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安全意识 保持健康发展
王煦杰检查侯马经济开发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王煦杰检查侯马经济开发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李宛阳 摄
12月7日,侯马市委书记、侯马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煦杰率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侯马经济开发区部分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王煦杰要求,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进一步严密措施、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全力打造安全、环保、高质量的生产企业,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确保侯马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王煦杰一行先后来到精密机械、康之健医疗有限公司等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每到一处,王煦杰都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认真听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整体经营趋势、隐患排查整改等情况介绍。他强调,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来不得丁点麻痹大意,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意识,把各类安全风险估计得更充分,把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得更到位,把各项安全应急措施准备得更扎实。要坚持源头治理导向,强化督查监管,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切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打折扣、查处不留情面、投入不计成本。要增强安全意识,加大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平稳运行。
王煦杰强调,企业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把环保立在心间。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经营理念,算好效益和安全两本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强化隐患自查自改。要推动转型升级,加大安全投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园区和有关监管部门要始终坚持属地管理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意识,尽职尽责、摸清家底,全面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各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研究解决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为侯马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平安和谐的环境。(冯瑞 王赵菲)
全面压实举措 争先赶超进位
黄晓君对秋冬防攻坚工作进行再部署
黄晓君检查秋冬防工作 冯炯竹 摄
12月14日,侯马召开秋冬防攻坚工作周例会,侯马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晓君参加会议并对秋冬防攻坚工作进行再部署。
会上,环保部门分析研判了当前侯马环境空气质量指标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秋冬防督查组通报了近期督查发现的问题。
黄晓君要求,要保持清醒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压实举措、争先赶超进位,全力打好打赢“秋冬防”这场硬仗;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脱节现象,和不履职、不尽责的问题,各乡办、部门要紧盯问题不放,认真开展自检,坚决加以整改;要严肃追责问责,侯马市纪委、监委要确保督察必严,问责必到,切实以严格督查督办倒逼责任落实,全面调动各级各部门落实秋冬防各项工作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政令畅通、全市上下“一盘棋”;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全市上下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共奋斗”的浓厚氛围,引导更多人民群众自觉参与进来,推动秋冬防各项措施落细落实。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加强企业管控,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措施。重点企业驻厂监管人员要认真进行不间断巡查,对违规生产的企业立即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要加强散煤管控,各乡办尤其是农村乡办,务必加快推进散煤整治和清洁取暖工作。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加大对门店、市场的巡查频次,坚决杜绝使用散煤;交通、交警要加大道路散煤运输稽查力度,加强车辆管控,保证24小时在岗,对闯禁令的柴油车严格执法、从重处罚。同时对黄牌车、农用车、冒黑烟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入市区管控区的进行流动检查处罚;要加强面源管控,各乡办务必压实网格员巡查职责,严禁露天焚烧秸秆、落叶、木柴等物料和垃圾、废弃物,执法部门要严厉打击焚烧行为;住建部门要加强扬尘污染管控,对所有施工工地裸露地面采取苫布覆盖洒水或密网苫盖。环卫部门要结合温度,适度科学对道路进行洒水、喷雾和湿扫保洁;秋冬防督查组、生态环境执法队要加大督查督办和执法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回头看”,确保各项措施落实。(王益滨)
纪念侯马盟书发现55周年暨张颔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举行
12月9日,纪念侯马盟书发现55周年暨张颔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侯马举行,国内古文字学界、考古学界以及为侯马盟书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共聚新田,交流研讨。
