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村美人和业兴新画卷
——霍州市深入开展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纪实
美丽庭院舒适宜居
乡村生活惬意和谐
美化街巷扮靓家园
特色文化墙
田园景怡人
乡村换新颜
文化长廊乡韵悠远
蝉声消退,秋天来了,穿梭于霍州市乡村田野,伴随着令人陶醉的乡土气息,一幅幅美丽宜居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农家院落如水墨画般隐身在一个个村庄中;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巷道路如五线谱般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强劲律动;一个个各具魅力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农村“六乱”整治是“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霍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创新思维,先行一步,贯彻中央、省、临汾市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以经营乡村理念推动“六乱”整治,通过“拆、清、整、绿、建”五措并举,打一场农村“六乱”集中整治攻坚战,坚决消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乱排“六乱”突出问题,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环境,倾力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下好开局“先手棋”
生态“靓”起来
环境就是民生,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6月9日,霍州市召开整治农村“六乱”工作推进会,对农村“六乱”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拉开了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序幕。
为确保整治行动有序推进,霍州市成立了由霍州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六乱”整治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专项领导组,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六乱”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出台《霍州市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霍州市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考核验收实施方案》,明确12个乡(镇)街道办和24个市直部门的工作职责,同时组建“六乱”整治办公室和4个工作小组,严格按照市国土空间规划,对城中村、中心村、偏远山村等不同区域,明确差别化整治标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梯度推进,注重历史文化保护,挖掘修缮红色教育50+教学点,突出区域特色,实现乡村风貌完整、舒适宜居、富有活力、人文和谐。
霍州市委、市政府对整治工作高度重视,霍州市委书记李强,霍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青雁多次深入乡镇调研指导,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对重点区域所涉及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突出问题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李强强调,要坚持典型引路,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村、样板路,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把农村“六乱”专项整治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李青雁要求,强化领导、压实责任,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稳步推进,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建立共建、共谋、共管、共享工作机制,以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扎实的工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村道路宽又净,农家院里笑声多,绿树成荫花飘香……步入霍州市李曹镇源头村,一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山水画文化墙格外醒目。村中渠水清澈见底,涓涓流水声让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小渠两边五颜六色的盆栽、各种花草树木和溪水交相辉映,村中美景尽收眼底。
“我们明确了10个先行示范村、9个整体推进村和8个重点帮扶村,按照‘前期广泛摸排——中期全力整治——后期巩固提升’的步骤,用好乡村振兴这一统领,激活党员、干部、群众三股力量,突出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四个重点,实现街巷干净整洁、道路规范有序、沟渠清澈顺畅、庭院环境优美、田间阡陌繁茂五个目标。”李曹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超介绍,在这场攻坚战中,该镇在四个重点区域整治工作中探索建立了交通沿线环境卫生公司运营管理、半月检查评比制度、田间地头管理田长制、村企共建等长效机制,实现了乡村振兴当牵引、党员干部做示范、全体村民齐参与、社会力量来助阵、美丽乡村人人夸的预期目标。
“干群团结搞治理,乱堆乱放都得取。废旧房屋广告牌,坚决拆除不胡来。垃圾杂草清理完,精心构建小游园。五有五无四实现,新型农村大变样。全民参与大会战,整治‘六乱’要实现。再大困难咱不怕,整治‘六乱’常态化。群策群力扎实干,打好整治六乱战。”源头村民王金平多次编写霍州干口——“治六乱”,让“六乱”整治在李曹深入人心、人口相传。
李曹镇坚持宣传发动和齐抓共治并举、全民参与和专业力量同步,通过村村通广播、村民微信群、乡村文化墙、休闲小广场等载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四堆清理、街巷硬化、篱笆墙修葺,广大村民主动落实“门前三包”,“六乱”整治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氛围浓厚。
从源头村到鸭底村、窑底村、范村,一路走、一路看,目之所及,天蓝水碧,阡陌有序,房前屋后,稼穑井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笔下美丽怡人的田园风光,在这里渐次展开,焕发新活力。
打好整治“主动仗”
环境“美”起来
