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领导看望慰问一线武警官兵和退伍老军人

2021-08-05 09:26: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县领导看望慰问一线武警官兵和退伍老军人

张安文看望退伍老军人 付燕保 摄

霍俊波慰问县武警中队官兵 闫艺政 摄

  在“八一”建军节前夕,汾西县委书记张安文看望慰问了县人武部官兵、退伍老军人,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送上诚挚祝福。县委副书记王瑞一同慰问。

  在县人武部,张安文向全体官兵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对他们长期以来为维护和促进汾西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尤其是在拥政爱民、军民共建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希望全体官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部队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好征兵、武装动员、民兵训练、抢险救灾等重点工作,努力提高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和部队全面建设水平,真正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人民武装队伍。

  在退伍老军人马耀庆家中,张安文与老人促膝交谈,详细询问了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为他送上了慰问金,叮嘱老人保重身体,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他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军人家庭。

  本报讯 在“八一”建军节期间,汾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看望慰问驻汾武警官兵和退伍老军人,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副县长刘元建,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郑相如一同慰问。

  在县武警中队,霍俊波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全体武警官兵长期以来为汾西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希望武警中队要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好驾、护好航。

  在退伍老军人侯青俊家中,霍俊波与老人亲切座谈,详细询问他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并送上慰问金,感谢他为国防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希望老人家保重身体,安享晚年生活。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部队军人和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电影《山桃花》首映

  以远嫁汾西的大学生宋学琴的感人事迹为原型,以其自立自强的创业经历为框架,讲述“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热血奉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历程

  本报讯 7月23日,电影《山桃花》首映式在临汾中影国际影城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朝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珍,副市长王云,汾西县委书记张安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石莹,市人大研究室主任孙岩,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文魁,县政协主席乔建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国锋,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文挺,副县长王锁平出席首映式。

  出席首映式的还有山西影视集团副总经理刘铁军,山西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厂长王剑,影片导演以及主创人员等。

  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共临汾市委、临汾市人民政府、临汾市委宣传部、中共汾西县委、汾西县人民政府、汾西县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共同出品的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电影《山桃花》,以远嫁汾西的大学生宋学琴的感人事迹为原型,以其自立自强的创业经历为框架,讲述了新时代“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宋学琴,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脱贫攻坚一线倾情投入、热血奉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历程。《山桃花》是一部唱响时代主旋律,凝聚发展正能量,体现艺术追求,反映群众生活的精品力作。

  据悉,电影《山桃花》被列为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2018年电影剧本孵化计划项目,国家电影局2018年精品电影扶持项目,山西省电影局2020年扶贫题材电影重点扶持项目。

  张安文在首映式上对《山桃花》做了简要介绍。他说,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时刻,电影《山桃花》的上映,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对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汾西县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领,围绕高质量转型、高效能治理、高品质城镇的发展目标,着力强化项目建设、人才强县、营商环境、开放创新、生态保护五大支撑,奋力谱写新时代“富民强县、美好汾西”新篇章。

  李朝旗指出,在举国上下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时刻,隆重举行电影《山桃花》首映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以这次首映式为契机,深入学习时代楷模宋学琴同志的工作作风和高尚品质,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从先进人物身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为我市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进一步助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矢志奋斗,共同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身边榜样

  原型

  宋学琴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和乡亲们一起创业,一起发展扁桃。我的经历能被拍成电影《山桃花》,我感到特别荣幸。我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汾西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我的支持,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常怀感恩之心,带领的大家共同发展扁桃,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导演

  武刚

  《山桃花》这部电影是在我们国家全面取得脱贫攻坚胜利时期拍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有时效性又有时代性。为什么具有时效性呢?因为是我们在国家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之后把这个影片拍完的。时代性呢?是我们不仅在影片当中选择了脱贫致富的主题,而且影片当中还注入了在脱贫之后永不返贫的一个概念。

  演员

  钟小丹

  作为一名演员,应该积极参与到这种主旋律的、有社会正能量意义的影片当中,《山桃花》就是这种能给人以正能量、接地气、有社会意义的主旋律作品,我很荣幸参演这部影片。

加快疫苗接种 筑牢免疫屏障

汾西县紧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8月2日,汾西县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汾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出席并讲话,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文娟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相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县卫体局通报了全县疫情防控形势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严峻性和紧迫性,切实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全面启动行之有效的防控机制和措施,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加快疫苗接种,把疫苗接种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统筹推进不同年龄段人群接种工作,强化组织发动,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引导群众主动接种、及早接种,全面提高疫苗接种人群覆盖率,筑牢免疫屏障。要加强退烧类药品的监测,实行销售实名登记,及时筛查发热等重点人员,确保管控排查到位;要强化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对中高风险地区、重点地区返汾人员,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等手段,及时排查到人头,确保全部纳入管控范围;要加大汽车站、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排查力度,强化进口冷链物流管理,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要切实扛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一级传导一级、压茬推进,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守住疫情防控这条底线。

持续打击 强化监管 联合防范

汾西县部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

  7月29日,汾西县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

  会议要求,要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持续强化侦查打击、预警防范、行业监管,努力从源头上铲除犯罪滋生土壤。要坚持“精准宣防”的理念,公安机关要提出打击、防范工作对策和建议,指导开展防范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扎实做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各乡镇(社区)、县直各单位要加强本地区本部门人员的防诈知识培训,提高群众自身的识骗、防骗能力,营造“人人识诈、全民防骗”的浓厚氛围。


