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选优配强“领头雁” 换出基层新活力

2021-07-17 09:12: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选优配强“领头雁” 换出基层新活力

——浮山县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工作

图为县四大班子会议研究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图为原北王乡北张村选民凭选民证领取选票

  核心阅读

  浮山县紧抓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试点县工作契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发挥“先行者”“探路者”作用,坚持“三高”要求,下好“先手棋”;建立“五优”指数,把好“选人关”;严把“四零”关口,打好“主动仗”,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和后续工作,村“两委”班子达到了结构历史最佳,一场选优配强、强基固本的决胜画卷完美收官。

  “最开心的是为群众服务的贴心人又当选了!”2020年12月24日,当得知选派干部梁雍康连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浮山县天坛镇东鲁村村民王向丽激动地说。

  村民们说,梁雍康积极为村里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联系上级资金400余万元,新打机井3眼、铺设砂石路6390米、铺设灌溉管道6659.83米,成功将3100余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大伙儿打心底里希望他连任。

  当天,正值浮山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日,东鲁村的成功换届选举正是该县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一个缩影。

  截至2021年2月,浮山县125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全部高质量完成换届选举和后续工作,试点工作全面完成。

  通过换届,全县“两委”干部中35周岁以下的达到147人,36岁至45岁的127人,46岁至55岁的237人,每个村“两委”班子中至少1名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年龄最小的22周岁,老中青梯次趋于优化。125名村党支部书记均为高中及以上学历,“两委”班子成员中党员干部占76.5%,平均年龄44.6岁,较上一届降低7岁,村“两委”班子达到了结构历史最佳,一场选优配强、强基固本的决胜画卷完美收官。

  坚持“三高”要求 下好“先手棋”

  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城乡基层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城乡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浮山县高度重视此次换届试点工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布局,制定出台科学有效的换届工作意见,构筑起“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换届”的良好格局。

  “县委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2次推进会、3轮乡镇书记座谈会进行思想动员、政策引导、研判部署,将125个行政村分为示范村、合并村、选派村、难点村四类区别对待,示范村先行当样板、合并村遴选竞职位、选派村务实赢口碑、难点村包联早介入。”浮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乔俊介绍。

  换届选举期间,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县委书记每周至少入村一次,实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县四大班子成员每人包联1个乡镇、1个示范村、1个难点村,乡镇党委成立大专班、重难点村成立小专班,党委书记带队下沉到村宣传政策、了解民意,连续组织开展3次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主题的党日活动,累计有3200余名党员入户走访10000余人次,全县上下形成齐心抓换届的良好局面。

  建立“五优”指数 把好“选人关”

  浮山县张庄镇徐村24岁的优秀返乡大学毕业生冯燕在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又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她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徐村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有很深的感情,虽然肩上的担子很重,压力也比较大,但我会继承老班子的好传统、好作风,发挥年轻人的干劲、冲劲和闯劲,蹚出一条适合徐村发展的路子来,让村民挣上钱。”

  在她的带领下,全村依托麦科蔬菜合作社发展了大棚蔬菜;整合50余亩发展“桃王九九”产业;两个自然村分别兴建了150kw、100kw村级光伏发电项目,一年可为村集体带来收入19万余元,集体收入增加了,干群关系亲密了。

  政治品格优、能力素质优、作用发挥优、工作作风优、年龄结构优……浮山县旗帜鲜明提出选贤任能“五优”标准,坚决把“守摊子”的干部退出去,把“闯路子”的干部选进去、用起来。

  政治品格优。坚持政治标准第一位,建立“正负两个清单”,把政治上不合格的人坚决拒之门外,真正将对党忠诚、立场坚定、为民务实的人选出来挑大梁。特别是对“一肩挑”人选,谨慎把关、提前审核,把最合适的人“筛选”出来。

  能力素质优。对农村工作熟悉、带富能力强作为摸排的两个硬指标,注重学历条件,突出能力素质,通过现场预审、考试预选、实战预测等方式,全面了解人选的组织协调、应急处突、理论水平、群众工作等综合能力,切实将思路清、办法多、善服务、敢担当的干部选入村“两委”班子。

  作用发挥优。重点考察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重点工作表现,对在壮大集体经济等重点任务中落后的、“红黑榜”中被连续2次列入“黑榜”的38名“两委”主干,予以坚决调整;对长期“等靠要”的42名主干进行谈话劝退;对61名务实担当、工作成绩突出的主干予以留任。

  工作作风优。在坚决守住“15个不能”的基础上,对个别曾受处分的候选人深度研判、慎重使用,重点考验候选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情况,对群众反映强烈、基础不牢的人选,坚决不予使用。

