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 一年8个“国字号”荣誉
蒲县交出高质量转型发展亮眼成绩单
荣誉榜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
★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
★“蒲香红”苹果喜获全国优质苹果大赛金奖
★蒲县文化馆被评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自编现代戏《春暖蒲子山》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优秀剧目展演
★蒲县养老服务中心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道德银行”入选“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
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荣获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
开展“万人健步走”活动
核心阅读
回望过去的2020年,11万蒲子儿女扭住“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战略定位,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交出了高质量转型发展一份又一份亮眼成绩单。
一年来,“榜单上的蒲县”持续发力,8个“国字号”荣誉折射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攀升,在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城乡建设、生态提升、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领域全方位进位,使得这座城市的发展频频获得关注与好评。
一年间不断斩获国家级荣誉,不仅是对一座城市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体现在这座城市的主动担当及未来机遇把握。从这些“荣誉榜单”,回望过去一年蒲县前行的足迹,可以清晰地看到蒲县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取得的成效,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征程上描绘出更为光明的蓝图。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全面小康如期建成
扶志扶智相结合,“道德银行”入选“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全市推广“道德银行”激发内生动力现场会在蒲县召开,市际交叉检查考核取得“好中第一” 的成绩,连续三年全省年终考核位列“好”的等次。稳定群众增收,投入持债经营资金和产业奖补资金3600余万元,扶持16个特色产业项目发展壮大,建成5个特色产业园和6个种养循环“生态方”,打造高标准玉露香梨基地9000亩;11211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8289人实现稳定就业,产业和就业叠加政策,带动所有贫困群众稳定长效增收;先后参与、主办直播带货38场,带动“五进十销”消费扶贫认购3900余万元,实现了田间到餐桌的转变。强化问题整改,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十个清零”行动、101条反馈问题高质量整改完成;筑牢返贫防线,建立返贫预警监测机制,聚焦“一老一小”,统筹落实教育、医保、养老等政策,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5200元/年,“三类户”人均收入全部达到5000元以上。
加速动能转换不止步 产业转型蹚出新路
蒲县坚持转型为纲,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为突破,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牵引,构建多点支撑、多元互补的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产业集聚区建设引领工业转型。规划建设16.26平方公里“一区两园”产业集聚区。储备熟地3897亩、打造标准地242亩、即将建成标准产房10个、占地5.2万平方米;引进10个项目入驻。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引领农业转型。立足气候特点、立地条件,坚持走“优而特”“小而精”“一域一品”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路子。依托现有的10.6万亩核桃、7.8万亩连翘、2万亩梨果、7.8万头生猪、2.3万头肉牛,大力推进“种养循环、水肥一体”的绿色农业发展路子。自主培育的“蒲香红”苹果荣获全国优质苹果大赛金奖,全市玉露香梨现场会在蒲县召开。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引领文旅转型。全力融入沿黄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带,启动实施蒲县旅游集散中心、东岳庙景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一日乐游”精品线路全面开通,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自编现代戏《春暖蒲子山》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优秀剧目展演,蒲县文化馆被评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完善基础设施不松手 城乡建设蝶变焕新
从旧城改造、靓城提质、设施完善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拉大城市框架、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县城人均体育场地达到2.3平方米、人均绿地达到15平方米,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把蒲县打造成临汾省域副中心城市“后花园”。加快旧城改造。完成4个片区、276户、6.5万平方米旧城拆除工作,蒲子华苑、昕水湾、书香名苑、翠屏阁4座小区主体完成,昌平大街综合管廊改造地下工作完成。提升城市品位。深化“三拆三下三进”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先后4次到周边县市学习城市管理先进经验,拆除违章建筑、有碍观瞻建筑60余处,整治广告牌匾1000余块、管线3000余米,规划公共停车位800余个,12家洗车场迁至统一地点集中运营,启动实施蒲伊街精品示范街打造。推进美丽乡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专项行动”,拆除违章违法建筑146处、还绿4.1万平方米,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30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省级卫生乡村达到33个,创建人居环境示范村2个。积极推进520国道县城段改线、罗克线2条公路建设,洪大高速公路列入规划、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23.33公里,被评为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现在正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蒲香红”苹果喜获全国优质苹果大赛金奖
乡里乡亲文化惠民活动走进黑龙关镇黎掌村
自编现代戏《春暖蒲子山》
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日常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扶志扶智——蒲县举行2020年“道德银行”颁奖仪式
狠抓生态提升不减力 美丽蒲县答卷收获满满
