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硕果累累
药茶饼王争霸赛
连翘药茶
幸福超市
播种希望
青松岭景区
苍翠欲滴青松岭
有客松墅
冀氏镇简介
冀氏镇位于安泽县城南部18公里处,面积28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全镇3912户10034人,耕地86206亩,人均8.1亩,林木覆盖率67.5%,植被覆盖率85%以上。青松岭景区位于冀氏镇境内,是安泽人工林面积最大、质量最高、最集中连片的人工油松林区,也是安泽造林史的“代表作”。冀氏镇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是战国名将冀缺、冀芮的栖身地,是春秋时期晋国“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的元老豪门郤芮的封地,成语“相敬如宾”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冀氏更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闪光的足迹。
临汾新闻网讯 安泽县冀氏镇全面落实县委建设“一区一河”、打造“五个安泽”战略布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三大攻坚战,奋力抓好产业、民生、生态、安全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九滩三产五基地”产业布局,全力推进生态、富裕、活力、幸福“四个冀氏”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把方向
冀氏镇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对党的忠诚贯注血脉中、融入灵魂中,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抓落实的能力。
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将学习教育贯穿于党员组织生活全过程。实施镇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按要求开展“领头雁”培训、党员培训,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专业能力强化三个方面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提升干部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强化“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的刚性执行,严格按照“5+X”落实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的实效,定期到南孔滩朱德路居地、兰村刘伯承路居地开展党性教育。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提高党员干部农村工作技能,铸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奋斗奋进、奔跑追梦的精气神,坚持把抓落实作为履职尽责的生命线,大力弘扬实施《冀氏镇农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使干部的各项待遇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盯紧“关键少数”,强化“靶向治疗”,树牢“以实绩论英雄、排座次、定奖惩”的正导向,确保上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脱贫攻坚交总账
今年以来,冀氏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牢牢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总目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脱贫攻坚“交总账”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脱贫攻坚,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双组长”责任制,坚决落实书记抓脱贫的主体责任,以及各村、各驻村工作队的直接责任,严格执行县委《关于抽硬人硬抽人配强脱贫攻坚工作专班为交总账交硬账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通知》,研究制定《冀氏镇交总账交硬账加强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主干管理办法》,进一步压实了工作责任,促进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扎实开展干部职工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机关全体人员、村“两委”主干、驻村工作专班、镇直单位负责人共102人参加活动,对照政治规矩、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履职尽责、从严治党等5个方面20项整治内容,召开“以作风促作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逐项进行整改,进一步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聚焦内生动力提升,强化扶志扶智。一是突出连翘采叶、炒茶、蔬菜、果树、玉米主导产业,积极组织开展“轻骑兵”建档立卡劳动力技能培训,实现在家门口学一技之长,进一步提高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的技能本领。全镇共735人参加培训,其中建档立卡培训人数580人。二是“爱心超市”,2020年在各村新建“爱心超市”13个,鼓励引导贫困户通过打扫环境卫生、维护公共设施、帮助邻里、发展产业、改进生活习惯等赚取积分,用积分在“爱心超市”换取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截至目前,全镇扶贫“爱心超市”已经累计兑换积分50000余分。
聚焦满意度提升,强化帮扶成效。扎实开展“五送”“566”帮扶活动。对全镇帮扶责任人对接帮扶工作进行了再调整,先后组织帮扶责任开展“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与贫困户同吃同劳动”“为贫困户解决一个实际困难等”系列帮扶活动。配合各部门开展“五送”活动,先后举办送政策、送医疗、送技术等活动20余次。同时,严格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大病关怀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累计救助78人次,救助资金6.15万元,帮扶成效持续强化,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
今年以来,冀氏镇按照“2020年全面小康不落一户一人”的要求,实施精准扶持,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并及时开展动态调整。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004户1995人已经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边缘易致贫户40户102人收入实现稳定增加,顺利通过脱贫攻坚验收。
乡村治理新风尚
冀氏镇坚持三项引领、提升三种能力,积极组织各村紧扣时代新要求、紧贴各村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村规民约,既要体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三零”单位创建等工作的精神要求,又要以“接地气”的表述方式贯彻到基层治理实践中,奋力蹚出一条乡村治理的冀氏路径。