  年龄结构优。换届后,全县“两委”干部中35周岁以下的达到147人,36岁至45岁的127人,46岁至55岁的237人,每个村“两委”班子中至少1名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年龄最小的22周岁,老中青梯次趋于优化。

  严把“四零”关口 打好“主动仗”

  浮山县突出乡村振兴主体地位,结合村“两委”班子任期调整、推进村“两委”主干“一肩挑”实践、合并行政村融合等试点工作实际,提出干部选用“四零”目标。

  违纪行为零容忍。做到“四查四清”,换届违纪违法问题做到署名举报、内容具体、拉票贿选、群众反映“四必查”,先后对676名村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对8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做到综合研判清底、专项审计清账、全力整顿清零、广泛宣传清风“四清”。

  矛盾问题零上交。实行乡镇班子成员包村、村组干部包片、党员联户包人“三包”机制,坚持候选人必谈、退出干部必谈、新任干部必谈、落选干部必谈、涉访群众必谈“五必谈”,利用“大喇叭”、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宣传政策、了解民意、化解风险。换届期间共化解矛盾问题21起,做到了小矛盾不出乡、大矛盾不出县。

  疫情防控零报告。严格“两控两码”,卫体部门提前制定换届疫情防控方案,利用大数据对返乡人员提前预判、建好台账,有效控制重点地区人员、重点人群返乡,合理布置现场、设置警戒线、配备隔离间,选举前一天提前预演,做到疫情防控和换届选举两不误、两保障。

  换届程序零瑕疵。细化“一册两图”,坚持统一部署、统一培训、统一宣传、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指导、统一研究、统一建档、统一任命、统一荣退的“十统一”原则,分别印制指导手册和“两委”换届流程图,清晰展示党组织换届工作8个步骤和村(居)委会换届工作6个步骤,引导工作人员按图索骥,确保标准统一、流程一致、精益求精。

  整装上马,任重道远。浮山县村(社区)“两委”成功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是为接续乡村振兴和“十四五”开局打响了第一枪。通过换届,一大批讲政治、有能力、敢担当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两委”班子,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替。

  新班子新使命新征程。浮山县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接续奋斗,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奋力谱写新时代浮山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记者 王长波


党建引领开出“奋进花”

——浮山县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我们村原来可乱哩,现在好啦,咱臣南河的村容村貌在县里数一数二,我们村民出去觉得特有面儿!”2014年前的臣南河,还是一个信访矛盾突出、荒滩荒坡众多、交通不便、缺乏集体经济收入的小村庄。年轻的退伍军人鲁青海返乡担任村支部书记后,“两委”班子历时8个多月,实现了300亩荒滩全部造地;投资24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文化广场、卫生所、农家书屋、文化娱乐活动室等公共文娱场所;投资350余万元,建设了涵盖道路拓宽、污水管网改造等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成立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和农业综合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露地蔬菜和水面养殖等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现在的臣南河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改观巨大的臣南河村,在浮山并非特例,只是党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浮山县聚力抓党建、夯基础、促发展、提效能,下大力气选优配强农村“领头雁”,多措并举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增强了党建对乡村治理、疫情防控、安全稳定等各项重点工作的有效引领,提振了干部队伍精气神,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

  着力重塑队伍结构 振奋干部精神风貌

  “我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家乡摆脱贫困。”“大家帮助我们家摆脱了贫困,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带领大家致富。”刚刚从山西大同大学毕业不久的冯燕,怀着一腔热情,回到家乡张庄镇徐村,成了村里的“95后”书记。

  2020年8月,浮山县被确定为全省“两委”换届试点县,率先开展了换届工作。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坚持下深水摸排、用真情动员,大力度回引了一批有朝气、有魄力、年富力强、干劲十足的青年人带着青春、带着知识、带着责任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换届后,全县村“两委”主干均为高中以上学历,平均年龄较上届降低7岁,每个村至少有1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切实优化了农村“带头人”队伍,实现了学历结构、党员比例、女干部比例明显提升,年龄结构明显下降的“三升一降”优化目标,以违纪行为零容忍、矛盾问题零上交、疫情防控零报告、换届程序零瑕疵“四零”导向高质量完成了换届试点工作任务。换届后,紧锣密鼓部署五项措施,以干好开门一件事、上好任职第一课、传好新老交接棒、配强导师帮带团、启动专项提升月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

  2021年县乡换届工作启动,浮山巩固农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坚持日督导、日调度、周提醒,圆满选出了结构合理、能打硬仗的优质团队,产生了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口碑良好的县乡两级领导班子。乡镇班子成员中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的比换届前提高了8.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提高了8.2个百分点;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比换届前下降6岁,其中35岁以下领导班子成员比换届前提高了8.1个百分点,全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极大优化。

