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2021-11-06 10:49: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蒲县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会议现场 曹小伟 陈 鹏

  11月1日,蒲县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省纪委十二届一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就贯彻落实进行安排部署。县委书记薛凤奎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晓舟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关键举措,为做好今后工作乃至奋斗“十四五”指明了前进方向。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开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把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过去五年工作的重大成就、“六个必须”的深刻启示,以及今后五年的目标要求、重点工作等,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以全方位推动为横向维度,以高质量发展为纵向标尺,形成六个领域、三个体系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工作矩阵”,以及“一群两区三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进一步明确蒲县发展新方向、凝聚干群奋斗新动力,引领蒲县工作进入新境界。县委中心组成员要示范带头,指导督促分管领域的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全县各单位“一把手”要组织好本单位的传达贯彻,全面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县委宣传部要搞好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理论宣讲,推动会议精神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要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会议强调,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切实推动省党代会精神在蒲县落地见效。要吃透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县情,找准与蒲县工作的着力点、结合点,进一步明晰定位、找准坐标,与贯彻落实市委“1355”战略结合起来,实干担当、精准发力,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要坚持转型发展,以更大决心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服务业提速提档、现代农业优质高效、三次产业同步创新。二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更广视野拓宽发展空间。推进深层次改革攻坚,立足资源、产业、区位、人文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抢抓临汾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机遇,主动融入晋南城镇圈和山西中部城市群,增强县城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实现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要提档升级产业集聚区,狠抓市场主体培育,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创优营商环境,不断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要坚持民主法治,以更强力度凝聚共识力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行使职权,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法治蒲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四要坚持文化自信,以更高标准建设文化强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持续做好“蒲子好人”等典型选树工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文明守望工程”以及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全力打造省级文化强县。五要坚持人民至上,以更快速度增进民生福祉。要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持续抓好就业、收入、教育、健康、社保、社会治理等民生实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六要坚持生态保护,以更实举措提升环境质量。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新起点,坚持县乡村环长、路长、河长、林长“三级四长”齐抓共管,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确保在绿色发展中持续走在全省、全市前列。七要坚持管党治党,以更严要求净化政治生态。各级党委(党组)要压实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扛实第一责任,各级班子成员要靠实“一岗双责”,纪委监委要落实监督责任,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要求,要统筹兼顾,全力抓好“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经济运行调度、灾后恢复重建、安全稳定、常态化疫情防控、“秋冬防”攻坚、督查考核等当前重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曹小伟 陈鹏)


蒲县闻“汛”而动保秋收

  9月22日至10月10日,全市发生连续强降水过程,对“三秋”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蒲县坚持早预判、早安排、早动手,采取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截至11月1日,全县各单位组织参与秋收队伍128个,发放宣传资料2606份,投入农业机械70台,农业收获机械48台,培训农民和农机手367人次,收获总面积约12.0149万亩,保险公司农作物勘灾面积4.578万亩。

  领导小组做“人防”,科学统筹协调。县委、县政府迅速组建蒲县农业设施、水毁农田修复专项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班会,推动农业生产恢复重建工作。成立了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畜牧、农机、农经、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减双抢1+8”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小组,组长由县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担任,成员由各农业口单位工作人员及省、市、县专家组成,每个小组包联一个乡镇。各小组迅速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个文件”做“文防”,明确工作要务。10月8日以来,中共蒲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续下发了《关于应对连续阴雨天气迅速做好“双减双抢”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关于印发临汾市农业减灾救灾抢收抢种若干措施的通知)的通知》《关于印发蒲县农业秋收秋播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做好农业生产防汛救灾减灾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对全县“双减双抢”工作从组织领导、工作力量、技术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各乡镇、各部门有序高效地开展灾后“双减双抢”工作。

