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2021-11-12 09:06: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护槐乡幼苗 育栋梁之材

——洪洞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综述

爱在槐乡 暖心守护捐赠仪式

宣传栏前讲文明

古槐小学开展“文明先锋行”活动

学习典型事迹

大手拉小手 共建文明城

我运动我快乐

安全知识进校园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进校园

洪洞县爱心公益联合会关爱儿童成长

模拟法庭现场

洪洞县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进校园活动

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洪洞县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支持、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领导

  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强化顶层推动。洪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重点安排、部署。县文明委、文明办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研究,列入年度工作要点进行推进。

  强化机制驱动。成立了洪洞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督导考核,发挥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作用,县委宣传部、政法委、教科、民政等20余家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了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强化队伍带动。洪洞县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国家级试点县,依托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总队,组建了青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文明校园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带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立小分队,面向未成年人广泛开展各类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创新载体

  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

  形式多样的活动,是丰富未成年人精神生活的有力载体。洪洞县以“讲、评、帮、乐、庆”为抓手,坚持立根铸魂、价值引领、实践育人,广泛组织开展了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在活动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培养良好道德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做好“讲”的文章。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开学第一课,把党史内容融入主题团日、班队会以及中小学社团活动,扎实开展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党旗下宣誓、佩戴团徽红领巾、向国旗敬礼等仪式礼仪的庄严感,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充分发挥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中小学生头脑。紧紧围绕“民族复兴的旗帜——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引导全县中小学生开展讲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习近平治国理政故事。以“红领巾心向党”“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为主题,持续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活动、进仪式、进队伍,教育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做好“评”的文章。在全县范围积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和未成年人书画展评等活动。全县通过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评选出50名“新时代洪洞好少年”,推荐党红斌等6名同学为“新时代临汾好少年”,张荣耀被评为“新时代山西好少年”,推荐李抒颖为“新时代中国好少年”。组织媒体集中宣传并在学校及公众场合设置宣传展板,引导青少年见贤思齐,从小做起。辛村镇石南小学书法和太极拳两个项目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做好“帮”的文章。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校园结对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深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程,持续开展“希望工程”助学行动,引导返乡大学生、青年教师对贫困家庭学生结对帮扶,对贫困、留守少年儿童持续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成立了洪洞县未成年人保护和社会救助中心,设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临时安置点。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举办了“伙伴计划 爱心助教”——百名大学生牵手洪洞青少年儿童线上“一对一”辅导志愿服务活动。县妇联从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活动、关爱特殊群体三方面做起,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了暑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2期,“把爱带回家”寒假儿童关爱服务“四送”活动家庭教育公开课4期,举办了“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主题展,开展了“关爱女孩青春期心理生理知识讲座”活动,开展了“颂百年风华 传红色基因”亲子阅读活动。另外,联合新概念幼儿园探索推出了科学育儿的家庭支持实践模式,为城乡接合部和城市弱势群体20名幼儿提供了接受早期启蒙教育的免费服务,寒假期间组织巾帼志愿者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捐赠了校服及学习用具,“六一”期间深入乡村学校,为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1万元的学习用品。县法院扎实做好家事纠纷案件中的未成年人抚养纠纷、家庭暴力、心理咨询,三管齐下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县检察院认真落实《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特别诉讼程序要求,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检察开放日邀请县妇联、民政局有关人员,教师及未成年人实地参观“办案区暨法治教育基地”、听取关于未成年人保护讲座,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监督和支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做好“乐”的文章。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18岁成人礼”“14岁集体生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活动,发挥仪式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的作用,深入挖掘身边榜样典型事迹,大力宣传学习。依托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未来演说家演讲大赛”“家和国兴青少年才艺展示”“瓦力杯科技嘉年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组织开展少儿公益书法培训,通过云视讯互动平台持续开展公益文化讲座,使未成年人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依托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开通了线上读书、线上听书、乐儿阅读等多个板块,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线上活动,同时,开展了“文明实践研学系列活动”“儿童安全五防公益活动——防拐卖讲座”“阅读之旅从走进图书馆开始”“沉浸书世界、书香润童年”等线下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乐读”推广活动。

  做好“庆”的文章。在“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要节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学习,组织中小学生举办未成年人党史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根据党史学习教育“突出青少年群体”的要求,县文明校园志愿服务队组建了一支51人的思政宣讲小分队,分赴各校宣讲党史。县青年志愿服务队组建了一支由机关干部、基层团委书记、中学团委书记等组成的“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史宣讲小分队和一支由少先队辅导员组成的“红领巾巡讲团”,向青少年进行宣讲。五一前夕,县总工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了一座1000余平方米的全省首家县级工运史展馆,成为广大中小学开展红色教育的新阵地。“五四”青年节期间,青年志愿服务队邀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卫张涛向青少年讲述了个人成长奋斗、开展志愿服务的感人故事。同时,深入开展红色现场教学、红色品牌活动、红色主题宣传,通过“沉浸式”体验、“融入式”教育、“互动式”学习,有效传承了红色基因,在青少年中持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齐抓共管

  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校园是未成年人学习的主要阵地,家庭是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该县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资源,不断强化机制建设、创新设计活动载体、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打造优良学校环境。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经典诵读以及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以“科普活动日”、山西省公众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为契机,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进村入校和青少年科普阅读活动,充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校园氛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打造优良家庭环境。以“激活家校活力、厚植爱国情怀”为目标,持续推进家校共建共育工作,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及“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全县评选出各级各类文明家庭328家,引导未成年人弘扬家庭美德,引导青少年从自身做起,讲道德,重家风,持续传递文明向上的正能量。聚焦先锋榜样教育,着力打造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为统揽的少先队实践活动品牌,开展“红领巾奖章”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打造优良社会环境。依托全县红色教育基地、历史和革命文化遗址等教育资源,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活动让少年儿童在主题鲜明的实践体验中接受熏陶、开阔视野。实行“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并依托公共文化设施积极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全县人文资源和历史传统优势,命名秦壁生态园为青少年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县图书馆为青少年文化知识教育基地,红军、八路军纪念馆、马牧八路军总部旧址、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夏司法博物馆为青少年法律知识教育基地,唐尧故园、历山风景区、师旷陵园、山目乡曹家沟村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强化网络市场管理,深入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行动。积极开展网吧、KTV等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强力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为未成年人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李安安

  图片由李安安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