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341线古县段是全省范围内路况最差的一段国道,通行能力差,安全隐患多,严重制约了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古县最主要的外出通道,承载着全县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2019年,古县县委、县政府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出发点,凝聚全县力量启动了国道341线李子坪至梗壁(沁源古县界至洪洞108国道)公路改建工程,誓将这条路打造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开放路、凝聚全县士气的民生路、造福全县群众的幸福路。古县8万人民群众翘首以盼——
通向振兴崛起的大道
张庄互通施工现场
热火朝天加油干
大型机械齐上阵
原料加工配送忙
征地拆迁加速度
坦途大道已成型
2020年夏末,国道341线古县段的北平、古阳、岳阳三镇异常繁忙,一座座沿线院落搬空了家当,农户们三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故土,给改建工程让路。他们满怀不舍,因为这是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地方;他们又毅然决然,因为这是为未来谋发展,为子孙谋幸福的大好事。
打破交通瓶颈,打通对外通道。如今的国道341线古县段,处处人声鼎沸、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建设忙的场景。宽阔坚实的路基在山谷中延伸,勾勒出未来通途大道的美好图景。
热留村的村民刘云龙感慨:“全村人盼了多少年的路修了,这下可给咱老百姓谋了福啦。”相力村的村民韩建荣非常激动:“这条路一修,以后的好日子都能看得见。”
太岳南麓的古县,正在用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开启“十四五”振兴崛起的“加速器”。
群众的难点痛点
就是党和政府的着力点
时而上陡坡,时而急转弯,宽度仅有7.5米的国道341线古县段沿着连绵不绝的山岭一侧蜿蜒前行,一辆辆重载货车连绵不绝,呼啸而过……
“国道341线是国家东西干线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沿途各省市纷纷采用二级甚至一级公路标准进行拓宽改造,只有在古县境内还是三级公路,而且路面破损严重,网裂随处可见、大小坑槽密布。可以说,国道341线古县段是全省范围内路况最差的一段国道。”古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贾辉说。
这条路始建于1984年,大部分路段处于山岭重丘区,沟壑纵横,高低悬殊,路线随弯就势,多处地段视距不良。虽然经过几次大的道路改造,但由于该路段车流量多,运输量大,排水设施不尽完善,部分路段路基严重变形,桥梁、涵洞因设计承载能力低而“带病服役”。
“北平镇、古阳镇的百姓去县城,要走341线,古县人去市里,也要走341线,这条路的涉及面太大了,和8万古县人息息相关。”北平镇的农户李国华说,“这条大坑套小坑的路,我们走了二三十年,就盼着赶紧修一修。”
国道341线古县段频发的堵车现象和交通事故更是人们最深刻的记忆。有人说,路太窄、车太多,堵车现象天天见,送孩子去县城上学,得提前两个小时出发;有人说,洪洞苏堡隔三差五有集市,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误了事儿的大有人在;还有人说,341线穿村而过的那些村子,哪个村里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
除了影响群众出行,341线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形成了严重制约。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月峰介绍:“这条路的车流量达8000次/昼夜,年运输量超过2000万吨,尤其是大吨位车辆、危化品车辆较多,现有公路不能适应实际需求,已成为‘瓶颈’路段。这条路还是古县涧河工业园区、华宝工业园区唯一的外出通道。根据全市产业布局,古县工业园区将承载百里汾河经济带及区外产业转移,近年内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成为重要的焦化产业聚集区。届时,古县的煤焦、化产、新能源等产能将会完全释放,国道341线古县段目前的等级已无法满足古县经济社会发展。”
修路,迫在眉睫;修路,势在必行。古县县委、县政府把群众的痛点、难点,作为党和政府的出发点、着力点,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国道341线古县段的改造,一场声势浩大的道路改造攻坚战役在这片热土上打响。
一县之力修国道 打通发展“大动脉”
“县政府作为建设主体,以一县之力修国道,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极其罕见。”贾辉说,“国道341线古县段改建工程总投资40亿元,其中国家补贴8亿元,专项债券26亿元,县里自筹5亿多元,这项工程体量大、投资多,难度出乎意料,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不论千难万难,也要把这项工程干好,造福全县百姓。”
2019年5月份,国道341线古县段改建项目前期工作启动。经过紧张有序的可研、核查、评审、勘探等工作,春夏之际,贾辉带着满满一车资料赶赴省城,前往省交通厅、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办理国道341线古县段改建项目手续,在太原一待就是40多天。
8月12日,省发改委正式批复立项。在交通领域已经工作30年的李月峰非常感慨:“3个月就能批复立项,这样的速度极为少见,我们创造了‘古县速度’。”
