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站位 加强组织领导 选优配强队伍
汾西县部署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8月20日,汾西县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党中央关于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县委书记张安文出席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主持。县领导王瑞、席明、任尚锋、王文娟、陈文挺、刘元建、郑相如出席会议。
会上,永安镇、和平镇作表态发言;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席明安排换届风气监督工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尚锋安排打击破坏换届选举违法行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文挺解读村(社区)“两委”换届政策、进度安排、程序规定等内容。
张安文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村(社区)“两委”换届,恰逢建党100周年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班子任期由3年改5年、与县乡换届同步进行的首次换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刻认识到,做好这次换届工作是全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加强基层治理的关键举措。要把握重点要求,扎实有序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把选优配强贯穿始终,把依法依规贯穿始终,把严明纪律贯穿始终,把防范风险贯穿始终,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进行。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要压紧压实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强化督导指导,做好后续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换届成效。要统筹当前工作,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和纪律作风整顿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霍俊波要求,要迅速传达,抓紧部署。各乡镇(社区)、各单位要尽快召开专题会议,迅速传达本次会议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部署启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要把握节点,精心组织。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在执行程序上、严明纪律上下功夫,明确关键节点,亮明纪律底线,把握工作进度,细化工作流程,做到一个程序不少、一个步骤不缺、一个过程不漏,依法依规、平稳有序推进。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乡镇(社区)党委、各村(居)党组织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集中力量投入到换届工作中,要强化督查指导,重点加强对政策落实、执行纪律等情况的督促检查,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乡镇(社区)设分会场,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各乡镇(社区)党政正职、副书记、组织委员、包村干部,各村(居)党组织书记,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认清形势 精心谋划 科学实施
汾西县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8月20日,汾西县召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推进会,县委书记张安文出席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主持,县领导王瑞、席明、任尚锋、王文娟、陈文挺、刘元建、郑相如出席会议。会上,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文娟传达省市新冠疫苗接种有关精神,安排全县疫苗接种工作。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形势任务,精心谋划,科学实施,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不断筑牢免疫屏障。要强化工作举措,深入开展常住人口摸底排查工作,全面开展流出人员信息统计报送工作,有效落实重要场所“两码”查验工作,统筹做好12-17岁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有序组织12-14岁人群接种工作,要严格按照“党政找人、卫健打针”的要求,组织专门力量,实行最小单元网格化分片包点,想方设法把人员找全、找足、找够,做到应接尽接。要加强宣传动员,创新方式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大力普及疫苗接种知识和政策,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认识和理解,引导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及早接种。要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要管好重点人员,进一步强化重点地区来汾人员排查管控,严格闭环管理,把核酸检测和隔离措施落实到位;要管好重点领域,盯紧盯牢冷链食品、快递物流等重点行业,做到全程可溯源,确保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切断传染链。要严控各类活动,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引导群众减少聚集性活动,坚决守好“汾西阵地”。
8月20日,永安镇桑原村流动接种点迎来一位特殊接种者——107岁老人贾玉祥,他是汾西县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年龄最大的接种者。鉴于老人年龄较大,医护人员对老人身体状况进行了详细检查,在确定完全符合接种条件后,为其接种了新冠疫苗。
据悉,随着全县疫情防控宣传力度的持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贾玉祥老人听说60周岁以上人群纳入新冠疫苗接种范围的消息后,主动要求家人带他来接种。
付燕保 摄
为进一步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连日来,汾西县中医院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针对接种人员增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刀刃向内,立行立改,进一步优化接种流程、科学合理布局接种区、留观区、应急处置区等区域,严格落实疫苗接种规范和要求,切实做好院感防护,确保疫苗接种工作“高效、稳妥、安全”。
要秀萍 摄
新冠疫苗接种服务队:上门服务 暖民心
8月21日,县新冠疫苗接种服务队先后深入到幸福苑养老院、康乐养老院、夕阳红养老院、梅竹山庄养老院,对机构工作人员及入住老人进行专业的健康评估,对符合条件且家属和本人同意的40名老人进行疫苗接种。
此次“上门接种”服务,大大方便了养老机构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群体,提高了接种工作的效率,进一步构建了全民免疫屏障,也为服务对象撑起健康安全的保护伞。
汾西与同济大学签订“省校合作”协议
张安文出席签约仪式
8月3日,汾西县委、县政府与同济大学“省校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举行。双方就“省校合作”共建“9大基地”打造人才资源、创新要素、产业发展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
县领导张安文、王瑞、陈文挺、杜浩强、刘元建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万经、学院学术带头人杨晓光、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晓磊、王映、副院长肖军华、白玉出席签约仪式。
仪式上,签订了《同济大学本科生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中国乡村交通振兴研究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团队汾西县人才工作室合作协议》;双方代表分别宣读了“省校合作”方案、解读合作协议。
县委书记张安文说,在“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全方位、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汾西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希望同济大学作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充分利用规模宏大、学科齐全、名师荟萃、知名度高和影响力强的优势,多选派高精尖人才来汾西开展调研指导、项目攻关、课题研究,为汾西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实现人才共享、互利互赢、共同发展。
统筹水资源配置 补齐发展短板
霍俊波调研县域小水网工程建设情况
8月7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就县域小水网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志红,副县长王锁平参加调研。
霍俊波一行深入对竹镇北掌村中部引黄汾西出水口、县域小水网中心泵站、北掌水库工程现场详细了解了县域小水网规划布局情况、北掌水库及配套泄洪渠建设情况。
