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树牢高质量转型发展理念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1-08-20 09:19: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树牢高质量转型发展理念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吴勇实地调研环保和疫情防控工作

吴勇实地调研环保和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侯马市委书记吴勇实地调研环保和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高质量转型发展理念,提高站位、认识差距、抓住重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临汾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针对关键环节和风险点,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举措,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发生逆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在上马办驿桥村高灌站5号坝,通过现场查看和实地调研,吴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水环境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按照科学治理、系统治理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面推进水环境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要因河施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水系治理与城市发展、生态保护有机融合,切实做到污水应收尽收。要强化源头管控,提高水环境质量,切实做到守水有责、护水担责、治水尽责。要强化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成为水污染防治的参与者、监督者、共治者,通过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要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水平,推动环境污染整治、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在侯马市人民医院,吴勇按照规定流程,详细了解了患者入院、预检、分诊各环节防控措施及医院导诊检测人员防护、门诊患者人数等情况。吴勇强调,医院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战场,务必严格落实防控工作要求,规范接诊处置流程,强化发热门诊管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实行高质量精细化管理,把“细严实”贯穿院感防控全过程,完善防控管理制度、规章和流程,做到科学防护,真正把院感做到风险最低,漏洞最小。要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坚决守住防止院感底线,备足防护检测设备,严格规范防控流程,加强科学管控和监测预警,提高疫情处置能力;要加强医务人员、医院工作人员、病人及其家属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建立健全台账,实现闭环管理,以务实的作风把各项防控举措抓紧抓实抓到位,切实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要科学布局接种点,合理配置工作人员,优化接种服务流程,努力提供更加便捷规范、优质高效的接种服务,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进度。要高度重视医疗和防护物资的保障供应,全力提升医疗、防护物资产能,做到常态化储备、适当超前储备。要落实好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措施,按照风险等级最大限度地有效使用防护物资。

  在大西高铁侯马西站,吴勇详细了解了疫情防控布防工作及措施,要求高铁站工作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常态化不是正常化,低风险不是零风险”,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待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管控措施,把保持安全距离、佩戴口罩、规范扫码等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要坚持统筹协调,优化完善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突能力,综合分析研判形势,筑牢安全防线,守住防疫底线,切实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社会环境。吴勇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工作任务重、强度大,高温天气也给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带来双重挑战,要科学调配人员力量,合理安排轮休,避免疲劳作战;要多关心一线防控人员,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合理调配医护力量,统筹调配医用物资,把对一线人员的关爱落到实处,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吴勇特别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临汾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时刻保持战时状态,一丝不苟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全市重要公共场所要设置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疫情防控宣传服务台,室内要张贴海报,显著位置要悬挂标语横幅,疫情防控宣传员要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室内要循环播放防控知识等内容,切实发挥好提示提醒的作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要充分发挥作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宣传,画好“同心圆”;要充分发挥住宅小区“网格化”管理优势,加强疫情防控健康知识及各项防控举措的宣传力度,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形成网格化、地毯式、全覆盖的宣传效果,做好疫情排查,管控到户,服务到人,确保疫情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切实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 (冯瑞 马兰 文/图)


抓紧抓细抓实防控措施 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黄晓君调研新冠疫情和畜间炭疽疫情防控工作

黄晓君调研畜间炭疽疫情防控工作

  8月16日,侯马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晓君调研新冠疫情和畜间炭疽疫情防控工作。

  在高速西口和上马超限站,黄晓君详细了解执勤人员各项工作流程,听取疫情防控卡点工作总体情况汇报。黄晓君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措施,以高标准、严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把好各道关口,做好重点人群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好一线执勤人员工作,加强统筹调度,强化物资保障,综合运用各类技术手段,着力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水平,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坚决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茂洲牛业和斗龙沟养殖场,黄晓君详细了解畜间炭疽疫情防控措施,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炭疽病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多雨高温高湿,是该病的高发多发季节。黄晓君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协调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要对重点场所全面排查,加强调运监管,做好环境和运输车辆的清洗消毒,严禁无检疫证明调入牛羊及产品,坚决防止疫情发生;要加强培训和宣传,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殖户家中,宣传炭疽的危害性和防控基本知识,提高广大养畜户自我防范意识;要加强应急管理,严格疫情报告制度,确保发现情况及时规范处置。(李壮 文/图)


以演促练 以练备战

侯马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进一步健全快速响应机制,提高疫情处置应急能力,检验并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水平。8月12日,侯马市在凤城乡北王村、高村乡上平望村、上马办、张村办西里村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当天下午的演练采取实战模式,实行真人真采真检。演练模拟工作人员核酸检测中出现阳性检测病例后,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

  本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实操演练,设置测温区、等待区、信息登记区、采样区、物资保障区、临时隔离区、医疗废物处置区等相对分开区域。

  每个区域采用物理隔离方式进行硬隔离,布置警戒线,张贴一米线保持距离并设置流程线路图,以确保人员为单向流动。

  演练中,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应急演练要求,组织居民进行身份验证、核酸采样等,并引导居民排队等候、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我们要提醒居民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时刻保持应急状态。通过本次演练,发现问题、查缺补漏,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保障辖区居民的健康安全”侯马市路东办事处副主任李冰表示,“通过实战演练,我们社区也会吸取经验,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新的办法,确保在全员核酸检测中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社区基层干部朱桦说。

  通过此次演练的开展进一步完善了全员核酸检测预案,检验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优化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做到每个环节闭环管理、无缝衔接,为应对突发疫情状况积累了经验,为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奠定了基础。(王登博 王益滨 文/图)


