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2021-05-21 09:23: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红色课堂”凝聚奋进力量

——襄汾县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县委书记乔飞鸿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党史学习教育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春林深入基层督导党史学习教育

县行政审批管理局“服务专班”深入重点企业开展行政审批专项服务

南贾镇机关党员小分队深入村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县第一小学开展“童心向党”主题活动

县公安局深入该县第一党支部开展“走红色基地、追寻红色足迹”主题活动

  知史明大义,学习正酣时。

  初夏的丁陶大地,激情似火。

  读“党史经典”、讲“红色故事”、看“红色展览”、访“红色基地”、观“红色电影”……襄汾县党史学习教育以“585”为特色,在“网络微课堂、理论大课堂、体验式课堂、实践活动课堂、青少年思政课堂”五大课堂载体统领下,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高潮迭起。

  “听党话、跟党走”已然成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更是“重任在肩、理应先行”的历史使命。正如襄汾县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县委书记乔飞鸿所言:“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实里走,全县上下立足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情怀,汲取信仰力量、勇担为民使命。”

  网络微课堂:品读党史经典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襄汾县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学习研究,敲定实施方案,着力谋篇布局,提出党史学习教育襄汾“585”工作特色。

  “5”即“网络微课堂、理论大课堂、体验式课堂、实践活动课堂、青少年思政课堂”五大课堂为载体统领;

  “8”即“学史明理·新时代襄汾发展大家谈”主题征文、“学史增信·党史知识竞赛”、“学史崇德·影视剧中的共产党人”观影、“学史力行·践行宗旨我承诺”网络展播、“百年辉煌·家乡党史我来讲”、“同心向党·老战士老先进话党史”座谈会、“百年历程·乐音论理”演唱会、“回眸百年·经典诵读”比赛八项活动为抓手;

  “5”即“定查评晒建”五步工作法,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县委宣传部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牵头抓总,县委办、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党史办等多部门联合的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自上而下,整体联动,在全县形成了三级书记齐抓共管“一盘棋”,精心打造“五大精品微课堂”,精准发力,组合用力,构建起党史学习教育“四通八达高速路”,达到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广覆盖、高质量要求。

  小小微课堂,释放大能量。“在襄汾”APP和“掌上微襄汾”公众号是襄汾县两大本土主流网络平台,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专栏,把党的历史脉络、重大事件、英雄人物事迹以及基本理论、路线等以生动的形式进行推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随机打开手机进行学习,还可通过微信转载发布,实现更广范围的交流学习。截至目前,已累计刊播30余期。

  同时,充分借助学习强国、干部在线、三晋先锋等网络平台作用,通过查积分、查学时、查排名等方式,定期通报学习成果,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学习热情。截至目前,学习强国平台注册人数达41454万人;干部在线注册人数达1119人;三晋先锋注册党支部达796家。

  深入挖掘身边优秀共产党员、选拔优秀主播、挑选优秀剧目,开展百位党员讲党史、百名主播说党史录播和百场电影观党史展播“三个一百”网络微课堂活动,丰富拓展课堂内涵。截至目前,已完成录播3期,展播1350场,浏览观看量达20000人次。特别是将全县500余名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纳入网络微课堂,实现了流动党员线上学习教育的经常化、常态化。

  理论大课堂:构筑精神高地

  “大家好,我叫李娜,来自西贾卫生院,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女英雄南里嫂的传奇故事……”“大家好,我叫李佩,是县人社局的一名党员,今天我演讲的是陶寺乡安李村革命先烈李策安的故事……”

  这是襄汾县“好基地讲好故事”演讲首轮预赛现场,43家单位68人参加比赛,20位参赛选手进入决赛,是近年来全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一次演讲赛。选手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生动讲述百年大党的动人故事和丁陶儿女的英雄赞歌,引起了全县人民的共鸣。李娜表示,为了讲好英雄故事,她一遍又一遍寻访、练习,不仅把故事讲给更多人,也把英雄人物当成了自己的偶像,更坚定了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

  除全面启动微视频大赛、征文赛、知识竞赛、演讲赛多项赛事,襄汾县还组建了以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县委宣传部理论主干为宣讲主力团,老党员、老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为宣讲小分队,各乡镇、单位“一把手”为宣讲先遣队,通过专场宣讲、分队宣讲、“一把手”上讲台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宣讲。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活动,推进了党史学习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进网络”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各类宣讲报告会230余场次,25000余人次聆听了宣讲。

  4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襄汾县税务局特邀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政”青春大学生党史理论宣讲团进行主题展演,在场的每一位税务干部倍受鼓舞,现场掌声经久不息。税务干部王海娟说:“宣讲好似春雨般润物无声,我们重温党的历史,接受了一场红色革命精神洗礼!”