从主干道到通村路,从主要街道到农家小巷,到处可见参加整治的乡村干部和群众,乡村面貌日新月异。霍州市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启动后,大张镇党员干部和群众迅速行动、踊跃参与,集中人力、物力,对全镇各村的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清理,迅速掀起整治新高潮。
大张镇贾村位于霍州市新城区东郊,依山傍水,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名村,素有“下了贾村坡,秀才举人多”的美誉。
漫步贾村,映入眼帘的是: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古色古香的娲皇庙、别具一格的文化墙、整齐划一的农民新居、环境幽雅的农村休闲广场,村里村外干净整洁,南山松柏环绕,涧河清水流畅,一派北国风光。
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刘海民深有感触地说:“村民原来在文化广场上乱搭乱建、乱倒垃圾、乱泼脏水。整治后到处干干净净,谁还好意思再随处扔垃圾呢。”
“六乱”整治开展以来,贾村引导村民形成了“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农家生活,促进了“三产”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稳定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
离开贾村,记者来到了大张镇大张村。在大张堰边,记者见到了65岁的薛小信,他指着堰里一泓碧水高兴地说:“以前这里臭气冲天,路过时都得掩着鼻子。村里清挖了淤泥,修了曲桥,建了凉亭,购置了体育器材,有事没事我们都爱在这儿转。”抬眼望去,老人们在堰边锻炼,孩子们在堰边嬉闹,透露着乡村生活的惬意与和谐。
“我们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建立了一支村环境卫生专业队伍,定制度、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坚持常年一抓到底,村内主要垃圾点做到了垃圾进屋、专人清倒、不留死角,日产日清。”大张村党总支书记朱清华说,环村主要街道、进村大道责任到人,保证每天清扫,进村大道两边已对墙壁进行了粉刷、树木进行了刷白,保证无杂草、无垃圾。
走进村民张如凤家,只见堂前屋后干净整洁,自来水和污水管道全部入户,用的是改造后的无害化卫生厕所,“现在的生活条件真是好,既卫生又便利。”说起新生活,张如凤笑得合不拢嘴。
整改任务就是军令状,霍州市开展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霍州市坚持党政主导、统一指挥、市级统筹、乡(镇)办为主体、分工协作、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压实乡(镇)办主体责任,发挥乡(镇)办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强化市级统筹协调,细化工作举措,横向配合,上下联动,做好组织动员、推进落实、督促检查和巩固提升等各环节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把组织动员群众参与作为有效推进工作的关键环节,大力营造“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教育培养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参与热情,提高群众参与“六乱”整治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建立共治共建共享的参与模式;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群众巨大潜能和内在动力,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绿色庭院评选、环境“积分制”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自己动手净化房前屋后、绿化家庭院落、美化公共空间,让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化风成俗,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按下攻坚“快进键”
颜值“高”起来
“以前,村民集体观念差、公德意识薄弱,只管自家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不顾全村的整体形象,把柴火、石料、沙子等堆放在门外,有的村民干脆把脏水直接倒在了大路上,导致大街小巷通行受阻、垃圾遍地,低洼处污水横流,让左邻右舍苦不堪言。”霍州市辛置镇辛置村村民宗元爱直言不讳,“这一切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蓝天白云,庄稼绿油油,住得相当舒服。”
临近中午,宗元爱走进厨房,张罗做饭。“自从用上电磁炉做饭、饮水机烧水、洗衣机洗衣服,你看,俺们农民过得和城里人没啥两样!”她一边向记者说着电器化带来的便利,一边带记者到房前屋后转了转。谈起村里的变化,宗元爱感受颇深:“过去,院里横七竖八堆着棒子秆、粪堆。如今,庄稼秸秆还了田、烧火做饭用上电,环境也变样了,村里树多了,路边有花了,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也多了,这些都得益于‘六乱’整治的好政策……”
记者注意到,在辛置村,干净的大街小巷、整洁的农户庭院、整齐划一的街边绿化,农户已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初见成效,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文明和谐新风尚在该村蔚然成风。
为确保“六乱”整治取得实效,辛置镇集中开展了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通过开展乡村卫生提质行动、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铁路沿线违建拆除行动、辛置老火车站整治行动、道路美化绿化行动“五个专项行动”,全力推动农村“六乱”整治深入开展。“六乱”整治百日攻坚期间,辛置镇16个村宣传发动3700户农民参与,整治交通沿线15000米,消除交通安全隐患2处,清理交通沿线积存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5500吨,拆除违法建筑16处,取缔违法占地13亩,绿化美化交通沿线2500平方米,拆除农业生产区域违法设施建筑2处,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7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750吨,清理村内垃圾1990吨,评选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和美家庭16个村。