整治农村“六乱” 建设美丽乡村

  早上7点半,侯马市干部群众走上街头,拿起清扫工具,开动大小车辆,对乱堆乱放的柴堆、杂物、小广告等集中清理……这是该市农村“六乱”整治行动的一幕。

  侯马市在2020年基本实现自来水、天然气、污水处理、旱厕改造、集中供暖、垃圾集中处理“六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又通过“拆、清、整、绿、建”五项措施,打响了农村“六乱”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侯马累计出动车辆1600多次,出动人员5000余人次,拆除违建40多处,清理垃圾17200余吨,消除了大部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乱排现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环境整治三分在治,七分在管,侯马市着眼长远,采取农村垃圾分类“3+4+2”模式:“农户减量粗分、保洁员二次分拣、清运中心三次分收”三级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分类;“大件垃圾、生产垃圾”特殊分类。初步确定在首批示范村先行先试,努力探索一套简易方便、体系成熟的“侯马样板”。同时,“美丽乡村一站通”微信小程序、“积分商城”等创新管理,积极探索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张明)


“满格电”照亮乡村振兴路

图为国网侯马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用户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排查处理

  “徐师父,你家里申请的电表,下午就会有人上门帮你安装。”8月10日,国网侯马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马庄村便民服务中心,正在为村民徐英杰申请安装电表业务。

  随后,工作人员又来到侯马市西里村、小里村为村民提供各项用电服务,同时还向村民发放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电力设施保护等宣传资料,手把手帮助村民下载“网上国网”,并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耐心指导村民安全用电。村民们对该公司工作人员尽职尽责、优质服务表示诚挚的感谢!

  为更优质的推进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贯彻“六乱整治”工作要求,解决农村用电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该公司台区经理结合乡村配电设备安全化、标准化整治契机,全面开展电力服务,在便民服务点进行代收代办服务,电话联系线上服务,特殊用户上门服务,真正实现“线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上门办、帮你办”的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三零”“三省”“三公开”服务,全力满足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今年以来,该公司坚持优化服务为民生理念,深化网格化服务模式,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台区经理的综合业务能力,着力提高入驻后便民服务的质效。截至目前,已完成低压线路整改25.65公里,更换破损表箱75只,现有30余人次台区经理入驻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用电业务110余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26处,开展志愿服务15次。

  下一步,国网侯马市供电公司将继续倾心服务乡村振兴,切实履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亮“绿灯”,开“通道”,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电力保障,让乡村振兴步伐走得更快、更稳、更好。

  王珊珊 成建军 文/图


“小”村医有大担当

  作为侯马市新田乡马庄村的一名乡村医生,19岁从学校毕业后就回村行医。22年来,樊满玲的生活已经和全村老百姓紧密相连。她只是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村民少受病痛折磨,用心、用情守护村民健康。

  “3月29日、30日在新田乡卫生院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的人中,还有110人没有接种第二针,请于明早8点来接种,来时请携带身份证、佩戴口罩,大家相互转发一下。”5月20日,樊满玲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出这样一条信息,像这样的信息她每星期都要发好几条。

  今年41岁的樊满玲出身中医世家,外祖父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母亲尤根英女承父业,先后担任村里的村医和党支部书记,后来因为工作繁忙,动员学医的女儿樊满玲回村挑起乡村医生的担子。

  受外祖父和母亲的影响,回到村里的樊满玲多年来默默践行着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仁心仁术,造福人民,被村里百姓称为“最美乡村医生”。曾获得“临汾市十佳乡村医生”,她所在的村卫生室多次荣获“先进村卫生室”“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必须要有耐心、有和蔼可亲的态度,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樊满玲说。

  樊满玲学医悟性很高,年轻好学,基础扎实,医德高尚,男女老幼的常见病力求做到药到病除,让群众治好病、少花钱,附近村民不惜跑远路来找她看病,这让她成了一方知名的全科医生。

  20多年的乡村医生生涯使得樊满玲对村里1700名村民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在樊满玲的心里,装着一本马庄村村民的“健康档案”:村里哪些人是慢性病、重症病人,哪些人是“老病号”,她走到哪里,就调查到哪里,并根据病人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

  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村里谁有了急病,一个电话她就及时赶到,遇到家庭困难的病人,经常不收诊费,并且减免药费。

  91岁的郭喜堂是一位高血压患者,自从村卫生室给村民建起健康档案后,他在家门口就能定期检查身体,既方便又省钱,樊满玲成了他和马庄村村民的“健康管家”,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健康,说起村卫生室的变化,他的体会最深。“樊大夫不定时来看我,有时一个月有时二十天。我也会去找她,药吃完了我就去卫生室取。樊大夫待人很和睦,检查也很准确、很细致。”

  近年来,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马庄村也全面推行了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孕妇保健、慢性病管理、重症精神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樊满玲每季度为村里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检查一次;为怀孕妇女进行5次产前检查、2次产后检查;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检查等等,这些看似琐碎而繁杂的工作,樊满玲始终以最饱满的热情去做。

  22年来,樊满玲在农村卫生事业中像一头老黄牛默默耕耘,把青春都奉献在了守护村民健康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中。对此,樊满玲无怨无悔。“把病人从痛苦边缘解救出来,下次生病了,他还会来找你,能获得这种信任,那是一种特别的喜悦,也是我最满足的事情。”樊满玲说。(王登博)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