道路改建工程各项手续繁多复杂,古县成立工作专班,每周召开例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难点;县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文物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一趟趟前往省、市有关部门,协调手续办理;县发改、交通运输等部门组织专人与洪洞县发改部门对接,推动项目进展。
李月峰介绍,工程全长54.52公里,建设工期3年。起点位于古县北平镇千佛沟村,途经两县六镇,终点于洪洞县秦壁工业园区南侧接入G108公路,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项目建成后,将与长临高速、黎霍高速、309国道、108国道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布局合理的骨架公路网络,极大拓展古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空间,打通全县经济发展“大动脉”。
2020年2月7日,省政府将国道341线古县段改建工程列入2020年度省级重点工程,2020年9月25日,招投标公告正式发布。
2020年12月16日,深冬时节,天寒地冻,国道341线古县段改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现场却热流涌动、激荡人心。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古县四套班子领导,县有关部门和沿线乡镇的干部群众、工程的建设者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接这一历史时刻。
县委书记庞明明说:“这条路承载着古县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希冀,承载着古县‘十四五’的振兴崛起,必将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开放路、凝聚全县士气的民生路、造福全县群众的幸福路。”
迁坟伐树离故土 全力支持幸福路
夏日清晨,微风不燥,古阳镇金堆村村民李赵锁家的小院里热闹非凡,镇里和村里的干部来了,街坊邻居来了,亲朋好友也来了,大家一起帮着李赵锁收拾家当、抬运家具,簇拥着一家人搬离生活了几十年的院落。
李赵锁是全村第一户签字搬迁的人,他心里特别敞亮:“修路是咱们盼了多年的大好事,可不能为了一点私利耽误修路的大事。”
众所周知,在项目建设中,征迁最难。国道341线古县段的征迁涉及北平镇、古阳镇、岳阳镇的19个行政村,其中地表附着物(各类树木)涉及921户、坟墓涉及216户、耕地940亩涉及515户、林地1695亩涉及149户,房屋涉及578户,企业建筑有27家。
县领导靠前指挥,交通部门牵头,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密切配合,镇、村干部冲向一线。
古阳镇有金堆村、相力村、热留村、南山村、白素村5个村庄涉及征迁。征迁任务重,进度却不慢,目前仅剩一处房屋还未签约。
“修路是群众期待已久的好事,有这个前提在,征迁就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古阳镇党委书记贺神建说,方法对了,速度就快了。古阳镇严格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每测量到谁家的房子、土地、林地时,镇干部、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农户本人全部到场,现场测量,现场核实,现场确认,一旦签字后就再不能变动,所有数据全部公开。又将5个村的村干部和会计等力量集中起来办公,一起梳理进度、解决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所有的党员不仅带头签字,带头搬迁,还积极参与到征迁工作中,给其他村民做思想工作。
周海洪是古阳镇指派专职负责征迁的干部,连续几个月,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征迁上,全镇所有征迁户的家里,他全都去过。“遇到发火的,骂人的,他骂他的,我不吭声,等他气消了,我再接着做工作。两三趟不行就跑五六趟,最多的一户我就跑过十七八趟。”周海洪说,“群众也不容易,有的院子住了一家四代人,征迁款在县城买房可买不了这么大;有的祖祖辈辈就留下这么一座院子,发自内心的舍不得。”
在白素村有一家制作汽车玻璃水的厂子,因商标上印制着目前的厂址,一旦搬迁,所有印制好的商标就得作废。“厂里是想多赔一些征迁费,把损失弥补回来,但征迁有标准,实在给他加不上。”周海洪说,镇、村干部去了好几趟,厂里一直不松口。
征迁碰头会上,贺神建得知这一情况,散会后就带着征迁组来到厂子里。“路肯定要修,这是全县的大事,更是广大群众的心愿,谁也挡不住;征迁款也确实加不了,有标准在这儿放着。”贺神建句句在理,又为厂子做起了打算:“这样行不行?镇里给你找几处新厂址,供你选择,或者你看准哪一处地方,镇里去做工作。等到搬迁那天,你不用雇人雇车,我带着干部们来给你搬,你站那儿看着就行。”
一席话说到厂方负责人的心头,马上坐下来签协议。
这个似火流金的夏天,干部们饱含激情,迈开步子,踏上国道341线古县段沿路的沟沟坎坎,测土地、清树木、量房屋、迁坟墓,土地一亩一亩收回来,院子一家一家签了字。
截至目前,在国道341线古县段,红线内地表附着物、坟墓、耕地、林地工作已全部完成,房屋仅剩58户未签协议;企业建筑评估报告已出,正在入企洽谈;电力电杆通信线路已与供电公司、通信公司签订合同,正在有序迁移。在国道341线洪洞段,今年实施的苏堡镇内,树木赔付率达52%,坟墓已全部迁移,征地已签协议49%,房屋签订协议11%。
紧锣密鼓建设忙 誓将深堑变通途