拓展湿地公园物理治水模式的典型经验,全县动员、乘势而上,投资7亿元,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即将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方位“治气”,新增集中供热面积9000平方米,城区清洁取暖全覆盖;黑龙关、薛关2个镇区实现集中供暖,全年又有3600户群众实现清洁温暖过冬。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委省政府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全部整改,优良天数345天。环境空气质量及改善幅度全省前十。全流域“治水”,拓展湿地公园物理治水模式的典型经验,实施昕水河河道生态修复、建成区河道治理、建成区雨污分流管网、县城污水处理厂初期雨水调节池建设、河道沉沙降污拦水坝、2个村级污水处理站、薛关镇常家湾水质净化7项工程,加大工矿企业环保设施在线监测力度,工矿企业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标准,昕水河出境断面地表水达到Ⅱ类标准。全过程“治土”,治理土壤面源污染,减肥240吨、减地膜18吨;治理历史遗留矿渣41处,恢复治理矿山企业8座,整治煤矸石堆场12座;完成营造林任务2.2万亩。
改善民生不惜力 百姓幸福更有质感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普惠共享为目标,蒲县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补齐民生短板,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教育水平持续提升。“15年免费教育”、营养餐改善计划、“高薪聘请名师”等教育普惠政策走在全省前列,蒲县高级中学成为临汾一中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实现联合办学,新招聘60名优秀教师充实到基层队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位居临汾山区县第二。稳岗就业深入推进。大力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将就业培训工作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多措并举促创业、稳就业,年均开展技能培训2500人次,转移就业1500人次,连续5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卫体事业快速发展。扎实推进“健康蒲县”建设,与白求恩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等7家省市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远程诊疗开通运行,省市定期坐诊专家14名,县乡一体化、分级诊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新建社会化足球场4座,荣膺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社会保障不断强化。农村低保、城市低保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5200元/年、605元/月;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蒲县召开,县城公交乘坐、有线电视收视免费等社会事业普惠所有群众,各项民生事业全部按政策要求兑现到位、保障到位。蒲县养老服务中心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
深化改革不停顿 发展活力深度释放
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挥强内力、聚外力、激活力的“乘数效应”,为高质量发展安装上强劲“引擎”。构建创新生态。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全覆盖,2家成立研发机构、5家开展院校企研发创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户、“小升规”企业6户;落实“人才新政12条”,新引进各类人才117名,“双创”示范基地和科技孵化器建成运行。抓实重点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蒲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公司对全县15个国有企业集中统一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0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登记赋码工作。农信社完成改制挂牌。革新营商环境。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多跑一次”建设,307项审批事项集中划转到行政审批局。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12条举措,拨付扶持资金298万元,减税降费5043.49万元,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7038万元,实现无分歧账款“清零”。设立“行政效能直通车”投诉专线电话,依法办理阻碍重点工程建设案件3起、阻碍企业正常生产案件2起,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把脉风险防控不断档 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方位查找想不到、管不到、看不到的安全问题,坚决杜绝“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扎实开展风险防控,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实现全覆盖;农村经营性房屋、人员密集场所、城市四类房屋系统录入持续推进。持续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作业”专项行动,启动建设智能矿井1座,建成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7座、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生产矿井2座。全面推行煤矿领域“12453”工程、洗煤行业“136”安全要求、道路交通“两站两员”、护林防火“承诺+督导+处罚”制等机制,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建设本质安全蒲县。组建100人的森林防火应急队队伍、50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全年实现“零火情”。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9978.07万元。扎实推进“三零”单位创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0%,治安案件下降18%,山中村、黎掌村、克城村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黎掌村被评为“2020年度山西省善治示范村”,蒲县被命名为“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
舵稳当奋楫,风正好扬帆。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蒲县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辉文献”,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及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着力实施“154333”工程,为“十四五”转型出雏形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蒲县篇章新征程。
(张鹏 薛建华)
图片由蒲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