  针对老党员、离退休党员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年轻党员、在职党员“一对一”结对互学活动,通过年轻党员、在职党员点对点送学、面对面讲学,老党员忆红色岁月,谈红色历程,形成老青党史学习教育“联合体”,优势互补、互为补充。全县已有7000余名年轻党员、在职党员和7000余名老党员、离退休党员结成了党史学习教育“互学体”。

  体验式课堂:唤醒红色记忆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盘道村曾是抗日根据地和司令部,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过殊死的战斗,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所以盘道村一直被年纪大些的人称为‘小延安’……”讲起古城镇盘道村的红色故事,本村讲解员曹红艳可谓如数家珍。今年以来,他已经接待了超过往年数倍的参观学习团体,他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意义重大,为了讲好党的历史和襄汾的历史,他自学了很多历史知识和理论,现在已经是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充分深入挖掘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襄汾县以“走进红色基地、追寻红色足迹”主题活动为切入点,精挑细选,精心打造中国共产党襄汾第一党支部、襄汾县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襄汾县盘道村红色“小延安”、襄汾县烈士陵园、陶寺张再烈士陵园5个红色教育基地,紧扣学习教育主题,选优配强讲解人员,切实让红色教育基地靓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为各级党组织学习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

  4月19日,县妇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接受革命教育。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图片,折射着光荣历史,记载着峥嵘岁月,全体党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握紧拳头,重温入党誓词,再次表明决心,永葆党员本色。

  截至目前,五个红色教育基地已累计开展学习教育主题体验宣讲220批次15000余人次。

  实践活动课堂:解决急难愁盼

  4月的一天下午,在襄汾县行政审批局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给办事群众水杯加水一幕,被群众拍下,大家竖起大拇指称赞:“以前办事儿门难进、脸难看,现在审批局工作人员主动为群众服务,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这种感觉真好!”

  党史学习教育中,县行政审批局聚焦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升各项政务服务效能,不仅热情服务上门办事群众,还专门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由党组书记臧玉芳带队深入全县各重点企业现场协调解决建设进程中的问题。

  襄汾县宏峰林纸有限公司8.6万吨特种纸生产线技改项目是今年全县116个重点项目之一,计划在2022年元月投入生产,目前已进入基建工程和设备预定阶段。当工作专班询问项目生产的产品商标品牌注册情况时,企业负责人表示尚未敲定。商事登记股负责人立即提醒:“注册商标从申请到通过最短需要9个月的时间,现在就得申请商标了,否则影响产品市场宣传和投放。”

  企业副总经理水建东感动地说:“这些程序我们不清楚,幸亏提醒,你们不仅帮我们办理前期手续,还超前服务我们后期工作,真是我们的智囊团……”

  截至目前,116个重点项目中,立项手续办理已完成79个,营业执照办理审批完成88个,施工许可证已办理10个,生态环境方面已办理污染物排放总量手续1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1个,已进行一次性告知的有23个,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1个。臧玉芳说:“我们就是要做保姆式的服务,帮助重点项目抢时间、拼速度,帮企业省钱、省时间、省麻烦,早日落地见效!”

  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是为民办实事。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门学习教育的思路,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牵引,紧扣推进“五区同建”“五篇文章”和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这个核心,全县确定待办事项300余件。

  在襄汾县邓庄镇,记者目睹了一场生动的现场培训。码数、穿线、把握间隔距离,手把手教、面对面讲,一会儿工夫,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珠就魔术般变成手链、耳环、发带等精美手工艺品……把课堂搬到农户,把技能送到群众身边,这场为期10天的手工艺技能培训,吸引了十里八村的妇女。学员们说:“这样的培训学习接地气,学得快,我们学得可带劲儿了,订单统一回收,农闲挣个零花钱,真心不错!”

  截至目前,该镇通过“察民情、访民意”办实事活动,已敲定为民办实事10件。镇党委书记张炜说:“群众急什么、愁什么、想什么、盼什么,我们的工作着力点、发力点就放在那儿。”

  襄汾县人社局积极开展“我是党员,办事找我”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持续采用“上门服务”的方式,打通社保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社区特困户王海英捐献“救命钱”,进企入村讲解跟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的业务,党委书记王录峰带头讲党课,努力学好党史,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青少年思政课堂:传承信仰灵魂

  3月8日上午,襄汾县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开学第一课”暨“共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上好一堂课”活动,以县第三小学为主会场,全县111所中小学104所幼儿园、4000名教师、五万名学生同步进行,通过开展升国旗,奏国歌,发表国旗下的演讲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光辉历程,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同时,襄汾县通过革命歌曲联唱、诗歌朗诵、经典诵读、主题征文、手抄报展评、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通过“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的学习教育体系,推动党史进校园、进课堂、进班会,让广大青少年懂得“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行程万里,初心如一。一个个为民办实事、发展开新局的生动实践,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真实写照。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百年大党温故知新再出发,襄汾县也正以昂扬的姿态,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用“深实细严”的工作方法,凝聚干事创业新合力,推动“155”战略实施,全力迈步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新征程。

  记者 卫博

  图片由襄汾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