  专家团队做“技防”,深入一线指导。依托“县校合作”平台,组织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园艺、食用菌、农学等专家教授及省、市、县包联专家团队40余人,先后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设施大棚、养殖基地等,实地查看了高粱、谷子倒伏、穗发芽情况,玉米田积水和山体滑坡土覆盖情况,马铃薯商品薯、种薯的泡水腐烂情况,一方面结合实地灾情调查督促当地的“双减双抢”工作,一方面针对各点灾情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并指导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因地制宜,及时抢收抢种,抗灾救灾。在专家指导组的指导下,发布了《玉米抢收技术要点》《谷子抢收减损技术要点》《马铃薯抢收减损技术要点》《灾后果园管理技术要点》《灾后蔬菜管理技术要点》《积水地块排水降渍措施》等灾后农业生产技术要点。同时全县各乡镇迅速行动,结合文件要求和专家技术指导服务的有利契机,通过电视、微信、印发秋收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技术要点,指导农民科学应对灾情,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机械设备做“物防”,千方百计抢收。动员各方力量保抢收。组织农户开展互助秋收,积极动员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抢晴抢时收获。同时,县政府发动包联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企业、社会力量等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帮助农户秋收,重点帮扶“三类户”,确保秋粮及时收获。全力组织各类机械快抢收。结合农业生产托管,及时调运适宜县域实际的收获机械,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因地制宜全力组织各类机械50余台,抢时抢收,缩短秋收时间。做好重点区域尽抢收。针对河道两旁、水毁严重等受灾严重的区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排水清淤,组织人员进行抢收,做到应收尽收,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信贷保险做“财防”,降低农户损失。组织开展农业保险服务“双减双抢”工作,做好洪涝灾害后的农业保险理赔。在理赔中,各保险机构将简化程序,快查快赔。启动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做到应赔尽赔、早赔快赔。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三农”主体的支持力度,助力农民尽快恢复生产。同时,积极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力争短期内修复水毁农田和农业设施。(张鹏)


参观学习强党建 对标一流促发展

  10月30日上午,蒲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培训班在太原市六味斋党员教育实训基地正式开班。县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部分委员,全县非公和社会组织部分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务工作者以及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共50人参加培训。

  据了解,本次培训共3天,培训方式除了专题辅导外,还采取现场观摩、分组研讨、视频教学等形式。课程紧扣蒲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际,精心设置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两新组织党建政策解读、党内组织法规培训等内容,旨在进一步加强蒲县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务工作者和民营企业负责人党建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培训中,学员们还参观了山西紫林醋业公司、太原六味斋工业园区等党建观摩点,通过走出课堂、对标先进,切实感受两新组织党建的浓厚氛围,现场沟通交流,学习抓两新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整个培训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和实践锻炼的好作风、好精神、好品质带回去,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助力两新组织发展。

  蒲组轩 摄影报道


蒲县成功签约标杆产业项目

总投资达12亿元

  10月30日,在我市与全省同步举行的开发区2021年第四次“三个一批”活动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蒲县产业集聚区智能数控洁具产业链项目成功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

  蒲县产业集聚区智能数控洁具产业链项目由浙江玉环集团出资、山西华玉装备科技集团公司具体实施,该项目是蒲县打造“拎包入住”营商环境的标杆项目,也是引领蒲县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式发展的新兴产业项目、战略支柱项目。项目使用标准化厂房3.6万平方米,主要发展铜收购、熔炼、机加工、精加工、总装阀门等洁具生产全链条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利税3亿元,同时,可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

  今年以来,蒲县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扣产业定位,精准招商引资,以“今天签约、明天落地”为目标,坚持“移花接木提质量、力推园区筑凤巢,以道路定框架、以项目破机制”,聚力攻坚、争先进位,全力打造产业集聚区转型发展主战场、主引擎。今年全县签约项目达25个,签约金额133.11亿元,其中集聚区内项目12个,总投资44亿元,非集聚区内项目13个,总投资89.11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为蒲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记者 王长波)


我的幸福源泉

冯金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我已退休15年。在这段退休时光里,我时刻都感到很幸福,衣食住行无忧,儿女恪守孝道,孙子成绩优异,家庭幸福美满,这些都是我梦想的生活,现在都变成了现实。这一切都要感恩中国共产党。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姊妹多,父亲一边去生产队干活,一边靠做木工活儿挣一些粮食,一家9口人勉强糊口。母亲是个热心肠,村里有人来家里借米借面从不让空手走,我们姊妹几个常常跟着饿肚子,父亲因为这件事情常常跟母亲闹别扭,小小的我就体会到了柴米油盐的艰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我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我家因为人口多,分到了四十多亩地,虽然父亲母亲从早到晚都忙忙碌碌的,但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感到很开心。

