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永远在路上
部门联动
认真核对
智能咨询
帮办代办
全程陪同
现场指导
网上办公
周到服务
设备更齐、环境更靓、服务更优……5月17日,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搬进了新的办公大楼,随之,700余项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也进驻新的政务大厅办理,开启了汾西县行政审批的重塑性整合、高标准服务新气象。
优环境更要优服务。如果说令人耳目一新的办事环境给办事群众带来了便利舒适的感官体验,而细致周到的服务更是将这种感官体验上升为群众内心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以来,汾西县新一届县委提出“135”总体思路,其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五大支撑之一,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按照县委工作思路,坚持以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营造“六最”营商环境,正逐步完善政务服务新体系,构建“大厅之外无审批”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两集中、两到位”,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进一步彰显改革新成效。
人人都是“办事人”
5月24日8时25分,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信息股工作人员要雪芳身披“我是办事人”绶带,站在政务大厅一层门口,迎来了第一个走进大厅的办事群众。“您好,请问办理什么业务呢?”了解到对方的需求,要雪芳将他带领到审批三股涉农窗口。
“好多人第一次来办理业务,对大厅各窗口的设置不太了解,我们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引导,既能提高办事效率,也给群众带来心理上的舒适愉悦。”每次伸以援手,收到群众的一句“谢谢”,要雪芳打心眼里高兴和满足。
角色换位、主动服务,将“我是办事人”换位体验活动常态化推进,这是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生动实践。
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红色主题”“五减”“我是办事人”、专项整治等为抓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实在在的成果。该局局长李芳坦言:“紧盯群众、企业办事的难题、堵点,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将初心使命融合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上,在办好群众、企业关心的实事中彰显学习成效,这是我们最直接朴素的目标和方向。”
践行红色主题活动。以党员为骨干成立红色帮办代办专班,依托局机关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组建一支熟悉掌握业务流程、申报资料、办理时限、办理技巧的红色帮办代办队伍,对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实施介入辅导、上门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持续实施“五减”专项行动。减事项14项,减时限2644个工作日(压缩54.26%),减环节197个,减要件18件,22个高频事项实现零证明。
深入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紧紧扭住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这一重点,突出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专项整治服务态度“生冷硬”、主动服务意识差,工作纪律松懈、奉献精神缺失,审批工作不实、履职不力等,全面查找问题,深入抓好整改。
建立“两清单一台账”制度。以清单化方式“保落实”,逐一梳理完成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清单”“申报材料清单”和“推进调度台账”。局长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指定专人负责,变“被动审批”为“主动对接”,全程跟踪服务。实行周报告制度,及时向县级包联领导汇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服务实现“加速度”
“私人订制”“主题式”审批服务、“集成套餐”……这些都是近年来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新举,旨在从办事群众角度出发,减少办事环节,让群众少跑路、办成事。
无疑,高效提升服务水平是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全体政务工作者的极致追求。
在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运行股工作人员李颖所在的帮办代办窗口被称为“没有专家的专家门诊”。 该窗口通过建立“自愿无偿、纵横联动、全程帮办、重点代办、业务闭环”的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机制,业务涵盖企业备案、教师资格认定等高频民生事项,“整链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 “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切实让服务对象感受“零距离”的温暖。
今年年初,汾西县勍香盛源矿业有限公司项目单位负责人到政务大厅办理项目备案时,因缺少部分材料,备案工作一度中止。正在大厅督导工作的李芳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通过协调相关事项,审批一股业务人员主动帮助,圆满完成项目备案,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用实际行动跑出了汾西县审批服务“加速度”。
“想不到办事人员服务得这么热情,想不到汾西县行政审批局领导如此重视亲自督办,想不到短短二十分钟就拿到项目备案证,这真是让我们体验到了汾西县审批服务的最新速度!”勍香盛源矿业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连连说了三个“想不到”。
用心“五个零”服务,实现“百分百”满意。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服务方式,提出“五零”服务新理念,即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采取提前介入、特事特办、上门服务等措施,努力营造高效透明的服务环境。
倾情推出“集成套餐”服务。绘制工作路线,列清“总任务”,倒排时间、明确目标、细化工作举措。按照“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个流程、一个平台”的基本要求,推出60项面向企业和群众主题式服务“菜单”。开设“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配备高素质业务人员,热情答疑解惑,详细介绍“一件事一次办”,让企业和群众享受“VIP”便捷服务。
创新推行“私人订制、金牌服务”。为确保重点项目早审批、早开工、早投产,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逐一上门服务,现场交流互动、答疑解惑,一般情况帮着办,复杂环节领着办,关键手续盯着办,在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上持续发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铺设“快车道”。
监督达到“全覆盖”
早5分钟到岗,晚5分钟离岗,在汾西政务大厅的55个窗口,这一规定早已成为大家外化于行的行动准则。
“可别小看这5分钟,时间虽短,却是我们精神面貌的直观体现。提前到岗进入工作状态,让办事群众一进门就能办理业务,迟下班一会儿,哪怕为群众多办一件事,都能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赢得群众的好评和认可。”该局副局长郭宇红介绍。
为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工作,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多措并举持续创新监督方式。
为确保政务大厅的规范高效运行,在大厅的明显位置设立监督公示牌,公开监督投诉电话,选派两名品行端正、责任心强的退役军人担任监督员;各个业务窗口设立个人承诺监督牌;将政务运行股负责人、各窗口负责人电话公布在汾西政务服务网,接受群众的监督、投诉。
开展服务之星评选。通过《汾西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大厅服务之星评比实施细则》的实施,达到对标“最佳”,宣传“最佳”,充分发挥“最佳”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再升级、再深化,打造具有汾西特色的政务服务品牌,实现服务中心软件升级、形象提升,赢得广大群众普遍认可,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全面建立“好差评”制度,依托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体系。努力做到每个办事企业和群众都能自觉自主参与评价、每个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均可评价、每个政务服务单位和工作人员都接受评价。自“好差评”评价系统上线,共受理办结政务服务事项427件,参与评价率达100%,满意率达到100%,实现双100%目标。
切实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采用电话、微信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对部门业务人员进行多次培训,确保涉及“互联网+监管”27个业务部门整体联动,促进“互联网+监管”信息共享和监管协同;把涉及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其他行为等4类监管行为业务数据推送至“互联网+监管”系统,实时更新;围绕各部门履行监管职能相关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各类违法违规等信息,坚持及时报送,动态管理,实现监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
“政务服务永远在路上,我们就是要打造最有温度、最贴心的政务服务管家。”李芳言辞恳切地说。
记者 李卫红/文 王子轩/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