结合实际 科学引导 层层把关

汾西县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8月2日,汾西县召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副县长王锁平出席会议。会上,编制单位汇报了编制思路及编制成果。

  会议指出,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村庄建设的“龙头”,也是引领乡村发展的纲领。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要层层把好规划关,使规划既符合各村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要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结合村庄特有资源,因村施策,依据村庄特色,确定规划类型;要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六乱”整治等相结合,着力探索“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机制、方法和内容,科学引导村庄建设。各编制单位要将规划编制工作再细致、再调研、再修改,保障规划实施落地,切实发挥好村庄规划的引领作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核酸检测应急实战演练

  8月2日,汾西县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应急实战演练,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演练现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引导市民分批、有序进行扫码、测温、身份信息登记;医务人员则逐个验表核对进行采样,确保“对号入座”无差错。整场实战演练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工作人员忙而不乱,群众有序进场退场。闫艺政

紧盯目标 细化任务 狠抓落实

汾西县召开经济运行“补考进位”工作调度会议

  7月27日,汾西县召开经济运行“补考进位”工作调度会议。会议要求,要坚定补考进位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盯目标,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将任务细化到每一个项目中;要扭住重点难点,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千方百计攻坚,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经济指标;要加快全面排查摸底,加强定期调度,建立和完善联动会商调度机制,及时对所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监测预警,找到影响发展的痛点堵点,全面进行分析研判,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科学进行全年布局;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牵头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日常调度作用,抓项目谋划、抓项目入库、抓项目开工,确保圆满完成经济工作目标任务,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汾西县举办文化惠民文艺汇演

  7月30日,汾西县举办“党在我心中 永远跟党走”文化惠民文艺汇演。全县的文艺爱好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文艺才能,编排出了优秀的文艺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有舞蹈、歌曲、太极表演等。不仅展示了汾西县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离退休干部传递正能量,再作新贡献的思想品质,更展示了老干部对党的深情,对伟大祖国和美好生活的热爱。

  闫艺政 摄影报道

沟堡村乡亲们“最亲的人”

辛慧

  沟堡村地处汾西县团柏乡的吕梁山麓,曾经的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单一,是多年的国家级贫困村。如今,这个多年的贫困村终于顺利脱贫,村里的道路畅通了、自来水进户了、产业兴旺了、威风锣鼓敲起来了。沟堡村民深有体会地说,我们村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都是因为党的好政策,都是因为有一位“钉”在扶贫第一线、敢啃脱贫“硬骨头”、带领我们脱贫的好书记韩治国。

  2017年4月,临汾广播电视台选派扶贫干部时,时任后勤保障部副主任的韩治国毅然报了名,成为一名扶贫干部,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住进了汾西的小山村。

  2019年初,韩治国身兼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乡挂职副书记,一肩三挑,两名刚驻村的新队员对村情民情不熟悉,扶贫政策、工作程序不了解。韩治国利用晚上和吃饭时间给新队员讲解扶贫政策和县、乡的工作部署,手把手教他们资料收集、登记、制表、装册,带领新队员挨家挨户登门拜访,熟悉情况,增加感情。经过一段时间培训,新队员适应了工作环境,进入了工作状态,工作队整体效率有了较大提升。

  一是打通致富路。沟堡村的地势决定了行路之难,他和村干部多次协商,决定先从修好路、促脱贫开始,2019年秋,在国家政策引领下,沟堡村四好公路拓宽工程开工。面对重重困难,他挨家挨户走访协调,费尽口舌,说服村民,处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拆除多占的围墙,保障了道路的正常施工,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下,道路两旁的电线杆终于移完,道路拓宽工程如期完工。二是维修饮水设备。为解决村民吃水用水老大难问题,他积极协调临汾广播电视台出资5万元购置了供水设备,帮村民把井水抽进水库,解决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三是翻新村委,美化乡村。原来,沟堡村委只有一间年久失修的办公室,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以及包村干部都挤在一间屋子里办公。他组织协调对原来的学校及村委办公场所进行了翻新和装修,临汾广播电视台出资8000余元购买电料、灯具支持村委会改造建设。装修后新增加专门的脱贫攻坚作战室、爱心超市、文化活动室等,美化、绿化、亮化村委院子,使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县乡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四是坚持产业振兴,增强“造血”功能。为了使乡村从脱贫走向振兴,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从强产业着手,发展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入网,韩治国又带领广大村民热火朝天的发展红薯种植与深加工项目,制作红薯粉条、粉面儿、粉皮、粉带,并利用网络把沟堡村的产品推向全国。

  驻村工作以来,韩治国坚持初衷,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19年5月,村民郝国生、郝兰记等三人乘坐的农用三轮车在邻村路口发生交通事故,人被送往医院治疗,韩治国闻讯后,买了400多元营养品专程前往看望慰问;村民郝记元住在村外,多年来吃水都是车拉肩挑,遇雨雪天更是不便,韩治国与县水利局联系,申请了400多米的免费水管,帮他家接通了自来水;郝建康家里建新房、郭甲生家栽红薯、郝范记家种玉米,都有韩治国埋头干活的身影……

  一件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一句一句真诚暖心的话,让韩治国的心和村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帮扶工作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扎实了根,开出了花,结成了果,韩治国也成了沟堡村乡亲们“最亲的人”。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