霍俊波说,实施县域小水网工程是汾西县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件要事,更是群众期盼多年的一件实事,它有利于统筹水资源配置,有利于补齐全县严重缺水短板,更有利于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有系统的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开动脑筋,精心谋划,抓住有利机遇,锚定建设目标,推进各项工程建设,扎实推动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安全利用,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措施得力 服务规范 流程简捷
市委营商环境专项督查组肯定汾西工作
8月25日,市委营商环境专项督查第四组来汾西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督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志红一同督查。
在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督查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就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建设情况、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情况、“互联网+监管”工作推进情况、“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推进情况、政务大厅各窗口的日常工作和各类便民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督查组对汾西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各职能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夯实责任、形成合力,努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要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优化提升县域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的企业落地投资。要加强与群众、与企业的联系,多询问群众、多调研企业,积极找问题、找对策,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和办事流程,创新办事举措,努力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
受新冠疫情影响,汾西县人民法院利用云上法庭系统首次进行“网络远程庭审”,近日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以实际行动落实《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既减轻了诉讼双方当事人诉累,又达到了疫情防控和案件审理“两不误”的社会效果。
庭审期间,通过云上法庭平台将身在临汾、北京的当事人“聚在一室”进行了实时视频对话,完成了核实当事人身份信息、法庭调查、询问、调解、最后陈述等庭审内容。
此次在线诉讼庭审实践是该院近年来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更是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次突破性实践。通过云上法庭助力审判活动,既充分保障了当事人诉讼权利,提高了审判工作效率,又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郭姝瑶 任健 郭锐 摄影报道
海棠公园工程进入扫尾阶段
公园步道 健身广场 园林绿化已完成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美化城市形象,汾西县海棠公园项目建设单位抢抓有利时机,加紧工程进度,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扫尾阶段。
据悉,海棠公园位于府前生态公园以南,工程总投资950万元,总占地面积26036平方米,其中公园面积4477平方米,陡坡绿化20559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公共卫生间,青砖步道、塑胶步道和花岗岩健身广场等土建工程,绿化栽植主要有海棠、白皮松、油松等。项目全部建成后,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将成为汾西县一张新的景观名片。
目前,该项目公共卫生间主体工程完工,公园步道、健身广场、公园绿化已全部完成。
强化主体责任 建立自查机制
汾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约谈5家企业
8月13日,汾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约谈了县供水公司、供电公司、永祥燃气有限公司、尧舜馗供热公司、炬能供热公司5家企业。
会议指出,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公用行业,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市场主体利益。清理规范水电气暖行业收费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减轻社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实践。要求各水电气暖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内部自查机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全面落实价格收费公示制度,做到诚信守法经营。
会后,与各公司负责人签订了企业规范收费行为承诺书。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汾西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工作启动
8月20日,汾西县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汾西宣讲工作动员会,这标志着全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汾西宣讲工作正式启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国锋出席会议,宣讲团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宣读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县委专题宣讲团宣讲工作方案》;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郭宝忠讲解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汾西宣讲提纲。
会议要求,要全面系统、解读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宣讲提纲为依据,讲清楚“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讲清楚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讲清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伟大号召。要提高政治站位,宣讲过程中把准方向、把牢导向。要对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必须深入、全面、准确解读,确保宣讲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要落实宣讲要求,确保宣讲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加强宣讲力量、形成宣讲合力,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宣讲员作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触动身边人。要创新宣讲形式、提升宣讲影响,多采用举例子、讲故事、摆数据等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开展宣讲。要突出重点群体、扩大覆盖面,积极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突出青少年重点,组织好面向农村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的宣讲。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有关要求,统筹做好宣讲工作和疫情防控,确保高质量完成宣讲任务,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汾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推动全县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央视直播师家沟
8月5日,央视十套《地理·中国》栏目在汾西县师家沟清代民居开展专题直播。
跟着直播镜头,汾西县威风锣鼓、红豆黍米饭、剪纸、花馍等非遗产品以及师家沟清代民居景区各处优美景点一一展现在线上观众眼前。
“师家沟清代民居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由于建筑的奇特、典雅和繁华,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在景区讲解员的解说下,线上观众对全县非遗产品和师家沟清代民居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据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CCTV-10)《地理·中国》栏目是一档以展示新、奇、特、美的地质地貌景观,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旅游事业发展为宗旨的日播纪录片栏目。
侯建兵 付燕保 赵雪 摄影报道
文图除署名外均由汾西县新闻网络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