在北平镇和古阳镇交界处的宜念凹大桥施工现场,一座座雄壮的桥墩坐落在石头山上,这座大桥将代替原有坡高路陡的盘山路;在热留村的古阳镇大桥施工现场,47米的桥墩高高耸立在深堑中,这座400米长的大桥将把深沟变成通途;在岳阳镇五马村,深挖方达81米的边坡上,已经安装好防护铁丝网……建设中的国道341线古县段,已经展露出一幅宽阔平坦、通畅无阻的现代化道路场景。
“这是山区道路建设的最大特点,周期长、投资大,桥梁多。”项目指挥部下设的工程技术部部长陈建军摊开路线方案图,指着图中密密麻麻的黄色方格说,每一个方格,代表一座桥梁,全线共设40座大桥、17座中桥、2座小桥。
陈建军是山西路桥建设公司的技术人才,之前在古县修建高速连接线时主管工程技术,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素养很高。此次古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特地前往山西路桥公司,商谈“借用”陈建军三年,为341线改建工程提供技术保障。陈建军说:“这份信任让我感动,我将全力以赴,为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线地形复杂,沿线不均匀分布湿陷性黄土、滑坡、软弱地基等不良地质,同时与旧线交叉路段较多,施工车辆与社会车辆互相影响,因此合理组织施工是保证工期的关键。”二标段项目经理武俊峰说,项目部统筹安排,严密组织,强化了预控管理,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组织保障,采用全面铺开的方式进行施工,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完工。
从岳阳镇前往北平镇沿路,修好的路基、竖起的桥墩随处可见。“我们现在是见缝插针,哪里完成征迁就建设哪里。”李月峰介绍说,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目前完成投资7亿元,临建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工作面已全线展开。截至目前,全线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149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82.1万立方米;完成防护排水工程3.3立方米,桥梁工程桩基352根、墩柱23根、承台17个、系梁16个、肋板8个、盖梁5个,涵洞4道。
李月峰说:“无论是工程进度、安全质量,还是征地拆迁安置,我们都按设计施工、规范施工,力争把该项目建设成一条初心路、连心路、致富路,把人民群众翘首期盼的事做成、做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虹大道,从蓝图走向现实
走在这条纵贯古县南北的341线施工现场,一个个作业面上鏖战正酣,挖掘机挥舞长臂,渣土车往来穿梭,建筑工人们忙的热火朝天……
这项工程能够从规划走向实施,从蓝图走向现实,这几项因素必不可少:
——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信心。古县县委书记庞明明,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晨伟一次次前往现场调研,多次召开现场会、协调会、推进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为一线建设者加油鼓劲;分管副县长杨晋栋时时奔波在建设现场,每周召开工作例会,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个一个解难题。
——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和镇、村干部们的努力付出。县交通运输局加班加点、挑灯夜战,高标准、高质量组织施工;县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文物等部门专人对接,大力配合;镇、村干部们扛起征迁重任,为征回一座座院子、一片片林子几多奔走,耗尽心血。
——离不开建设单位的全力以赴。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们齐聚古县,以路为家,昼夜鏖战,在施工一线谱写了令人动容的筑路赞歌。
——离不开沿线群众的大力支持。几百户农户饱含热泪离开祖祖辈辈的故土,迁走一代又一代的先祖遗骸;几万群众承受起道路建设过程的出行不便,少有怨言。
国道341线古县段改建工程,将给古县带来更深刻的意义:它将成为连接临汾市的重要通道,将成为快速融入国家及山西高速公路网、大西高铁的重要交通节点及枢纽。
庞明明说:“50年来,古县人民凿石开山、填沟架桥,用双手打通了出县通道,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土路到油路’的历史性变迁,国道341线古县段改建工程建成后,将为我县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外向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赵晨伟说:“不久的将来,古县将形成北有黎霍、南连长临、中贯国道341线的交通框架,困扰古县多年的交通瓶颈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古县区位交通条件将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交通优势将会成为助推古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勾勒通衢大道,徐展未来图景。未来,国道341线将大道如虹,助力古县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记者 柴云祥
图片由古县融媒体中心、国道341线改建工程项目部综合办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