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是一场面向霍州全市、重在农村覆盖农村的“大攻坚”。该市层层压实责任,把整治责任落实到片区、落实到人,建立台账、列出清单,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总结,发现问题协调、督办,逐项销号,把各乡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将“六乱”整治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抽调相关职能部门组成4个督导组,对全市12个乡(镇)办、139个行政村开展全覆盖、地毯式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等情况进行曝光,建立负面清单,跟踪销号,一月一通报,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成效。与此同时,该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按照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全市为战、乡村为体、农户为基,针对不同区域“六乱”,组织相关部门全面排查摸底,实行台账管理,倒排工期进度,采取拆违拆危、清脏清污、治乱治散、绿化美化等措施,全面整治,不留盲区,采取现场观摩评比、媒体广泛宣传、强化效果对比等形式,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激发“比、学、赶、帮、超”的热情。
建好长效“硬机制”
乡风“好”起来
地头建篱笆,垃圾池变花池……记者在霍州市南环路街道办事处红崖堡村看到,青山如黛,溪水清畅,绿树葱茏,繁花似锦,一排排漂亮的农家小院掩映其间,俨然一幅美丽的油画。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红崖堡村立足实际,在“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上下功夫,强化理论学习,创新活动载体,积极行动,精心部署,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六乱”整治,着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
“街巷美、庭院美、田园美、环境美”“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在红崖堡村,一面面色彩艳丽的文化墙,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墙壁“讲”出的故事生动有趣又意味深长,引得过往村民驻足。
“能获得五星级文明户,这对我们来说真是莫大的鼓舞,我要再接再厉,争取一直保持下去。你想啊,刚评上要是下个月就丢了,那不让村里人笑话。”红崖堡村老党员邢眉珠说。
为了持续稳固村民已经点燃的热情,红崖堡村结合“六乱”整治,开展了“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评选活动,成立文明办,动态评比星级文明户,对符合星级文明户标准的户,及时挂牌,对不符合星级文明户标准的星级文明户,及时摘牌,在全村形成了文明户评选“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良好氛围,以好家风带动好村风,好村风涵养好民风,为培育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红崖堡村党支部副书记邢英俊告诉记者:“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以来,通过入户查看现场打分,进行星级文明户评选,村民们形成了比、学、赶的浓厚氛围。目前,全村375户人家中五星级户达到了200户。”
五星级文明户评选仅仅是南环路街道办事处“六乱”整治中的一个缩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办事处在“六乱”整治中以“起步就提速、开局就争先”的精气神,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动办实事、开新局、创佳绩,明确“148”整治目标,“365”长效措施,锚定“一线四路八网”整治目标,“一线”即汾河沿线;“四路”即南环路、龙曹路、南延路、桃临路;“八网”即东湾村、圣佛村、南坛村、龙口村、赤峪村、红崖堡村、南沟村、南庄村,按照定岗定责定时“三定”制度,实施多元化宣传、常态化收集、网格化保洁、特色化整治、规范化管理、公司化运营“六化”措施,坚持办村联动、“两委”带动、党群齐动、全民发动、督导推动“五动”原则,在全办事处倡导“垃圾不落地,全民共参与;垃圾不落地,干群齐努力;垃圾不落地,家园更美丽”的文明风尚,营造整治农村“六乱”浓厚宣传氛围,让“共创、共建、共享”根植人心,立见成效。
霍州市力求长效,着眼长远,将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先后出台了《霍州市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霍州市村庄街巷长期保洁机制和垃圾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霍州市关于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实施方案》《霍州市田间地头整治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以制度促进工作,以机制保障效果。建立环境卫生保洁、检查评比等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化、持续化,实现一时清洁向长效清洁转变、集中整治向常态整治保持转变,确保“六乱”整治彻底、成果巩固、群众满意。
由点及面,在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带动下,霍州市整治农村“六乱”百日攻坚行动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交通沿线整治方面,清理交通沿线积存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56413.6吨;拆除遗留、废弃的广告牌和无实际用途、有碍观瞻的视觉污染设施4036处;整修坑洼路面、隔离带和绿化带330处;消除交通安全隐患205处;清理整治乱搭乱建、取缔违法占地3737处;开展交通沿线绿化美化133968平方米;村庄街巷整治方面,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画16376处;清理整治路面污水857处;整治村域内黑臭水体178处;拆除违章建筑、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消除破旧裸露墙体11538处;整理线缆“蜘蛛网”569处;清理村内垃圾173866.4吨;田间地头整治方面,拆除农业生产区域内违法设施建筑124处;整治废弃蔬菜大棚等无实际用途和杂乱杆线等设施484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9091.6吨;农户庭院整治方面,宣传发动农民参与16760户,评选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和美家庭73个村。
一村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一项项扎实有效的举措,激起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村庄、院落、田园、农村道路正在不断美化,乡村文明理念渐入人心,广大乡村正在华丽蜕变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家园。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