  同时,浮山县以全省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紧盯“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重实战、高效率”目标,以大改革的思路、快改革的节奏、真改革的决心、硬改革的气魄、强改革的举措,在党政机构、事业单位、乡镇机构改革中,同步推动单位设置、干部配备双优化,提拔重用优秀干部到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工作一线,全县干部队伍服务意识、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提升,班子队伍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创新优化制度机制 提升工作落实质量

  “今天村里组织大家对支部测评呢,走,咱一起过去看看。”2017年,浮山县在农村党组织中,探索推行了以党员说事、支部议事、群众评事为主要内容的“三事”制度,农村党员按居住位置划分包片区域,收集片区内群众的矛盾问题,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集中说事;对事关村级发展的大事、不易解决的难事,进行集体讨论商定,研究推进措施;年终组织党员公开述职,接受群众代表现场质询和测评,推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事”制度推行的第一个月,村民们就纷纷找上门,向党员反映问题。原米家垣乡牌子窑村民意记录卡上一条“村民住房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引起了班子成员的注意。当天晚上,村“两委”班子连夜召开议事会,了解村民住房情况,积极向乡党委咨询政策,作出了贫困户危房搬迁的决定。会后班子成员反复摸底研判、协调沟通,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集中搬迁工程。

  了解鸡苗市场价格和品质、安装光伏发电板、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召开牲畜防疫知识培训、硬化绿化道路、接入互联网……4年多来,在“三事”制度的持续推行下,村民诉求渠道得以畅通,农村党员通过“三事”制度累计帮助群众办实事一万余件,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良好局面。

  同时,浮山县2018年在全县创新推行“党员设岗定责践诺评星”制度,每名党员结合党支部、党小组职责及工作分工,设立参与党内事务的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和目标,自觉开展相应工作;在驻村工作队中推行考勤、请销假等7项管理制度,通过县级每周一次暗访、乡镇每周两次夜谈、派出单位每周一次慰问,激励驻村干部助力脱贫攻坚。2019年起推行“全域党日”,全县300多个党支部统一时间、统一主题、统一程序开展党日活动,围绕县委中心任务,坚持“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不断提升党建服务业务水平。2020年推行“红黑榜”制度,采取每月一排名方式,将作用发挥好的农村支部和支部书记纳入“红榜”,表现差的纳入“黑榜”,实行“末位淘汰”,激励发挥作用……

  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服务事。通过狠抓制度完善落实,全县上下呈现出了“制度调动千千万”的良好氛围,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也日益增强。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浮山县迅速动员各方力量,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建立临时党组织,城市领域建立了4大防区30个片区,乡镇以村为单位划小了单元格,在隔离点和交通站卡等重点区域建立临时党组织,共建立临时党支部74个,临时党小组79个,织密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疫情防控网。广大党员带头,将村民、社区居民、在家大学生、离退休干部纳入防疫队伍,建立了“一张清单、一张连心卡、一码双证”的闭环式人员联防管控办法,将信息汇总、设卡值守、重点人员管控、环境整治、舆论宣传、物资供应等重点工作责任到人,做到了组织有号令、党员有担当、群众有行动,为抗击疫情画出了最大的“同心圆”。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为真正建强支部,浮山县自2020年起,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支部联系点制度,每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包联一个标杆支部、一个后进支部、一个农村选派干部支部,定期入村调研、解决实际困难。党员个个奋勇争先,在全科网格的规划部署下,按照就亲、就近、就熟的原则,包政策宣传、包脱贫攻坚、包环境整治、包矛盾化解、包安全生产、包产业带动……神山大地处处都活跃着“扁担先锋”的身影。

  砥砺再扬帆,奋进正当时。在坚强的党建引领下,浮山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临浮高速即将开工,丞相河大桥和引沁入浮工程建设正酣,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浮山咥一碗”刀拨面连锁店遍布平阳大地,全域旅游正在擘画……县委办好“三件大事”、做好“五篇文章”、打造“一地一区一城”的发展规划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大美浮山的美好画卷正在人民眼前徐徐展开……(靳芳芳


  浮山县东张乡积极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桃王九九”桃树产业,实现村民多元化增收。目前东张乡“桃王九九”种植面积约5000亩。到盛果期后每亩地可产商品桃250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3.4元计算,每亩毛收益8500元,纯收益5000元左右,极大改变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

  翟振华


  山西健智道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浮山县北韩乡南庄村,公司采摘太岳山南麓的原生态无污染纯野生连翘叶片,采用现代设备结合传统制茶工艺精心炮制而成的“健智道”连翘叶茶系列产品(连翘叶红茶、连翘叶黑茶、连翘叶绿茶)备受市场欢迎。

  记者 王长波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浮山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