在学术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围绕张颔先生学术生涯及贡献、侯马盟书及相关古文字学研究、山西两周考古发现及研究等主题相互交流探讨。
《侯马盟书》主要发掘整理者、盟书字表整理者、盟书体法书艺术首创者张守中说:“我离开山西有40多年了,在山西工作的时候张颔先生是我们的领导,在我三四十岁的时候,我和张颔先生工作十多年,早在70年代中期吧,和张颔先生参与侯马盟书的整理,朝夕相处。张颔先生在70年代到90年代中间,我有70封信保存,如今响应山西的号召,把张颔先生的70封信,上下两册,捐给山西考古研究院,这次到侯马来开会我也很激动,张颔先生被列为山西的文博大家,我自己也应该很好地向张颔先生学习,学习他一生勤奋的学风和光明磊落的性格,年青一代的朋友们,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朋友们,也应该向他学习,认真的修炼自身、提高自己的修养。”
“侯马盟书出土55周年了,时间过得很快,回想这半个世纪以来,侯马盟书的研究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深入。它并不是说我们出了书就完成了任务,远远不是这个情况,古代的文献方面,侯马盟书是重要的发现,是全国唯一的盟书实物的出土,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需要深入的挖掘。它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事业应有后来人’,所以年轻的朋友们应该对侯马盟书有深入的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张颔先生的儿子张崇宁说:“咱们山西文物工作的成就不小,但是局限于业务范围之内,出了省,出了国,山西文物工作成就,只有文物行业知道。在具体业务方面有两样比较突出,第一个就是甲骨文,甲骨文现在国际闻名。盟书虽然不能和甲骨文比,但是在山西的文物工作上、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威信。我父亲张颔的名字也因此为人所知,但是他的事业还没有完成,我们还得努力。”
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颔先生的学生高智说:“下一步侯马盟书的发展和研究还得继续,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新材料的发现,会对侯马盟书的发掘保护利用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也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让侯马盟书学术研究以及盟书书法艺术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王登博 邓科)
与会专家学者参观系列展览
12月9日,“侯马盟书——文字与书法艺术”学术研讨会参会专家学者参观侯马盟书发现55周年暨张颔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展览。
与会专家学者们先后来到晋国古都博物馆、晋园文化城,参观了《大家张颔》张颔先生百年生平展、侯马盟书书法艺术特邀展、侯马盟书原片展、盟书书法艺术临摹创作展。
张颔先生是山西文博大家,在考古学、文物、古文字学研究及书法艺术、玺印篆刻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同时,张颔先生还是最早的盟书临摹者,历年来,众多文人墨客临摹、创作了众多盟书书法艺术作品。“张颔先生百年生平展”由“百年沉浮长甘氏”“衔命稽古笃学真”“闻识博赡继绝学”“才高气清性情真”“格高韵古周秦墨”五个部分组成。通过数百件展品,展示张颔先生生平脉络、生活场景、性情品德以及学术贡献。侯马盟书书法艺术特邀展、侯马盟书原片展以及盟书书法艺术临摹创作展布展共展出盟书原片69幅、临摹作品74幅、特邀作品63幅。盟书载体为圭形玉石片,上多为毛笔朱书文字,笔锋清丽,内容涉及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诅咒类及卜莁类,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及晋国历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展人员认真观看了展出的每一幅书法作品和展品,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参展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释放了文物资源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价值,在宣传侯马盟书、弘扬三晋文化、展示山西形象、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加快山西建设凝聚起磅礴力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王继宁 豆大麟)
老旧小区装电梯 居民过上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为了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基础配套设施破损老化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问题,不断提高老旧小区居住品质,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以来,侯马市把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重大民生工程,大力实施电梯改造工程,圆了居民心中的“电梯梦”。
“这上上下下的真方便,可是救了我的老腿了。”“有了电梯老伴儿就愿意跟着我出门了。”这两天阳光时代小区9号楼的老人们心里乐开了花。
侯马市阳光时代小区建于2006年,小区面积不大,只有两栋楼8个单元58户居民,住户200多口人,和市里的许多旧小区一样,这里的老年人比较多。没有电梯,老人想要下楼活动非常不便。
两个月前,社区通知政府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没有电梯的老居民楼可以进行改造,安装电梯。九号楼小区业主代表吕宏伟就立即忙碌起来,走访各家各户。吕宏伟说“我们小区居民当中60岁以上的人占一半,业主呼声最高的就是加装电梯”。
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八部新电梯就安装到位了。今年68岁的解立法,第一次走进自家门口的电梯,在安装人员的介绍下,亲自操作按键上楼,一句话的功夫就到了三楼,出电梯门还冲安装人员竖起大拇指。“确实方便了,现在上下楼都可方便了,以前腿疼不愿意下楼,下来不愿意上楼,挺不方便的,你看现在多好,挺方便的,挺好的,政策也好了,能照顾到我们老年人难处,确实好。”让解立法没有想到的是从知道要安电梯到电梯改造完工就两个月时间。
