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综述

2021-06-26 10:25: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蒲县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综述

“蒲子名匠”命名大会

柳编技能大赛

蒲县“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恳谈会

农业专家王加强进行连翘栽培管理技术服务

蒲县籍在校大学生座谈会

人才公寓让外来人才安心安业

名师工作室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蒲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人才工作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尧师故里·才聚蒲邑”人才品牌为抓手,盘活人才资源,培育创新生态,为蒲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不竭动力。

  人才谋划上,坚持优先发展与深化改革并重

  蒲县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项目优先布局、人才环境优先保障”的工作方针,每年预算人才工作专项经费300万元。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行业主管部门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组,每年召开人才重点任务部署会,每季度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每月召开人才项目调度会,对出台人才政策、开展人才引进、解决人才待遇等重点人才工作事项定期研究部署。实行人才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县委政府指导、行业部门统筹、用人单位为主体”的人才工作联动机制,将与人才工作关系密切的39个职能部门划分为中心层、主导层、联动层三个层级,并由县财政分别预留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专项经费,重点用于人才的培养、激励、服务等工作。完善服务体系,实行“县局乡企”四级联动,在有关部门、企业设立人才工作站、人才服务站,人才指导员、人才信息员、人才联络员、人才服务员“两站四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才服务网络。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通知》《“蒲子英才卡”服务实施办法(暂行)》《蒲县高级人才公寓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明确人才投入、保障、激励等28项30条改革任务。强化过程管理和责任落实,建立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专项考核、专项约谈三项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快速推进、有力落实。

  人才培养上,坚持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并进

  统筹“外引”“内育”两个重点,聚焦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民生提质等重点工作,打造“优势政策、招商引资、中介机构、乡情纽带+人才”四大引才平台。2020年至今,先后开展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教师、医生、社区工作者等6次招聘,招引人才213人;从2017年开始,围绕教育、医疗、无抗饲料研发、马铃薯育种、生猪肉牛养殖等重点领域,以平均28万元年薪累计引进名师30人,面向全国高薪聘请名医3人,天津宝迪、茂州牛业、中科宏发等企业配套输送人才140余人,依托上海寰球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机构,柔性引进农业类专家5人。支持涉农领域机关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在不脱离专业的情况下到乡村企业兼职、领办合作社、开展创业,保留人事关系和工资待遇。深入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省校合作、与高校共建“12大基地”的有关精神,积极开展“县校合作”,同中国工程院李德发院士团队在全省率先建成构树无抗生物饲料研发院士工作站,同中国农业大学穆月英教授团队在全市率先建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同山西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同中国农科院、山西农科院、山西农大等科研院校建成4个实践实训基地。同时,拓宽本土人才选才视野,注重分类评价,评选县委联系高级专家19人;“蒲子名匠”30人,其中文化名家15人,乡土专家5人,科技创新人物10人;推荐入选全省“三晋英才”15人,形成了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人才使用上,坚持服务发展与服务人才并举

  既充分发挥人才推动发展的动力作用,又注重形成人才、孵化人才的资源效应。依托各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建立人才共享平台,打造“人才服务直通车”,开展行业内技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用、产业共促。精心组织开展“人才百村百企行”“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成立10个智力服务团,定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智力服务基层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培训覆盖1000余人次、免费体检300余人、解决实际问题600多个。实施人才“揭榜挂帅”制度,围绕产业、技术难题定期发布人才、技术、项目需求榜,设置“悬赏金”,打破资历、学历等方面的限制,强化结果导向,以结果论英雄,5名优秀人才通过成功揭榜纳入“蒲子英才卡”服务体系。发挥人才智囊和参谋作用,邀请有关人才参与经济政策、重要规划、重大科研项目的咨询、研讨和论证工作,组织优秀人才对县委、县政府工作建言献策,先后征集意见建议86条。围绕疫情防控,2020年组织全县人才开展了一次定向捐赠、一系列志愿服务、一轮科普宣传、一次特殊人群关怀、一系列关爱人才举措“五个一”活动,组织各类优秀人才捐款捐物5万余元,创作文艺作品35个,将4名赴武汉抗疫医护人员增选为“蒲子名匠·抗疫先锋”,每人给予2000元奖励,凝聚了人才抗疫的强大合力。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暨“蒲伊引凤·缘来有你”青年人才联谊活动,积极宣传省市县人才政策,以实际行动为企业解忧、为人才解难。倾力打造人才服务平台,在卫生、教育、文化等人才聚集部门设立“人才驿站”,在县高级中学、中医医院建成“名师”“名医”两个人才工作室,为人才开展学术交流、休闲娱乐、创新创作等活动提供平台,截至目前,各平台累计开展人才咖啡、学术沙龙、头脑风暴等各类活动200余次。督促农业农村、文旅、卫体、教育等部门组织专家人才常态化开展送技术下乡、送文化下乡、送教下乡等活动。依托“三晋英才”、市委联系的专家、“蒲子名匠”及各行业优秀人才,深入开展“名师带高徒”人才培带活动,名师带徒、传承技能,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蒲伊杯”杞柳编织创业技能大赛,培育储备各类年轻人才600余人,最大化实现人才裂变效应,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人才“雁阵效应”。