冀氏村打造“民生议事园”,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镇村干部、监督委员会成员、农村“五老”等担任评理说事员,围绕矛盾纠纷问题、脱贫攻坚工作、村级经济发展、班子队伍建设等收集议事话题,实施“说、议、办、评、晒”五步工作法,增强村级事务透明度,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夯实了乡村治理民主根基。
兰村充分发挥群众会“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自己说了算”和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行为规范的作用,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群众会,修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变“代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农村事务,弘扬公序良俗,进一步夯实村民自治基础,有效改变了村民对村委不信任、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的现象。
沟口村建立法治文化小广场,将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能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法律张贴在宣传栏中,潜移默化增加老百姓的法制知识;开设“沟口法律讲堂”,通过现场教学和大喇叭宣讲的方式,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民法典》《婚姻家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全体村民学好法律法规,争做学法明白人。
柳树沟村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二维码,以及法律服务团队及公检法、民政、信访、医保等部门二维码、村干部微信二维码,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心理调适等服务;设立法律服务学堂、矛盾纠纷调解室,让村民学法懂法用法护法,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黑恶不滋生”,实现了法律服务群众“零距离”。
各试点村都成立了道德银行,建立了积分管理办法,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通过小积分引领农村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兰村建立道德红榜,对弘扬社会正气、维护兰村形象的良好典型,在红榜进行宣传,为模范树棒,助家风传扬。白村发挥雷锋服务队引领作用,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党的政策、“三零”单位创建引导等,柳树沟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整合村级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幸福超市、老年活动室等场所资源,建设道德银行、道德讲堂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产业振兴民富强
冀氏镇围绕产业兴旺、富民增收、和谐美丽三大目标,依托资源谋发展,超越资源争突破,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各项工作再迈新台阶,镇域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打造“一河九滩”经济长廊,隆起沁河经济带。全镇要继续加大对辖区沁河的保护利用,对沁河沿岸和支流的环境卫生予以重点整治,禁止农药瓶、垃圾等污染河流,严厉打击电捕、网捕沁河鱼类的行为。同时,发挥各村农业优势,在兰村发展连翘、绿化为主的苗木基地,和平村、南孔滩村发展原生态高粱基地,柳树沟村、半道村、冀氏村发展以玉露香梨、樱桃、苹果为主的水果基地,冀氏村、关庄村、半道村发展蔬菜基地,白村、北孔滩发展中药材基地,集中打造一批规模千亩以上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河九滩”经济廊。
发展“两沟三产”特色产业,带动冀氏经济腾飞。发展食用菌产业。王村沟在现有基础上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秸秆制天然气、光伏、风电产业,带动全镇乃至全县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做好马寨村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将马寨村打造成为生物质锅炉清洁取暖示范村。发展经济林产业。通过退耕还林政策,引导鼓励群众通过种植油用牡丹、花椒、连翘等,形成山上以花椒、连翘为主的经济林,山下以杨树、槐树为主的速生用材林,在保护林地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
建设“五个基地”,促进冀氏全面发展。建设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基地。依托良好的连翘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实施以连翘为主、黄芩、党参、黄芪等为辅的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建立抚育、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并积极发展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建设以冀缺文化、青松岭、沁河湾为主的文旅康养基地。通过挖掘和宣传造林精神,建设青松岭造林精神教育基地,重点打造造林基地、造林图文展览室及培训基地,并且完善配套附属设施,广泛推介冀氏镇旅游资源;依托“冀缺故里”招牌,深度挖掘冀氏历史文化,争取全国冀氏家族支持,打造冀氏文化园区,形成集寻根问祖、旅游观光、产业园区、农特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发展区域。建设以朱德路居地、刘伯承路居地为主的红色旅游基地。抗日和解放战争时代,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坚持把挖掘古迹文化、史实文化、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先后修建了朱德路居地、刘伯承路居地等,要继续完善朱德路居地、刘伯承路居地等景点的各项设施,提高接待能力,融入全县旅游格局。建设以小杂粮、果蔬为主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油葵、小米、黄豆等小杂粮以及食用菌、野菜生产、加工一条龙;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打造冀氏镇沁河蔬菜带;扩大核桃庄木耳种植规模。发展关庄村鱼藕共养、李庄村700亩花椒种植、核桃庄村1000亩连翘抚育、柳树沟村玉露香梨种植、高粱种植项目。建设以煤层气、光伏、风电、生物质为主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依托冀氏镇现有资源优势,围绕“清洁”搞好资源转化,围绕“基地”做大产业规模,积极争取光伏、风电项目落地生根,不断扩大马寨村生物质颗粒加工厂建设规模,全力建设冀氏成为全县清洁能源的输出基地。
“追梦就要奔跑,圆梦就要奋斗。”安泽县冀氏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前所未有的精气神,朝着“四个冀氏”的奋斗目标努力奔跑,携手谱写新时代冀氏乡村振兴、追赶超越的璀璨新篇!(滕宁 单少华 宋沁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