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大定位 践行五好思路
乘势而上全面建设华夏根祖圣地幸福老家洪洞
——中国共产党洪洞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3月21日,中共洪洞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市委副书记、洪洞县委书记黄巍代表中共洪洞县第十四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洪洞培育新动能、转型出雏型的困难期和攻坚期,也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窗口期和机遇期,更是抢占先机、乘势而上的关键期和黄金期。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洪洞县既要在总结经验中增强信心,又要在破解难题中明确方向,更要在把握机遇中率先发展。
擘画“十四五”,抢抓新机遇,展现新气象,奋发新作为。3月20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洪洞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坚定了继续前行的信心;分析了发展形势,明确了前进方向;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凝聚了思想共识;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定位、任务、重点,坚定了“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强大决心。
大会充分肯定了十四届县委的工作,完全同意报告对过去五年的总结和评价。五年来,中共洪洞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用心用情抓好党建、守好底线、树好形象、谋好发展、惠好民生,战胜了许多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困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圆满完成了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大会一致赞同报告关于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领袖“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抓好党建、守好底线、树好形象、谋好发展、惠好民生“五好思路”,瞄准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山西绿色转型发展排头兵、临汾省域副中心城市标杆县“五大定位”,稳妥处理发展与安全、重点与全面、当前与长远、质量与速度、产业发展与城乡统筹“五个关系”,凝心聚力谋发展,锐意进取拓新局,乘势而上全面建设华夏根祖圣地、幸福老家洪洞!
大会提出,今后五年,县委将扛牢“第一责任”,坚定不移地抓好党建;紧盯“第一防线”,竭尽全力守好底线;优化“第一要素”,持之以恒树好形象;抓实“第一要务”,毫不动摇谋好发展;瞄准“第一导向”,矢志不移惠好民生。
大会强调,全县上下要躬身践行省委书记楼阳生“抓落实的关键是要有解决方案”的工作要求,提高站位保落实,完善机制保落实,减负提效保落实,营造以实干立身、拿实绩说话的浓厚氛围。
大会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全面建设华夏根祖圣地、幸福老家洪洞,奋力谱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大会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五大定位,践行五好思路,凝心聚力谋发展,锐意进取拓新局,乘势而上全面建设华夏根祖圣地、幸福老家洪洞!
回眸“十三五”
发展成绩鼓舞人心
实践经验弥足珍贵
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始终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规划打造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了华翔智能制造产业园、普佑环保循环经济园、布农沼气发电等转型项目,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性”逐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6.9∶44.6∶48.5。
●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活力越发强劲。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深改部署,积极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构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文旅融合取得重大突破,创建成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槐树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农业生产“五位一体”托管改革,被列为全国十大典型模式之一。
●始终坚持增进人民福祉,发展成果普惠民生。围绕“一河两岸”滨河生态城市目标,洪达路、宾阳街建成通车,汾河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河西完全中学、医养结合医院、集中供热扩容、第二污水处理厂等工程相继实施,河西新区渐成雏形。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造升级了古苏路、洪淹线、洪广线、圣孙线等城乡道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
●始终坚持民主法治建设,发展合力广泛凝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逐步加强,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扩大,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向上向好。积极推进“法治洪洞”建设,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双拥共建和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新的进步。
●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发展保障更加坚强。从严从实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狠抓党员干部能力提升,出台激励干部担当和合理容错办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顽疾得到有效遏制。强化党内监督,实现纪检监察派驻和巡察全覆盖。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认真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大事要事落地落实
★抓思想政治建设,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忠实践行领袖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血液、铸入灵魂。紧扣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提出了抓好党建、守好底线、树好形象、谋好发展、惠好民生“五好思路”,明确了“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制定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事业等专项规划,理清了未来的发展脉络和目标定位。实践证明,这些举措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符合洪洞发展实际。
★抓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富硒小麦、药茶等特优产业从无到有,被评为首届“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规模化紫番茄种植、牧原生猪养殖等项目进展顺利;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被评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工业转型稳步推进,华翔集团在证交所上市,陆港型国家级物流园开通运营,国耀兆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产发电,规划实施了全省县域层面第一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站项目,开工了年产144万吨高端焦化项目。经济开发区与省转型综改示范区挂牌共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联合打造“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创新基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省文旅集团合作打造旅游演艺及旅游综合体,建立了全省一流的县级旅游智慧平台。深入开展全民招商,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举办的“项目招商恳谈会”成果丰硕。
★抓环境污染防治,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认真践行“两山”理论,科学分析,精准治污,铁腕重拳治理生态,空气质量改善率全市第一,按时完成汾河水质稳定退出劣五类任务。深入开展靓城提质和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巩固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抓“三零”单位创建,有效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三零”单位创建,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查矛盾纠纷,实行领导陪访下访约访制度,推动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严治安全隐患,全领域、全覆盖、全方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严控治安风险,重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圆满完成农商行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三零”单位创建达标率达98.22%,为全市“三零”单位创建创造了经验、提供了样板。
★抓精准脱贫攻坚,着力提高全面小康成色。牢固树立“交总账”和“军令状”意识,压实压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减”要求,制定“335566”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确保帮扶措施全覆盖。4082户995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类户”返贫致贫风险全部解除,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237元、13911元,全面小康的质量成色更高更足。
★抓民生保障改善,全面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全力提升城市品位,明确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理念,启动城区风貌控制及建筑改造规划工作。完成了朝阳街、涧南路、支四街等城区干道建设,有效缓解了群众“出行难、出行堵”问题。化解制约项目建设关键因素,棚户区改造和玉峰西街贯通工程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强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倾力打造“老家”三保劳务品牌。深入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名单。
★抓主体责任落实,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规范上级领导批示办理通报、督办落实等闭环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县乡换届工作,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大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媒体的科学管理和有效运用。积极创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县”,深入实施“整村建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行动,党建工作在全市考核名列第一。以县委党校为平台,与山西师范大学合作,打造山西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教学基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体系,切实抓好省委巡视问题的整改落实,坚决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全覆盖开展巡察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展望“十四五”
凝心聚力谋发展
锐意进取拓新局
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创新生态基本形成
●城市能级持续增强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社会文明全面彰显
●民生福祉愈加厚实
●社会治理日臻完善
着力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扛牢“第一责任”,坚定不移抓好党建。办好洪洞的事情,关键在党。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自觉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持续正风肃纪反腐,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把严的要求贯穿到全过程、落实到各方面。
(二)紧盯“第一防线”,竭尽全力守好底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强化基层治理底线思维、生态文明底线思维、意识形态底线思维,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优化“第一要素”,持之以恒树好形象。坚持人文、社会、生态并重,在软硬结合、内外兼修中涵养精神、汇聚力量,展现意气风发、自信自强的洪洞风采,强化历史厚重、人文璀璨的文化风尚,形成尊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塑造文明有序、别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打造活力无限、生态宜居的乡村风光,彰显亲商爱商、开放包容的大县风度。全面展示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良好形象。
(四)抓实“第一要务”,毫不动摇谋好发展。加快转型发展是洪洞的首要任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开发区提质升级,着力实现“六新”突破,着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五)瞄准“第一导向”,矢志不移惠好民生。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富民、惠民、安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全生命周期,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
文图由李安安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