  人才激励上,坚持普惠政策与一事一议并行

  留才重在“留心”。为了让人才在蒲县找到归属感、获得感,创新推行“一房一卡一制度”。“一房”,即建立高级人才公寓。由县上出资1500余万元,建成30套高级人才公寓,配全沙发、电视、冰箱等家具家电,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可实现“拎包入住”,为外来人才提供温馨舒适的周转住房,目前办理了入住登记24套。“一卡”,即发放“蒲子英才卡”。明确创新创业、行政审批、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9大类18项优惠政策,建立人社、教科、卫体、文旅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人才服务联盟,设立人才服务专员,在医院、车管所、图书馆、旅游景区等地开通人才“绿色通道”,持卡人凭卡享受“保姆式”服务,目前已发放“蒲子英才卡”108张。“一制度”,即实行“县评县奖”人才职称评聘制度。对通过职称评定,但由于单位职称数量受限无法兑现相关待遇的优秀人才,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组认定,给予适当资金补贴;对在乡村振兴中涌现出来的“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土专家”“田秀才”“好村医”等各类实用人才,专门建立具有行业特色、有别于国家职称系列的职称评审办法,颁发相应证书,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建立“一事一议”人才发展支持激励办法,对引进的高端人才、高科技企业进行科研经费补贴,对引才主体进行引才奖励,对突出贡献人才进行政治激励。先后向李德发院士团队拨付200万元科研经费,向中科宏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拨付100万元引才奖励资金,将5名专业技术人才工资待遇纳入财政列支,提拔3名农村实用人才和12名专业技术人才走上科级领导岗位,为27名企业高层次人才发放高层次生活补贴68.6万元。

  回顾“十三五”,蒲县创优人才环境,紧密衔接产业需求、企业需要,精准引才、长久留才、高效用才,加速集聚了人才优势,推动形成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展望“十四五”,蒲县正汇聚蓬勃发展的“蒲县智慧”,为奋力夺取转型出雏型开局新胜利,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提供强大动力。(张鹏 李祥


  6月22日,在蒲县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蒲县签订“共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协议。 蒲县教授工作站的成立是蒲县推动产学研平台共建的重要一步,也是深化县校合作交流的成果展示。双方将在农业科技研究、技术推广示范和成果转化应用、农村管理人才、实用人才的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大学穆月英教授团队在理论政策研究和科研技术上的优势,依托中国农业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将更多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引入蒲县,进一步提高蒲县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以“县校联姻”模式为助力蒲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和打造山区“三农”发展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教授工作站成立后,蒲县将始终秉持人才强县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竭诚为教授团队提供便利、解决困难、创优服务,全力保障工作站的顺利运转和作用发挥。


  6月21日,山西中医药大学与蒲县共建教学医院揭牌仪式在蒲县中医医院举行。 共建教学医院是将医疗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医疗卫生单位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教学医院揭牌后,将深化山西中医药大学和蒲县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以教学带动医疗,以医疗促进教学,充分推动实践和理论的良性互动,推动医、教、研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今后院校双方将在人才队伍培养、医院科学管理和护理技术创新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医院、学校、学生多方共同发展的有效模式,促进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图片由蒲县县委组织部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