  还记得,儿时的冬天非常冷,母亲把哥哥穿小的棉袄棉裤洗一洗、补一补就给我又穿两三年,因为没有秋衣秋裤,棉袄棉裤直接穿到身上,冬天大风一刮就直往脖子、裤管里钻,母亲给我找了三根布条,在腰间、两个裤脚各扎一根,看着就像“老太太”一样。而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冬天待在家里,享受着集中供暖的恒温;出门穿上羽绒服,又轻又暖又时尚;路远就坐车,享受着车内空调的温暖,感觉冬天也不是那么冷了!

  还记得,儿时住在土窑洞里,虽然冬暖夏凉,但总是有一些“小意外”。有一次下大雨,我正和哥哥、弟弟在窗下的土炕上玩儿,一股泥水突然从糊着麻纸的窗子里喷进来,弄得我们一身“尴尬”;还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刚睡下,忽然听见锅台附近有嗖嗖的响声,父亲很警觉地说:“大家都不要动,我去看看。”我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见父亲轻轻地划着火柴点着煤油灯,蹑手蹑脚地走到锅台旁细细查看,原来是一条小灰蛇正盘在那里、吐着芯子向父亲宣示着“主权”,我们一家人赶紧穿好衣服逃离了现场,父亲折腾到半夜才把小蛇送走。而如今,我们姊妹几个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有的还买了几套房子,住宿条件越来越好,再也没有了这些“小意外”。

  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我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在党的庇护下茁壮成长,在党的领导下奔向小康。在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感谢党、报答党,爱党爱国。我虽然已经退休,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了,但我会永远牢记初心和使命,在社会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为党的事业贡献毕生力量,做一名永远在岗的优秀共产党员。


问国哪得安如许 唯有源头志士来

张晓晶

  “你留一只胳膊,他留一个耳朵,我留下一只脚。还有许多残肢断骸,我们合葬在一起,凝聚成一个特殊的我。”

  ——《无名烈士之歌》

  据统计,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牺牲19万余人,大约18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半岛。

  看着如今海晏河清、时和岁丰的中国,我很少将自己和战争联系,直到我从电影《金刚川》中近距离感受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才真正明白原来如今的山河无恙、岁月安康都来源于万众前辈的负重前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保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战歌响起,所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都会回想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71年前,志愿军们远赴朝鲜抗击美军,我无法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在何种情况下,怀着多么伟大的民族大义精神选择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看着影片开头那一张张坚定的脸庞,我承认我动容了。我看到了民族气节,感受到了中国力量,那是炮火崩于眼前的毫不退让,是抱着必死决心坚定向前的不辱使命,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影片的结尾是飞机护送志愿军骸骨回国,只有一部分人回到了他们热爱的土地上。在多年以后的采访中,一位位老兵眼含泪水向后辈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包裹每个烈士的布是一丈八尺,要用一丈八尺布把烈士遗骸包裹得非常漂亮。”“我一个排38个人让他给我收拾了十五六个下来,那时候真恨自己指挥不利。”“我特别心疼那些烈士,他们终于回到了祖国。”……在谈及往事的时候他们或静默或流泪,我知道这是他们永远无法忘却的痛,也是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血泪史。

  从2014年到2020年,中韩双方已连续七年成功交接716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公辞七十载,今夕请当归。“我是谁,我是我也不是我,我是祖国的卫士,我是人民的护兵,我的身躯属于我,我的生命属于人民,属于祖国。”这是李清廉先生的《无名烈士之歌》,是让无数人为之沉默动容的一首诗,饱含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的怀念之情。志愿军将士扛起风雨,捍卫正义,他们以心为笔,以血为墨,一片丹心,一心报国。

  问国哪得安如许,唯有源头志士来。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展示了中国人民敢打必胜的铮铮铁骨。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争做时代新人,当以爱国为底色,有星辰大海的理想。争做时代新人,我辈当自强。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