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解决问题 面上排除隐患 确保安全稳定
汾西县部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暨建筑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
8月31日下午,在全市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暨建筑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汾西县随即召开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汾西县委书记任天顺,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安文,相关县领导出席会议。
任天顺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深刻汲取襄汾县“8·29”重大坍塌事故的惨痛教训,迅速在全县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要认真排查整治,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建筑领域排查整治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加大执法力度,出重手、下重拳,对所有违建行为一律从严执法,坚决把安全隐患整治到位。要举一反三,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危化品、食品、消防等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层层压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到点上解决问题,面上排除隐患,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各领域安全稳定。要严格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行业主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监管责任,扣紧压实安全生产的责任链条,把建筑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和“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扎实做好建筑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及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张安文要求,要从思想上切实警醒起来,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举一反三,立即出台全县专项排查整治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工作重点、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要压实责任,迅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住宅小区、农业设施、工业企业、学校、商场、农村等人群密集场所安全隐患,做到排查整治全覆盖。要将排查整治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大力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统筹兼顾,用心尽心做好每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侯建兵)
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任天顺检查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任天顺在汾西僧念加油站检查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谢文浩 摄
9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汾西县委书记任天顺深入僧念镇僧念村,就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暨建筑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
任天顺实地察看了街面经营性门店、饭店、超市、加油站、幼儿园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任天顺强调,乡村两级要切实负起责任, 迅速开展房屋建筑和人员聚集场所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对农村自建房、日间照料中心、商铺、饭店以及大型集会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特别是对在危房从事营业性行为的,必须立即停业,马上整改,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要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文明风尚,革除陈规陋习,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好。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把每一个安全隐患的排查、防范、整治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谢文浩)
树牢“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理念
张安文检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张安文在洪昌肉鸡养殖有限公司检查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侯建兵 摄
本报讯 9月1日,汾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安文带领应急管理、农业农村、住建、工信等单位负责人深入洪昌肉鸡养殖有限公司就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暨建筑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
张安文深入到企业车间看现场、查设备,围绕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关键部位监控措施、安全生产应急值守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听取相关单位和企业就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措施落实情况。
张安文强调,要时刻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排查安全风险,特别是建筑领域安全隐患,采取超常规手段推进问题整改,彻底消除各类隐患。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认真检视交通、食品、卫生等各领域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盲区,对问题要建立台账,对账销号。要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严厉打击违法占地、建设、改造等行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侯建兵 武岩珂)
县委宣传部发出倡议
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节俭办婚丧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红白事文明办、节俭办的时代新风,共同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让文明之风润泽汾西大地。9月2日,汾西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发出倡议: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节俭办婚丧。
