公司董事长兼村党支部书记张连水说,“云丘山村村民现已脱贫,正走在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上,我们要依托云丘山景区的古村落、中和节、冰洞群、玻璃桥等文化遗产和特色资源,利用当地的文化遗产、手工艺制作等,变村民为产业工人,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一个令城市人向往的地方。”

“大美枣岭,椒香八月”花椒采摘节现场

  黄河风情 魅力无限

  金秋送爽,椒香大地。8月10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齐聚史家沟村(石坪)新农村广场,参加枣岭乡举办的“大美枣岭,椒香八月”花椒采摘节,开幕式上,震天撼地的锣鼓声响彻黄河两岸,奏响了农民丰收喜悦的最强音。

  花椒红了,百姓笑了。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30余人全程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在花椒采摘园现场,来自该乡各村委的参赛选手,进行了30分钟的花椒采摘比赛,通过现场监督、称重、评分等,分别评奖,现场一派丰收的喜悦。在参观农副产品展区,乡团委、佳宁双创等团体组织人员在直播平台开展销售活动,本地“网红”现场对枣岭花椒进行了直播带货,推介、销售花椒产品及苹果、番茄酱等农特产品,通过现场销售、线上销售、平台销售,帮助贫困户销售优质花椒,现场农产品签约总金额达140万元。

  史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杜怀龙笑着说,我们地里有杂粮,山上有花椒,河边有景点,隔河就出省,景色优美,交通便利。在这里举办花椒采摘节,吸引外地游客,打响花椒品牌,迈向小康生活。目前,已经带动了341户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下一步,我们一定要通过这个花椒产业,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乡宁是夏墟之地和古鄂国旧址,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活动当天,还进行了参观游览环节,人们沿着黄河风景线惬意地行走,游览黄河两岸的美景,体验黄河民俗风情,领略母亲河的大美风景,为黄河沿岸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活力”线。

  乡党委书记邱肸靖信心十足地说,我们要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这个总纲,依托“乡宁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项目,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率先在转型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来。

  如今,沿黄扶贫旅游公路正在施工,沿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带综合开发全力推进,同时,以黄河民俗风情园项目为牵引,立足黄河乡宁段上连壶口、下接禹门口的独特区位,黄河冲蚀景观、河曲景观、十里大峡谷、千年古渡师家滩、清代长城等自然历史遗产,融合苹果、花椒等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凸显黄河元素、独具乡宁特色的黄河民俗风情园。

青少年通过体验活动受教育

  全域旅游 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让“诗和远方”不再遥远。

  乡宁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大力促进文旅、农旅、体旅、工旅等深度融合,紧紧抓住我省打造“三大旅游板块”的重要契机,紧扣“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加快云丘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完成胡村至安汾云丘山旅游公路绿化,承办好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在“大美枣岭,椒香八月”花椒采摘节当天下午,10余名青少年同家长一同到贫困户家中感受贫困户的生活,实地体验花椒采摘,全面了解和认识国家扶贫政策,鼓励青少年立志加强学习、积极为家乡做贡献;走进老君庙、大禹庙等沿黄景点;观看“3·15”科普馆等,加强青少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和干群同心、共渡难关的感人场面,使青少年切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走进乡宁县城北垣的龙鼻村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总会带给我们别样的惊喜,让我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多的期待。

  100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基地;40亩观光采摘园;300亩有机蔬菜杂粮示范基地;10亩人工智能蔬菜大棚;50亩中药材基地……一串串吸引人的数字,就是一张张“成绩单”。

  党建文化广场、花海观景平台、民宿休闲体验、农耕文化治理、彩虹公路建设、砖窑地窑小院……一个个美丽乡村的符号,就是一道道“风景线”。

  小村的神奇“蜕变”,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白金峰功不可没。他回乡反哺、回报乡梓的精神,使龙鼻村兴农强村、神奇蜕变。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近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3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和谐村。

  在谈及龙鼻村如何发展时,昌宁镇党委副书记闫晓东说,下一步,利用龙鼻村这个的独特位置,上接戎子酒庄景区,下与紫砂陶小镇相连,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把传统文化、当地小吃,展现给大家,吸引周边的群众参观、采摘、休闲,享受当地特色的窑洞宾馆。

  今年以来,城北垣美丽乡村示范点项目一期工程已在龙鼻村动工实施。一期工程竣工后,人们可在骑行步道上悠闲骑行、欣赏沿途美景,在骑行驿站驻足歇息,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正在徐徐展开。

  在全域旅游推进上,着力打通戎子酒庄至峰岭景区通道,开发峰岭、高天山等优势资源。加大旅游形象品牌宣传,先后举办众多旅游节庆活动,瞄准黄河金三角、中西部省份、京津冀,抓好重点旅游市场开发,吸引更多游客到乡宁观光旅游,让更多群众融入旅游产业,吃上“旅游饭”。目前,全域旅游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戎子庄园以生态有机农业为基础,以京师祭坛为核心,正在建设休闲度假山庄,打造农业、生态、康养旅游基地。峰岭、朴源、师家滩、枣岭休闲农业、凤凰玫瑰产业等一批旅游新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

  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乡宁,一片宁静秀美的沃土,一个生机无限的家园。步入新时代,乡宁已绘制出一幅“经济发展更富活力、鄂邑文化更有影响、人居环境更加优化、社会环境更趋和谐、百姓生活更具品质”的发展蓝图,将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奋力开创新时代乡宁发展新篇章。

游客欣赏沿黄景色 王学召

  (武高峰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乡宁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