旧楼加装电梯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点工作,也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侯马市老旧小区楼宇存量较大,随着老龄化社会程度加快,居民加装电梯愿望强烈。城市老社区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人文基因,老社区的改造完善关乎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为老旧小区安装电梯,给老年人的生活带去了极大的便利,电梯改造工程关注的是民生的“小细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冯瑞)
道路变通畅 民心更舒畅
日前,侯马市北环路和文明路两条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竣工通车,再为城市靓城提质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环路是连接侯马和曲沃的主要道路,建成以来为促进两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车流量激增,道路破损较多,通行能力受限,影响了同城发展的步伐。
北环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道路全长6.2公里,总投资2300余万元。新建雨水主管道6.2公里,雨水支管4500米80道,路边石铺设16450米、花岗岩铺设20000平方米、道路铺油近20万平方米。文明路是侯马东城区的主干道路,这次改造工程全长2.49公里,包括道路铺油、路边石更换、雨水管网改造。改造后的北环路和文明路将极大地改善城市东部地“血液循环”,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
城市发展,交通为王。纵观2020年,侯马做足“畅”的文章,疏通城市发展的“堵点”,化解民生关切的“痛点”,侯马大地上呈现出一派通畅、活泼的新景象。这一年,侯马交通路网建设日臻完善,随着北环路主干道通车、文明路全线通车,一张外通内畅的交通路网犹如一只展翅蝴蝶翩翩起舞;这一年,侯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全新面貌、充满活力、高标准城市道路为标准,对市府路、文明路等路段人行道两侧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市民出行体验,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如果说交通主干道是城市发展的“主动脉”,那么道路两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则像一根根“毛细血管”为这座城市增添活力。如今,侯马市的道路不仅更通畅,沿途的风景也美不胜收,漫步在文明路、市府路附近,新铺就的健康步道平整笔直,路边绿植覆盖,非机动车位、机动车位划分明显,井然有序。通过提升改造,不仅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品质形象,更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市民们都说,这个路修好了以后,对大家的生活都很方便,接孩子,送孩子,不像原来那么拥挤了,道路比较平坦,大家都觉得很高兴;设计更合理,而且绿化面积也增大了,停车位布局也非常合理,看上去特别整齐,健康步道设计得也非常好,适合老年人和小孩活动,增加了这些座椅也方便大家休息活动,树也特别美观,老百姓觉得心情特别舒畅,非常感谢政府为我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王继宁)
五保户走进新时代 金话筒唱出幸福歌
“今天你要嫁给我啦……”伴随着美妙的歌声,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正在婚礼现场演唱的这位歌手神采奕奕,他叫马泉清,是侯马市凤城乡西城村人,他的婚庆公司经营的红红火火,在当地小有名气。
但在2016年之前,马泉清的生活并不容易。一切的变化,都要从2015年说起。
在2016年之前,马泉清家还是五保户,他家里有80多岁的老母亲,长年患病。马泉清的儿子当时也正上高中,一家三口的主要经济来源也只有每年的五保收入。马泉清说,当时他主要靠打点零工挣钱,收入微薄,母亲看病买药都得借钱,有时连家庭的日常开销都难以维持。
2015年,侯马市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展开,侯马市文旅局被确定为马泉清的精准扶贫包联单位。文旅局精准扶贫小组走进西城村,通过实地了解情况、与西城村“两委”座谈、走访周围村民等方式,了解马泉清的家庭情况和脱贫需求。通过走访、分析发现,马泉清从事过婚庆,他因为喜欢唱歌,所以经常在婚庆活动中通过演唱赚钱,收入却很不稳定。马泉清很想自己创业干一个婚庆公司,但缺资金无设备,因此这个梦想一直没能实现。针对马泉清的实际情况,侯马市文旅局为马泉清量身定制了具体的脱贫措施,对他实施全方位立体化帮扶。
文化和旅游局扶贫组副组长李文忠说:“针对马泉清一家的情况,我们仔细研究,按照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的要求为马泉清量身定做脱贫的措施,给予捐赠专业舞台一套,共计24平方米,价值9167元,支持马泉清同志通过创业致富。”
马泉清接受帮扶后,鼓足了干劲,积极练习唱歌基本功,学习唱歌的技巧。文化和旅游局扶贫组干部尹国燕还帮助他联系到了一家专业婚庆公司,让他去进行观摩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马泉清很快熟悉了业务,为公司的顺利运营打下了基础。
在扶贫单位的帮扶支持下,马泉清增强了脱贫的信心和勇气,他不仅唱歌水平提高了,还自学了婚礼摄像。不久,他的婚庆团队很快成立并开始营业。凭借着这套专业的舞台设施、音响设备和自己在文艺方面的才能,马泉清在侯马、曲沃周边广泛接揽各类活动。渐渐地,马泉清的婚庆公司也小有名气,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走出了自己的致富路子。
“开始搞婚庆以后,尹国燕主任他们也经常介绍一些活动给我,很多机器不会用,都是她教我的,文化和旅游局扶贫组的同志真是给我帮助太多了。”马泉清动情地说。
不仅是帮扶单位,西城村“两委”也给马泉清逐渐红火的小日子添了把柴。2017年西城村“两委”给马泉清捐赠了价值14000元的专业音响一套。当年马泉清在“歌唱希望、放飞梦想”山西省第六届农民工歌手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顺利晋级大赛复赛。这个昔日的贫困户如今比任何时候都觉得这日子有奔头。
现在马泉清每年的收入也有四万多元,接的活动场次达到一百多场。目前,马泉清不仅脱了贫,而且致了富,同时还带动本村另一个贫困户高三有一块儿脱贫致富。高三有以前一直身体不好,在马泉清的带动下,也跟他一起搞起了婚庆,现在高三有的收入也提高了,日子越来越红火。
马泉清说,“要是以前穷的时候真不敢想,现在大家都逐渐富裕了,有需求,婚庆这个行业会越来越红火,过了年我要再投资点设备,干大点。”
侯马市文化和旅游局扶贫组副组长李文忠说,马泉清的脱贫一方面是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是他有自强不息踏实肯干的精神,通过对马泉清的帮扶,我们发现文化扶贫真的大有作为,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还能做很多文章。(付晓亮)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