此次倡议活动,汾西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从革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为重点从“倡导婚事新办”“倡导丧事简办”“倡导喜事少办”“倡导文明风尚”四个方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遵守村规民约,努力解决厚葬薄养、随礼泛滥等问题。
提倡崇尚节俭 倡导婚事新办
倡导婚事新办,以参加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方式,举办一个节俭适度而又不失隆重、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杜绝讲奢华、互攀比、爱招摇的婚事,自觉抵制婚车成串影响交通、鞭炮齐鸣污染环境、滥发请柬增加负担、大办宴席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力求婚礼仪式简朴、氛围温馨。
厚养薄葬 倡导丧事简办
提倡丧事简办,弘扬勤俭节约、厚养薄葬,采取“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敬一杯酒、开一个家庭追思会”等方式祭奠逝者。杜绝在街道、广场、居民小区和庭院等公共场所搭建灵棚、吹奏鼓乐、高音播放哀乐。自觉抵制在社区内、道路两旁撒纸钱、焚烧纸扎冥币、搞封建迷信、大肆燃放烟花爆竹等不良行为,倡导形成不摆宴席、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
传递正能量 倡导喜事少办
倡导孩子满月、周岁和十二岁生日、老人寿辰、乔迁、订婚、升学、参军、开业等不摆席设宴,不邀请非亲属人员参加。通过亲朋好友间的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杯清茶、一句问候等简朴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
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风尚
积极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倡导节俭风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积极参与“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活动,弘扬传统家庭美德、现代家庭理念,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以文明家庭的“小气候”温润和谐社会的“大气候”。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到不参与农村黄赌毒,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社会氛围。
活动旨在提倡社会大众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社会新风倡导者,勤俭节约先行者,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汾西奉献己力。
僧念镇南庄村
“广播+”模式成为乡村振兴宣传阵地
“喂,喂,全体党员和村民注意啦,今天咱要讲的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第一部分啊,大家仔细听仔细领会啊……”每天早饭时分,汾西县僧念镇南庄村的广播如约而至。
“我今年70多岁了,眼睛不好,也上不了网,村里的大喇叭几乎每天播报一些时事新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现在的新政策,真是太方便了。”南庄村老党员逯红彦说。
近年来,汾西县僧念镇南庄村积极探索发展“广播+”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广播在激发党建活力、振兴乡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大喇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述文化故事,传播科技知识,普及法律法规,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使这一“空中阵地”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发展的信息高速。
该村一是“广播+党建”,通过大喇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的同时,增加了红色文化、科技兴农、法律知识、卫生防疫等内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推动乡村党建焕发新活力。二是“广播+文化”,挖掘利用本村民间文化优势,鼓励农村能人贤士表演曲艺、评书、快板等有声文化作品,激发广大村民组织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用南庄文化引领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三是“广播+‘三治’”,通过大喇叭广播公开村务,保障村民自治权利,以“法律空中讲堂”播报案例实事,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法治共识,学习宣传身边的道德模范,培育优秀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村民德治意识。(郭璐 水雪莹 武岩珂)
汾西县黄粉虫出口量上升
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九成
近日,经临汾海关现场查验合格,载有850箱干燥黄粉虫的集装箱车从汾西县发往英国。这是我市干燥黄粉虫连续第三年走出国门。截至目前,出口企业汾西县康瑞莱生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已实现干燥黄粉虫出口19.95吨,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0%。
据悉,黄粉虫作为优质蛋白饲料,出口潜力巨大,全球每年需求量超过8亿吨,且市场需求量远超目前供给量。汾西县康瑞莱生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利用当地闲置农房,吸纳留守老人与妇女等300余户剩余劳力成为养殖主力,其中贫困户占到75%。企业年产干燥黄粉虫成品2000吨,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累计帮扶全县2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销售收入600余万元。目前,黄粉虫出口业务还在继续开拓国外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盼客来
9月2日,汾西县高寒农牧专业合作社玉露香梨基地内员工们正将采摘的梨果套袋装箱。 苏亚兵 摄
汾西县高寒农牧专业合作社玉露香梨基地作为汾西县溢泉山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的自有生产基地,位于该县团柏乡。2012年合作社建立初期,即在茶房、柴洼庄等5个自然村连片流转土地2860亩,栽植由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新推出的特色优良品种玉露香梨。如今硕果飘香又一年,黄裳红顶盼客开。
该公司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精准市场定位,专业的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的打造,已逐渐发展成集农业种植、养殖、农业观光、销售为一体的链式企业。生产基地曾先后被推荐申报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玉露香梨国家出口基地”“山西省农业厅玉露香梨汾西示范园区”“山西省扶贫工作先进合作社”。2020年向国家疫情防控一线捐赠25.7万公斤玉露香梨,被授予“临汾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称号。
2019年,该公司梨果产量达到1500吨,直接拉动当地贫困户386户、1044人,吸收本地农民就业800余人。
目前,为了让产品物有所值,走出大山,卖出好价钱,得到有影响营销企业的认可、合作、支持,该公司正努力通过优良的产品,争取得到有影响、有实力的营销企业的支持,通过联手合作将产品推向更大市场,达到双方共赢。
组稿除署名外均由汾西县新闻网络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